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95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制备方法对锌掺杂多孔硅蓝光发射强度及稳定性的影响

, 马书懿

功能材料

分别采用浸渍法和电镀法对多孔硅薄膜进行了锌掺杂.用扫描探针显微镜研究了多孔硅掺杂前后的表面形貌,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了样品的光致发光特性,发现锌掺杂增强了多孔硅的蓝光发射,且在420nm附近出现了一个峰,样品放置一个月后,发光强度和峰位变化很小.红外吸收谱表明锌掺杂后,Si-O-Si键、Si2O-SiH键、H2Si-O2键的振动增强,且引入了Zn-O键.锌掺杂多孔硅发射蓝光是由于掺杂后多孔硅无定形程度增大,应力增大,表面进一步被氧化,使纳米硅粒中激发的电子-空穴对在SiOx层中或纳米硅粒与SiOx层界面的发光中心复合发光造成的,420nm处的发光峰是由锌填隙引起浅施主能级上的电子到价带跃迁造成的,同时分析了电镀法掺杂锌的优越性.

关键词: 锌掺杂多孔硅 , 浸渍法 , 电镀法 , 光致发光 , 红外吸收

C镶嵌SiO2薄膜电致发光谱的数值分析

张国恒 , 马书懿 , 陈彦 , 张汉谋 , , 魏晋军 ,

功能材料

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含纳米碳粒的氧化硅薄膜,在室温下测量了Au/镶嵌纳米碳粒氧化硅膜/p-Si结构的电致发光谱,电致发光谱显示,随着正向偏压的增加,来自该结构的电致发光峰位于650nm处几乎不移动,发光强度增大.利用位形坐标模型对C镶嵌SiO2薄膜的电致发光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的电致发光谱存在1.8和2.0eV左右的两个发光中心,分别来自SiO2层的非桥氧空位和纳米C团簇.

关键词: 磁控溅射 , 纳米碳粒 , 电致发光 , 位形坐标

镁离子掺杂多孔硅的蓝光发射

, 马书懿 , 张汉谋 , , 魏晋军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7.04.045

用电化学方法对多孔硅薄膜进行了镁离子的化学掺杂.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了样品的光致发光特性,发现镁掺杂增强了多孔硅的蓝光发射,当镁离子浓度增大到0.002mol/L时,可使蓝光强度达到多孔硅红光强度的一半.红外吸收谱表明,掺镁多孔硅的表面形成较完整的Si-O-Si网络结构,分析结果认为,多孔硅的蓝光光激发主要发生在多孔硅的纳米硅粒中,光发射主要发生在多孔硅中包裹纳米硅SiOx层中的发光中心上,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多孔硅 , 镁离子掺杂 , 电化学 , 光致发光 , 红外吸收

衬底温度对磁控溅射法制备ZnO薄膜结构及光学特性的影响

, 马书懿 , 陈彦 , , 魏晋军 , 张国恒

功能材料

采用射频反应磁控溅射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具有c轴高择优取向的ZnO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探针显微镜及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生长温度对ZnO薄膜的结构及光学吸收和透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衬底温度有利于提高ZnO薄膜的结晶质量;薄膜在紫外区显示出较强的光吸收,在可见光区的平均透过率达到90%以上,且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薄膜的光学带隙减小、吸收边红移.采用量子限域模型对薄膜的光学带隙作了相应的理论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

关键词: 射频磁控溅射 , ZnO薄膜 , X射线衍射 , 光学特性 , 量子限域

稀土钇掺杂多孔硅光致发光研究

李锡森 , 马书懿 , , 蔡利霞 , 李勇

功能材料

采用电化学方法在多孔硅中掺杂了稀土钇(Y)元素.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了样品的光致发光特性.多孔硅样品在440nm波长激发下,光致发光谱上主发光峰位于620nm,认为其来源于Si-O复合物的发光中心;多孔硅样品在390nm波长激发下,光致发光谱上主发光峰分别位于527和576nm,并且用量子限制/发光中心模型加以解释.钇掺杂多孔硅样品的光致发光强度明显增强,并且在484nm附近出现新的发光峰.分析结果认为,这是由于钇的掺入,在多孔硅禁带中形成了新的表面能级,从而形成新的发光中心的结果.

关键词: 多孔硅 , 稀土钇掺杂 , 光致发光

胶西北前家—洼家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找矿预测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家—洼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家—洼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家—洼家断裂带

及类酞的结构与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白青龙 , 张春花 , 夏道成 , 程传辉 , 范昭奇 , 杜国同

材料导报

介绍了酞、亚酞和超酞的典型结构及其吸收光谱,分别介绍了酞和亚酞的衍生物、缩合物的结构与最大吸收波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潜在的应用前景,同时分析讨论了几种扩展的酞类似物的结构特点和它们吸收性能差的原因.

关键词: , 类酞 , 结构 , 紫外光谱

近红外吸收功能染料的研究进展

成才 , 霍冀川 , 雷永林 , 吴瑞荣

材料导报

主要综述了在近红外吸收功能染料的合成过程中所使用的缩合剂及其特点、典型合成反应,并且综合分析了染料最大吸收波长、稳定性与其结构的关系,简述了近红外吸收功能染料的应用途径,从中归纳出了近红外吸收功能染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功能染料 , 近红外吸收 , 合成

三明治型酞的稀土配合物构建场效应晶体管

王天宇 , 姜建壮

中国稀土学报 doi:10.11785/S1000-4343.20170115

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开发有机分子半导体越来越成为迫切的现实需求.而基于酞分子独特的π共轭体系,超高的稳定性以及稀土元素丰富的电子能级结构,三明治型酞的稀土配合物在构建场效应晶体管方面具有很多优势.事实证明,三明治型酞的稀土配合物可以用来构建双极性场效应晶体管,其对电子和空穴载流子都有很高的迁移率.而改变三明治型酞的稀土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和自组装纳米结构都可以调控其所形成的分子半导体器件的特点和性能.本文对近期这些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三明治型酞配合物 , 稀土 , 场效应晶体管 , 迁移率

金属酞的微波合成研究进展

杨琴 , 杨永利 , 李丹

材料导报

微波合成与传统合成方法相比因具有效率高、节省能源、产品纯度高、安全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以金属酞的存在形式分类,分别从金属酞单体、金属酞聚合体、改性金属酞及金属酞复合材料4方面概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对金属酞微波合成的研究进展,并与传统的合成方法进行了对比,展望了微波合成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金属酞 , 微波合成 , 研究进展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9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