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48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PVD法渗Si制备6.5%Si高硅钢过程组织结构与性能演化研究?

田广科 , 孙勇 , , 毕晓昉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01.024

基于物理气相沉积(PVD)之直流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在低硅钢薄板双面共沉积富 Si 膜,然后高温真空扩散处理使 Si 渗入低硅钢基体,提高基体含 Si量.以沉积Fe5 Si3膜+1180℃×1 h 扩散为1回合增Si处理,研究了多回合循环增Si处理过程硅钢基体组织结构与性能的演化机理.采用光学显微镜对样品进行了金相分析,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样品的微观组织形貌,并用能谱分析仪(EDS)进行成分分析.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镜(TEM)表征了样品的结构特征.经过4回合循环增 Si 处理可将0.35 mm厚低硅钢基体含 Si 量由3%提高到6.5%,且沿厚度方向 Si 浓度分布均匀.相比于初始态低硅钢基片,PVD法制成6.5%Si 高硅钢中高频铁损值降低40%~50%.

关键词: 6 .5%Si高硅钢 , 磁控溅射 , 扩散 , 组织结构 , 磁性能

2种羟基氧化铁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

朱志良 , , 马红梅 , 赵建夫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08.017

通过水解方法制备了α-FeO(OH)和β-FeO(OH),研究了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种形式的FeO(OH)在弱酸性环境中对Cr(Ⅵ)均表现出很好的去除效果,吸附过程能够用Langmuir模型较好地描述,α-FeO(OH)和β-FeO(OH)对Cr(Ⅵ)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50.25和42.02 mg/g.对初始质量浓度达10 mg/L Cr(Ⅵ)的水样,通过α-FeO(OH)和β-FeO(OH)的吸附作用,可以将水中Cr(Ⅵ)控制在饮用水安全标准之下.200 mg/L Cl-、SO2-4,100 mg/L F-作为共存离子时,对2种吸附剂吸附Cr(Ⅵ)的效果无明显影响;但100 mg/L的H2PO-4和HCO-3共存,可使α-FeO(OH)、β-FeO(OH)对Cr(Ⅵ)的去除效果降低15%~20%.离子强度增加使吸附能力降低.

关键词: 羟基氧化铁 , , 吸附作用 , 水处理

推焦机构主控制系统的改造

李俊平 , 李东风 , 苏艳斌 , 陈欣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8.05.017

介绍ZNLK系列智能主控制器在6m焦炉上的应用,着重阐述了智能主控制器的结构、原理以及应用效果.

关键词: 智能主控制器 , PLC , 推焦机构

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用化材料和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刘宇艳 , 孟秋影 , 谭惠丰 , 杜星文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02.018

化技术和化材料是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的一项合材料;热塑性(和轻度交联热固性)复合材料;铝/聚合物层合板.本文介绍了这几种材料的典型化技术,分别介绍了化体系的特点、研究现状以及该化技术相应的优势与局限性.

关键词: 空间充气展开结构 , 化材料 , 化技术

量子纠缠信传输损伤模型及修复策略研究

任娟 , 聂敏 , 刘晓慧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2.06.009

为了建立量子纠缠信在自由空间传输时的损伤模型,提出了信传输损伤度与传输距离的关系,给出了量子信的中继方案和信损伤修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在收、发两端望远镜的孔径数值、传输因子和载体光子的波长三个参数一定的情况下,传输损伤度与距离、定位损耗密切相关,定位损耗的变化对信传输损伤度影响很小.因此,影响信传输损伤度的主要因素是通信距离,量子信在自由空间的远距离传送需要增加中继器.

关键词: 量子光学 , 损伤模型 , 量子纠缠信 , 传输损伤度 , 量子中继

基于保真度的量子信纠缠交换最佳交换速率

徐华成 , 聂敏 , 杨光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5.02.007

为了解决量子信交换的最佳交换速率问题,提出了基于保真度的量子信纠缠交换最佳交换速率算法.根据量子信纠缠交换方案,分析了由量子混合态组成的信保真度.针对单输入单输出系统(SISO)和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IMO),讨论了影响量子信交换速率的各种因素,计算得出最佳交换速率.仿真结果表明,在保真度为97%时,最佳交换速率为100 qubit/s,该指标完全能够满足量子通信对信交换的要求,对于构建未来量子通信系统有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关键词: 量子光学 , 量子信 , 纠缠交换 , 保真度 , 最佳交换速率

量子信分层模型及纠缠分发层功能的实现策略

姜劲雅 , 聂敏 , 刘晓慧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2.05.007

提出了量子信的分层模型,分析了各层的功能.针对量子移动通信网与量子固定通信网之间量子信传递与交换的各种情况,研究了纠缠分发层功能的实现策略.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量子信分层模型,各层功能完善,不仅可以满足未来多用户量子通信的需要,而且分发层功能的实现策略能够适应不同网络之间量子通信的情况,具有很好的通用性.研究结果对于未来量子信标准的制定具有很好的技术支撑作用.

关键词: 量子通信 , 量子信 , 分层模型 , 分发层功能 , 量子态纯化 , 纠缠中继

基于两级偏振分光镜的量子信纯化方案

薛乐 , 聂敏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3.05.010

为解决量子信在远距离传输过程中的纯化中继问题,提出了基于两级偏振分光镜的纠缠纯化方案.采用三个偏振分光镜构建方案,第一级含一个偏振分光镜,第二级有两个偏振分光镜,让混合态的量子信纠缠态通过两级偏振分光镜后,会产生一对新的纠缠态,继而用新的纠缠态来替代原来的混合态,最终实现纯化的目的.对每一种输入态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纠缠纯化方案可以有效地实现量子信的纯化,具有很好的应用性和操作性.该方案的研究对未来量子通信中信的传输具有一定的技术参考作用.

关键词: 量子光学 , 量子信 , 偏振分光镜 , 纠缠纯化 , 纠缠态

外源稀土在黄土中形态分布和生态效应研究

荆国芳 , 钱晓晴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2.02.011

模拟土壤施用稀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黄土中各组份吸附稀土的能力为:无定形FexOy、紧结有机物>松结有机物>MnOx>晶形FexOy>永久负电荷;进入黄土的外源轻稀土,主要累积于紧结有机态(29.90~49.72%)、无定形氧化铁吸附态(26.81~46.76%),而累积于松结有机态的轻稀土受外源稀土的加入量影响较小(24.93~28.72%).当外源稀土用量在0.684~2.735mg/kg*季时,大豆地上部稀土无明显增加,而用量达13.674mg/kg时,地上部明显增加.黄土外源稀土的最佳用量为0.684mg/kg,此时,大豆增产43.82±15.08%、油菜增产17.92±9.07%.

关键词: 稀土 , 形态 , 生态效应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塑性细观损伤本构模型的验证

吴国民 , 殷雅俊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5.05.003

验证已建立的刚性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塑性细观损伤本构理论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将上述本构理论的数值计算结果与SiC颗粒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单轴拉伸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此本构模型得到的应力-应变理论曲线与拉伸实验所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本构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因此已建立的塑性细观损伤本构模型可用于数值计算,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对大、小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延展性、空洞和颗粒体积分数演化规律等作了讨论.

关键词: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 细观损伤 , 塑性本构理论 , 空洞演化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4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