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化学镀Ni-W-P镀液及工艺优化研究

许晓丽 , 黄燕滨 , 张平 , , 梁志杰 , 刘德刚 , 刘波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5.02.006

采用正交试验,以镀层的耐硝酸变色时间为评价标准,得到化学镀 Ni-W-P溶液最佳配方为: 20 g/L 硫酸镍、 20 g/L 钨酸钠、 20 g/L 次磷酸钠、 40 g/L 络合剂、 20 g/L 缓冲剂、 pH值为 6.对该优化镀层的沉积速度、耐蚀性、孔隙率及结合力进行了测定,并与Ni-P二元合金镀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优化镀层的性能优于 Ni-P二元合金.采用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该优化镀层的微观形貌、组成及结构进行的分析表明,该镀层结构致密,磷含量高达 13.9%,且为非晶态结构.

关键词: 化学镀 , Ni-W-P合金 , 正交试验 , 耐蚀性

酸性化学镀Ni-Cu-P工艺及性能研究

刘波 , 黄燕滨 , 张平 , , 刘德钢 , 许晓丽 , 褚庆国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5.03.006

研究了酸性化学镀Ni-Cu-P镀液的pH值对镀层性能和镀速的影响.采用酸性镀液体系,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化学镀Ni-Cu-P的工艺配方为:0.3 g/L CuSO4·5H2O, 25 g/L NiSO4·6 H2O, 30 g/L 柠檬酸钠, 20 g/L 络合剂, 40 g/L 缓冲剂, 25 g/L NaH2PO 2·H2O,0.16 g/L 稳定剂,θ 80~85 ℃,pH值5~6,t为2 h.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研究了镀层的晶型结构,并对化学镀Ni-Cu-P镀层与Ni-P镀层的极化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所得的化学镀Ni-Cu-P镀层为非晶态结构;其外观光亮,耐硝酸腐蚀时间大于8 00 s,孔隙率为9级,镀速为8 μm/h; Ni-Cu-P合金镀层比Ni-P镀层具有更优异的耐蚀性能.

关键词: 酸性化学镀 , Ni-Cu-P , 正交实验

化学镀Ni-Cu-P合金镀层耐蚀性研究

黄燕滨 , 赵艺伟 , 刘波 , 刘菲菲 ,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7.03.003

采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法,与Ni-P合金镀层对比,研究了化学镀Ni-Cu-P合金镀层在3.5% NaCl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极化曲线结果表明,化学镀Ni-Cu-P合金镀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4.037 μA/cm2)远远小于Ni-P合金镀层,说明Ni-Cu-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比Ni-P合金镀层好.在交流阻抗谱图中,化学镀Ni-Cu-P合金镀层在整个浸泡过程中仅出现一个时间常数的单容抗弧,镀层电阻不断的增大,表明镀层有钝化膜不断生成.

关键词: 化学镀 , Ni-Cu-P合金镀层 , 耐蚀性 , 钝化膜

稀土对化学镀Ni-W-P镀液及镀层性能的影响

黄燕滨 , 许晓丽 , , 张平 , 刘波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5.03.002

研究了4种稀土元素 Nd、Pr、Ce、La的硫酸盐及其氧化物对化学镀Ni-W-P镀液的沉积速度和镀层耐硝酸滴定变色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稀土的硫酸盐均降低了镀液的沉积速度,并使镀层的耐蚀性能下降;Nd、Ce、La 的氧化物亦使镀层的耐蚀性下降,而当ρ(Pr2O3)为4 mg/L时,镀液的稳定性为未加P r2O3时的2倍,其沉积速度明显加快,镀层的耐硝酸滴定变色时间超过2 000 s,硬度明显增大,SEM图表明该镀层呈现致密而均匀的胞状形貌,表面质量优于未加稀土的镀层 ,X-射线衍射图也表明Pr2O3促进了镀层的非晶态化程度,从而提高其耐蚀性能.

关键词: 化学镀 , Ni-W-P , 稀土 , 耐蚀性

吐温20对两性修饰膨润土的复配修饰及结构特征

任爽 , , 马麟莉 , 李文斌 , 刘伟 , 白丹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7.04.029

采用批处理法,以不同修饰比例的两性修饰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修饰膨润土为基质,研究pH值、温度及离子强度对BS-12修饰膨润土吸附非离子修饰剂吐温20(TW20,T)的影响,并对两性-非离子复配修饰膨润土进行结构表征,和对Cd2+和苯酚的吸附.结果显示,BS-12按50%CEC修饰膨润土(50BS)对TW20的吸附能力显著高于BS-12按100%CEC修饰膨润土(100BS).BS-12修饰膨润土对TW20的吸附量随pH值增大呈U型变化,随温度降低、离子强度增加而下降,TW20在BS-12修饰土的吸附是静电吸附和分配吸附共存.TW20修饰比例增大,有机碳含量增高,层间距增大,比表面积减小.TW20在50BS上通过插层进入膨润土层间,在100BS上以外表面吸附为主.在修饰比例为100BS-0.25T时对苯酚和Cd2+的吸附效果最好.

关键词: 膨润土 , 两性表面活性剂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复配 , 吸附

基于结构相似的CIE L?a?b?颜色信号向塞尔色序系统分级转换

叶程 , 刘真 , 吴光远 , 朱明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63106.0626

针对传统数学建模法无法实现CIELAB颜色信号向塞尔色序系统精确转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结构相似的分级转换算法。首先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CIELAB颜色系统与塞尔色序系统间的结构关系,接着在此基础上采用分级转换的方式先后得到CIELAB颜色信号对应的塞尔明度V、色调 H 和彩度C 三色标,并在第二级转换求色标H时使用了一种多次插值求最小色差的新方法,以保证算法的计算精度。对2735组检验样本的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和可靠性,并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图像颜色信号处理系统中。

关键词: 跨媒体 , 图像信号处理 , 颜色空间转换 , CIELAB颜色空间 , 塞尔色序系统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德韦酯及其降解产物

蒋晔 , 徐智儒 , 张晓青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4.03.015

建立了一快速、简单地测定阿德韦酯及其降解产物阿德韦单特戊酸甲基酯、阿德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以Inertsil CN-3化学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乙腈-25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4.0)(体积比为33∶67)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阿德韦酯、阿德韦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861~181.7 mg/L和2.018~197.2 mg/L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9和0.9998);阿德韦酯及阿德韦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 ~101.0%和99.1% ~99.6% ,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低于1.0% ,阿德韦的最小检测量(以信噪比为3计)为1 ng.该方法能同时测定阿德韦酯及其降解产物,可用于阿德韦酯降解产物的检测.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 阿德韦酯 , 降解产物

内蒙古常龙金矿床Au品位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高帮飞 , 陈志广 , 孙刚 , 李世清 , 黄荣伟

黄金

矿床品位的统计分布特征和变异函数可以提供矿床成因和蚀变矿化三维空间形态与结构的重要信息.基于Micromine三维软件平台,对常龙金矿床Au品位频率分布、分形分布以及变异函数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龙金矿床Au品位统计分布具有多个成因总体混合的特征,可能与成矿前广泛发育的硅化和绿泥石化基础上叠加主成矿期硅化-钾化、黄铁绢英岩化和Au矿化有关;变异函数分析显示,目前的勘查工程间距选择是合理的,能有效地控制矿体.同时,由于品位分布特征受既有工程和样品分布制约,研究成果可以作为半定量分析,应用于矿山生产和勘查.

关键词: Micromine , 分形 , 变异函数 , 分布特征 , 龙金矿床

内蒙古常龙剪切带型金矿床形成的构造控制

谢徽 , 高帮飞 , 陈志广 , 黄荣伟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103

内蒙古常龙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区域EW向韧性断裂的次级NWW剪切带系统内。金成矿发生在燕山晚期,处于区域构造体制挤压-伸展-挤压的转换期以及2期近南北向大规模构造推覆作用的间歇期,张性构造环境为剪切带流体汇聚与成矿作用创造了条件。剪切带构造控矿主要表现为主断裂构造透镜体控矿、主断裂局部张性部位控矿和次级张性断裂-裂隙控矿3种基本型式,构造-流体共同作用分别形成了蚀变岩型、角砾岩型和石英脉型矿化(体),形成了常龙剪切带型金矿床构造-蚀变网络基本格局。可以考虑利用构造-蚀变网络结构上的自相似性,指导矿山深边部找矿勘查以及剪切带系统内新矿体的预测。

关键词: 剪切带型金矿床 , 构造体制转换 , 构造-蚀变网络 , 自相似性 , 龙金矿床

内蒙古常龙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模式及其地质意义

陈志广 , 高帮飞 , 黄荣伟 , 李世清 , 薄济东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2.06.003

内蒙古常龙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金成矿带以西乌拉山—大青山金成矿带内,为一断裂构造和热液蚀变控制明显的脉型金矿床,主要与硅化和钾化热液蚀变有关.矿区地质特征表明该矿床经历多期成矿叠加,主成矿期热液蚀变主要分3期,早期以面状的硅化-绿泥石化为主;中期成矿阶段以脉状的硅化、钾化和黄铁绢英岩化为主;晚期以面状或脉状的碳酸盐化和高岭土化为主.通过对该矿床的研究,建立矿床地质成因模式,探讨常龙金矿床的形成机制与主要控矿地质因素,认为该矿床的东南部和北西部是很好的找矿空间,应进一步在该地区的深部加强找矿工作.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成矿模式 , 华北克拉通北缘 , 龙金矿床 , 热液蚀变 , 燕山期岩浆作用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