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6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季戊四醇螺环磷酸苯酚酯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李斌 , 张转芳 , 邵博 , 徐树财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02.012

以水作溶剂,季戊四醇螺环磷酰二氯与苯酚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季戊四醇螺环磷酸苯酚酯. 用反应体系中的苯酚钠在269.6 nm处的吸光度变化跟踪反应进程,确定反应时间. 用IR、1H NMR以及磷元素分析测试技术表征了产品结构. 用TG法分析了产品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季戊四醇螺环磷酸苯酚酯 , 季戊四醇螺环磷酰二氯 , 苯酚 , 绿色合成

MA-异氰酸酯改性APP及其在LLDPE中耐水性的评价

, 张转芳 , 许苗军 , 李斌 , 张洪锋 , 曹宜萌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04.016

依次用密胺(MA)、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对聚磷酸铵(APP)进行改性,并分别应用于低密度线性聚乙烯(LLDPE)中.分别用APP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APP处理的LLDPE水浸后的极限氧指数(LOI)变化和磷含量变化评价了APP的耐水性.结果发现,改性后的APP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未改性APP的溶解度是0.368 0,MA-TDI-APP是0.212 3,减小了42.3%.改性后APP处理的LLDPE水浸后的LOI变化量减小,添加量均为30%时,未改性APP处理的LLDPE的LOI值降低了5.3%,AM-TDI-APP处理的LLDPE的LOI值降低了2.5%.改性后APP处理的LLDPE水浸后磷含量损失降低,不同APP添加量的LLDPE,未改性APP处理的磷含量损失均在6.5%以上,MA-TDI-APP处理的磷含量损失在4%以下.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改性前后APP与LLDPE的相容性,改性后的APP与LLDPE的相容性较好,MA-TDI改性的APP与LLDPE的相容性最好.

关键词: APP , 改性 , 耐水性 , 相容性

Ce2 O3对APP-PER-MA膨胀阻燃体系热解过程的协效作用

, 胡树林 , 邢海涛 , 董春梅 , 展召顺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570

采用热重分析和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氧化铈(Ce2O3)对以聚磷酸铵(APP)为酸源、季戊四醇(PER)为炭源、蜜胺(MA)为气源的经典膨胀型阻燃剂(IFR)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300~400 ℃时Ce2O3的存在加快了体系的分解和无机酸的生成速度,改变了IFR热解发生的时间,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热解过程;Ce2O3的添加使IFR阻燃剂第一阶段的热解活化能由65.73 kJ/mol提高至73.47 kJ/mol,第二、三、四阶段的热解活化能分别由167.46、135.13、141.34 kJ/mol降低至85.25、96.08、58.18 kJ/mol,并对IFR分解各阶段残留量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 热解 , 氧化铈 , 膨胀型阻燃剂 , 表观活化能

用CONE/TG研究含淀粉膨胀阻燃聚丙烯体系的阻燃和烟释放

李斌 , , 张秀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利用锥形量热仪(CONE)在50 kW/m2热辐照条件下,并配合TG和极限氧指数(LOI)对含淀粉膨胀阻燃聚丙烯(PP)体系的阻燃和烟释放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获得的最大热释放速率(pk-HRR)、总热释放(THR)、有效平均燃烧热(av-EHC)、最大烟产生速率(pk-SPR)、总烟释放量(TSP)、平均比消光面积(av-SEA)及质量损失速度(MLR)等参数和TG曲线及LOI的分析表明, 含淀粉膨胀阻燃剂(S-IFR)能明显地降低PP的pk-HRR、THR和av-EHC,表现了良好的阻燃作用,淀粉可以部分代替季戊四醇(PER)作为膨胀型阻燃剂中的成炭剂,而不影响其阻燃性.该膨胀体系对烟释放速率有抑制作用,但却明显增加了烟释放总量.该体系形成的膨胀炭层使PP热降解速度明显降低,这是降低HRR和SPR的关键.TG实验也说明S-IFR对PP有一定的热稳定作用.

关键词: 聚丙烯 , 淀粉 , 膨胀阻燃剂 , 阻燃 , 烟释放

淀粉对聚乙烯膨胀阻燃体系热降解和阻燃的影响

李斌 , 张秀成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淀粉作为膨胀阻燃体系中的成炭剂,取代或部分取代了膨胀型阻燃剂(IFR)中的季戊四醇(PER),研究了淀粉对膨胀阻燃剂及其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膨胀体系的热降解行为(TGA)和阻燃性.研究表明,聚磷酸铵(APP)可明显地改变淀粉的热降解行为促进成炭;尽管淀粉可提高IFR的成炭量和膨胀体系的膨胀倍数,但它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LLDPE的膨胀体系的阻燃性,也即是降低了极限氧指数(LOI)和提高了热释放速率峰值(pk-HRR),而用淀粉部分取代PER,对其阻燃性很小,可用淀粉部分取代PER作为膨胀体系中的成炭剂.

关键词: 淀粉 ,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 膨胀阻燃剂 , 热降解

胶西北前家—洼家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找矿预测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家—洼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家—洼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家—洼家断裂带

乌拉嘎金矿外围张沟矿化区隐伏矿体预测及查证

吴国学 , 陈国华 , 任云生 , 吕志刚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6.09.003

通过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因素的研究,建立了乌拉嘎金矿床找矿标型.在张沟矿化区通过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研究工作,确定出隐伏金矿体赋存的最佳部位,并实施了工程查证,钻孔70m深处见厚3m、平均品位20.4×10-6的矿体.进一步证实了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关键词: 隐伏矿体 , 预测 , 查证 , 乌拉嘎金矿 , 沟矿化区

二垩与资源回收-Ⅲ燃烧过程二垩生成热力学计算

钢铁

进行相关热力学计算以研究高温燃烧过程二垩生成的条件.计算得到:①在体系存在过剩氧即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二垩;②当有固体碳沉积时也不会生成二垩,因固体碳在热力学上比含二垩的含碳物更稳定.另一方面,实际上即使在1 073 K完全燃烧条件下(即体系显著过剩氧)也有二垩生成,原因是在实际燃烧炉中含碳微粒不可能完全烧尽.从热力学角度假设不发生碳沉积,计算得出二垩在1 073 K高温和高CO/CO2比范围内会生成.实际考虑的条件放在燃烧炉内含碳微粒的周围.在有含碳微粒存在条件下,即使反应2CO→C+CO2(碳沉积)发生,C+CO2→2CO反应(CO生成;含碳微粒被CO2氧化)也会同时发生,导致在含碳微粒周围保持一个高的CO/CO2比,由此产生二垩.假设在含碳微粒周围存在高CO/CO2比的异质位置,则认为二垩会形成.

关键词: 燃烧过程 , 二垩生成 , 含碳微粒 , 热力学

中国锆砂中长期需求分析

蒋东民

钛工业进展 doi:10.3969/j.issn.1009-9964.2011.04.002

介绍了中国锆砂原料、生产和供应现状以及2005-2009年间锆砂需求状况.分析了硅酸锆、氧氯化锆、核级锆,和钢铁、玻璃面板等行业对锆砂的中长期需求.指出,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锆砂依赖进口的格局不会变,国内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以及国际市场对锆制品的恢复性需求,使得中国对锆砂需求仍将持续增加.

关键词: , 硅酸锆 , 氧氯化锆 , 资源储量 , 需求分析

二垩与资源回收-Ⅱ燃烧过程二垩抑制和生成基础研究

钢铁

氯来源、种类和燃烧物中氯浓度对燃烧过程中二垩生成有重要影响.在实验燃烧炉中研究1 073K温度下上述三种因素对燃烧过程二垩生成的影响.二垩生成浓度在相同氯源和种类条件下与燃烧物中氯含量几乎成正比,且受氯源明显影响.如有机氯化合物或无机氯化物.即使对无机氯化物,在有活性氯存在时也会生成高浓度二垩,如由盐和面粉形成的水化物中的活性氯.

关键词: 氯源 , 氯种类 , 燃烧过程 , 二垩/呋喃 , 水化物 , PVC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