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SCM440钢表面脱碳与开裂

孔祥华 , 唐晋 , , 赵广宏 , 彦辉 , 袁国华 , , 李翔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SCM440钢的开裂敏感性与轧后冷却过程中的温度、脱碳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轧后冷却过程中SCM440大盘条在表层以下30μm以内的区域产生的微裂纹引起了冷镦开裂。在轧后冷却过程SCM440盘卷表面发生脱碳。微裂纹主要在750~800℃范围内产生,由于在这个温度范围内SCM440钢处于两相区,发生了铁素体相变,在表层形成铁素体全脱碳层,最后由于组织应力形成了沿铁素体晶界扩展的微裂纹。

关键词: 开裂敏感性 , 脱碳 , 组织应力

API X80管线钢异常碳化物形成机理

, 彦辉 , 王帅 , , 唐晋 , 孔祥华 , 李翔 , 王发仓 , 李士琦

材料热处理学报

针对API X80管线钢在生产实际中遇到的落锤性能较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管线钢在落锤撕裂试样断口处存在大量的异常球形析出物,这些析出物为Mo、Ti、Ni等合金元素的碳化物,尺寸约为几个微米,不但削弱了这些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弥散强化作用,而且降低了管线钢的落锤撕裂性能.结合热处理实验,探讨了这些异常长大碳化物的生成机理,即钢板的冷却速度影响碳的扩散,并最终对碳化物的形成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减少析出物较好的办法是终轧后空冷至碳化物形成温区的上限附近,然后再强制水冷,保证钢板快速通过碳化物形成区间,从而抑制碳化物的异常长大行为.

关键词: 管线钢 , 落锤性能 , 碳化物 , 固相扩散

无取向硅钢铬酸镁绝缘涂层结构与耐蚀性能研究

孔祥华 , , 唐晋 , 李文浩 , 王更超 , 王远继

钢铁钒钛

采用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铬酸镁半无机绝缘涂层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涂层厚度为数微米,涂层中的有机树脂乳液颗粒均匀分布在无机涂层的表面,从而保证了涂层具有良好的冲片性能.采用极化曲线研究了涂层的耐蚀性能,发现铬酸镁与铬酸锌绝缘涂层的耐蚀性能相当.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 绝缘涂层 , 铬酸镁 , 铬酸锌

两相区冷速对齿轮钢20CrMnTi带状组织的影响

孔祥华 , , 唐晋 , 赵广宏 , 彦辉

材料热处理学报

带状组织包括一次带状组织和二次带状组织,是20CrMnTi等亚共析钢常见的组织缺陷,使产品的力学性能显著降低。一次带状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枝晶偏析,通过控制连铸水冷可以抑制该带状组织的产生。通过钢的模拟冷却试验,研究了齿轮钢20CrMnTi二次带状组织的变化规律,根据铁碳相图和亚共析钢的连续冷却曲线,提出了两相区(F+A)快冷可以避免二次带状组织(通常所称的带状组织)出现的理论。

关键词: 20CrMnTi , 带状组织 , 两相区快冷

取向硅钢用特种氧化镁的应用研究

胡守天 , 孔祥华 , 杨皓 , , 何业东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XRD、SEM和激光粒度仪等手段,观察并研究了不同特性氧化镁在硅钢表面形成硅酸镁底层形貌特点,并结合热力学和差热-失重分析了MgO-SiO2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粒度小,活性值高的特种氧化镁在高温退火过程中与基体表面氧化物生成的硅酸镁底层,界面中硅酸镁底层嵌入基体较多,表面致密,颗粒细小,有利于形成附着性能优良的硅酸镁底层。

关键词: 取向硅钢 , 特种氧化镁 , MgO涂层 , Mg2SiO4底层

胶西北前家—洼家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找矿预测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家—洼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家—洼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家—洼家断裂带

静电喷雾法制备壳聚糖/康普丁载药微球

马骊娜 , 方大为 , 王克敏 , 聂俊 , 马贵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14136/j.cnki.issn 1673-2812.2015.06.023

本研究采用静电喷雾法,以壳聚糖为基质材料,康普丁为模型药物制备微球.实验中采用AcOH/H2O和AcOH/H2O/EtOH两种溶剂,分析了微球形貌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因素,并且对CS-CA4微球的缓释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壳聚糖浓度、溶剂配比及乙醇和康普丁的加入会使壳聚糖微球呈球状、中间塌陷的类球状、棒状等不同形貌,微球粒径存在较大差异;通过AcOH/H2O/EtOH复合溶剂将疏水性药物康普丁载入壳聚糖微球,制备出的壳聚糖/康普丁载药微球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仅为0.27μm;使用戊二醛蒸汽交联48h的微球缓释效果明显.

关键词: 静电喷雾 , 壳聚糖 , 康普 , 微球

荧光光谱法研究双醋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吕茜茜 , 高苏亚 , 夏冬辉 , 李华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1.00497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pH=7.40),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双醋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采用2种方法计算不同温度下其结合常数K<,A>、结合位点数n,同时对2种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双醋因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类型.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原理,确定了双醋因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结合时供能体-受能体间的作用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并用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双醋因对人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醋因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主要是以静态猝灭为主;结合距离r=2.88 nm,能量转移效率E=0.273 8,二者主要凭借氢键和范德华力进行结合.

关键词: 双醋 , 人血清白蛋白 , 荧光光谱法 , 相互作用

霉素键合手性毛细管整体柱的制备与对映体分离

雷雯 , 张凌怡 , 万莉 , 朱亚仙 , 覃飒飒 , 张维冰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0.00977

以具有22个不同种类手性中心的新型大环抗生素伊霉素为手性选择器,基于环氧基团高反应活性的特征,将伊霉素用一步法键合到甲基丙烯酸酯整体柱表面制备伊霉素键合手性毛细管整体柱.通过对制备条件进行优化,证实该制备方法可在较宽的pH范围(6.0~9.0)内进行,方法简单易行,反应条件温和.应用制备的手性毛细管整体柱在毛细管电色谱模式下,对5种手性氨基酸对映体和手性药物罗格列酮对映体进行拆分,均得到了基线分离,说明伊霉素手性固定相具有较强的手性拆分能力.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6种对映体的分析时间均小于4 min,分析速度快.通过对有机调节剂、缓冲液pH值和缓冲盐浓度等分离条件进行系统考察,初步探讨了该手性毛细管整体柱对不同溶质的手性识别机理.

关键词: 霉素 , 大环抗生素 , 手性整体固定相 , 毛细管电色谱 , 对映体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