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含铌钛微合金汽车用钢力学性能与控轧控冷工艺关系的研究

赵刚 , 解国宏 , 余驰斌 , 叶传龙 , 曾萍 , 宋平 , 苏毅 , 陈良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3.02.009

探讨了控轧控冷工艺对含Nb-Ti微合金汽车用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工艺参数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在热模拟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产带钢成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实测,主要分析了不同变形程度、不同终冷温度及不同轧后冷却工艺对带钢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的影响.为实际生产中的室温力学性能在线控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控轧控冷 , 微合金钢 , 力学性能

热轧Nb-Ti钢静态再结晶组织演变及模型研究

余驰斌 , 叶传龙 , 赵刚 , 张云祥 , 宋平 , 苏毅 , 陈良 , 曾萍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4.01.005

在热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对Nb-Ti 微合金钢热轧中微观组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影响组织演变的主要因素及模拟实验方法,对静态再结晶行为和组织演变过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预报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这种理论处理方法可用来模拟静态再结晶行为.

关键词: 热轧 , 微合金钢 , 静态再结晶 , 数学模型 , 组织演变

粉末冶金压制成形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焦明华 , 宋平 , 解挺 , 俞建卫 , 王德广 , 王永国 , 尹延国

金属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5-8192.2007.05.008

压制工序的技术水平对于粉末冶金产品的品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通过数值模拟改进压制技术工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目前这一方法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总结了国内外众多学者近年来应用有限元技术对金属粉末压制成形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的历史进程、粉末压制的建模方法、模拟中的难点、模拟时软件的选取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这一领域发展的展望.

关键词: 粉末冶金 , 压制 , 建模方法 , 数值模拟

微合金钢热轧板坯加热过程中组织演变的研究

余驰斌 , 吴红军 , 赵刚 , 张超 , 宋平 , 陈良 , 鄢檀力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4.03.006

在热模拟试验机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Nb-Ti微合金钢加热过程中组织变化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加热过程中板坯组织的变化,测试了加热时奥氏体晶粒粗化温度,并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的适宜加热温度.

关键词: 加热 , 组织 , 数学模型 , 微合金钢

含Nb-Ti微合金汽车用钢高温变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赵刚 , 叶传龙 , 余驰斌 , 宋平 , 苏毅 , 曾萍 , 陈良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3.03.013

研究了含Nb-Ti微合金汽车用钢高温变形时的软化行为和晶粒析出,对析出物的尺寸和分布进行了电镜分析.通过单道次和双道次压下模拟实验,分析了试验钢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变形条件下的流动应力及显微组织.这些研究为制定最佳控轧工艺,得到细化奥氏体晶粒,获得良好的组织、性能打下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Nb-Ti微合金钢 , 细化晶粒 , 析出物 , TEM分析

不同增容剂对POE增韧聚乳酸性能的影响

张留进 , 陈广义 , 魏志勇 , 宋平 , 袁瑞登 , 梁继才 , 张万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乳酸(PLA)、聚烯烃弹性体(POE)和4种不同增容剂(马来酸酐接枝POE、马来酸酐、丙烯酸酯双官能化POE、丙烯酸酯与缩水甘油酯双官能化的POE、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POE)的共混物,考察了不同增容剂对共混物力学性能和断面形貌的影响,分析了退火前后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使用自制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POE(POE-g-GMA)作为增容剂,三元体系PLA/POE/POE-g-GMA的质量比为80/15/5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达到最佳,此时缺口冲击强度为12.3 kJ/m2,是纯PLA的3.7倍,拉伸强度为47.5 MPa。

关键词: 聚乳酸 , 聚烯烃弹性体 , 共混物 , 增韧改性 , 增容剂

带钢热连轧机工作辊热磨辊的研究

包仲南 , 陈先霖 , 张清东 , 王岭 , 魏钢城 , 宋平 , 张京安

钢铁

带钢热连轧机工作辊在下机后修磨时没有冷却均匀,存在着热变形而无法获得期望的工艺辊形.用有限元的数值方法仿真了轧辊下机后的温度场与热变形,探讨了轧辊热磨削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带钢热轧 , 工作辊 , 磨削 , 辊形

掺氮碳化硅晶体的近红外光谱研究

张燕 , 连洁 , 宋平 , 高尚 , 马跃进 , 李娟

材料导报

分别用红外光谱测量系统和双光束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室温下碳化硅单晶的光学性质,测得碳化硅晶体的透射率和反射率随波变化的关系.通过掺氮与非掺杂碳化硅各种光谱的比较,发现掺氮不仅使近红外透射率降低,也导致反射率下降,掺氮碳化硅晶体在可见光部分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吸收带.此外,利用透射谱还获得非掺杂6H-SiC晶体的折射率.

关键词: 掺氮6H-SiC , 近红外反射光谱 , 透射光谱 , 光学性质

无取向硅钢热轧板形控制的ASR技术

曹建国 , 张杰 , 宋平 , 苏毅 , 鄢檀力

钢铁

针对冷轧无取向硅钢片日趋严苛的板形质量问题,通过工业测试并分析发现热轧是无取向硅钢板形控制的关键工序,硅钢横向厚差偏大表现为中部凸度偏大、尤其是边部减薄显著,硅钢热轧下游机架工作辊磨损显著是造成硅钢横向厚差偏大的主要原因.在武钢1700热连轧机下游F5架采用自主开发的ASR非对称自补偿工作辊及配套工作辊窜辊和弯辊策略,工业试验轧制单位带钢出口凸度小于52μm的比例由13.70%提高到81.25%,凸度>60μm的带钢比例从65.60%下降到6.60%,且轧制单位已由60块稳定扩大到80块以上.ASR技术已成功在大型工业轧机投入稳定运行并可推广用于低凸度超平材和SFR自由规程轧制.

关键词: 热连轧机 , 硅钢 , 板形控制 , 边部减薄控制 , 辊形

宽带钢热连轧机选型配置与板形控制

曹建国 , 张杰 , 陈先霖 , 魏钢城 , 宋平 , 苏毅

钢铁

通过测试并分析机组上游与下游机架对控制性能的不同要求、服役周期内工作辊和支持辊辊形变化及其对板形控制性能的影响,结合1 700 mm热连轧机进行的现场试验及工程应用实践,提出热轧上游机架应采用凸度控制能力较强的轧机机型,下游机架宜采用长行程窜辊型轧机机型,全机组均可采用强力弯辊和变接触轧制技术提高机组板形控制能力.

关键词: 热连轧机 , 磨损 , 轧机机型 , 板形控制 , 边部减薄控制 , 变接触轧制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