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铈基稀土抛光粉组织结构研究

程磊 , 任慧平 , 凌霄 , 金自力

稀土 doi:10.16533/J.CNKI.15-1099/TF.201506008

以碳酸镧铈和少钕碳酸稀土为前驱体,采用工业制备方法制备铈基稀土抛光粉.研究了氟含量对铈基稀土抛光粉物相组成和形貌的影响以及磨削前后抛光粉颗粒的形貌变化.结果表明,铈基稀土抛光粉由基体相Ce1-xLaxO2和分布在其中的第二相组成.随着氟含量的增加第二相由CeF2、LaF2、LaF3的顺序发生种类和含量的变化.比较研磨实验前后发现,研磨后抛光粉颗粒被明显磨削,磨削发生在颗粒的尖角部位,磨削方向为颗粒的<001>方向,磨削后颗粒(100)面增加,(111)面减少.

关键词: 稀土抛光粉 , 组织结构 , 氟含量 , 形貌 , 研磨

TCE高性能稀土抛光粉的制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李学舜 , 凌霄 , 杨国胜 , 黄绍东 , 郭殿东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3.06.014

研究了高铈稀土抛光粉的制备方法,并讨论分析了制备过程中,湿式粉碎时间、烧成条件和添加剂等因素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稀土 , 氧化铈 , 抛光粉 , 制备 , 影响因素

铈基稀土抛光粉焙烧过程的研究

杨国胜 , 凌霄 , 谢兵 , 黄绍东 , 吴文远

稀土

针对以碳酸镧铈为原料制备稀土抛光粉工艺,对工艺流程中的焙烧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XRD、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焙烧前驱体及焙烧产物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铈基抛光粉的焙烧过程主要分为稀土碳酸盐的脱水过程、氟碳酸盐分解过程、稀土氟氧中间化合物的生成过程、稀土氧化物的最终转变生成过程;稀土抛光粉主要有两相构成,一相为CeO2晶格中固溶部分La3+,另一相为CeLa2O3F3,且在CeO2与CeLa2O3F3之间的界面没有形成很好的外延关系,而是存在一定的界面混合;焙烧过程中,主要依靠非均匀形核,形核后CeO2晶粒生长过程中,焙烧450 min,之前(111)面晶粒尺寸的生长速度要大于(200)晶面,450 min之后,整个晶粒形状基本呈球形.且随焙烧时间的增加,晶格常数和晶格畸变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

关键词: 稀土 , 抛光粉 , 焙烧 , 组织结构

氟对铈基稀土抛光粉性能的影响研究

杨国胜 , 凌霄 , 谢兵 , 吴文远

稀土 doi:10.16533/J.CNKI.15-1099/TF.201606014

针对以碳酸镧铈为原料制备稀土抛光粉工艺对F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采用XRD、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含F与不含F抛光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的加入使抛光粉的物相组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物相CeLa2O3F3;另外,通过对两种稀土抛光粉进行SEM分析得出,F的加入促进了抛光粉晶体的团聚,使其团聚颗粒尺寸增大,但从XRD的数据分析看,F对CeO2的晶粒尺寸和晶粒形貌的改变基本没有影响.从抛光粉的研抛性能来看,F的加入促进了抛光粉研削力的增加.

关键词: , 稀土抛光粉 , 二氧化铈

武钢U71Mn系列重轨生产成套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钢铁研究

近日,武钢"高速铁路用U71Mn系列重轨生产成套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由湖北省科技厅组织、工程院院士崑教授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

关键词: 国际领先水平 , 生产成套技术 , 重轨 , 武钢 , 科技成果鉴定 , 工程院院士 , 铁路用 , 科技厅

分级多孔炭的生物诱导合成及其吸附性能

李萍 , 陈志刚 , 刘成宝 , 钱君超 , 陈丰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607004

凌霄花瓣为生物模板、蔗糖为炭源、氯化钠为造孔剂、氢氧化钾为活化剂,采用生物诱导法合成了分级多孔炭,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并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该多孔炭显微结构及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工艺参数为蔗糖、NaCl、KOH 溶液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1.0%,体积比为1∶1∶1,活化温度为650℃,活化时间为60 min;制备的多孔炭基本保留了凌霄花瓣的微观形貌,孔径分布较窄,比表面积高达357 m2.g-1;该多孔炭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在120 mg.L-1的亚甲基蓝溶液中,在120 min时达到吸附饱和,吸附量可达60 mg.g-1.

关键词: 生物模板 , 分级多孔炭 , 显微结构 , 吸附性能

油井缓蚀剂研究与应用

忠兴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油井缓蚀剂研究与应用忠兴(中原油田设计院,濮阳457001)1.前言中原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油井系统腐蚀严重,直接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l’].为了解决油井系统腐蚀问题,在中科院腐蚀所的专种“基础f,联合开发研制了!MC—SDeZS油井缓蚀剂.该剂以合成炔氧甲基胺和炔氧甲基季法盐衍生物,以这两种衍生物为主体成分复配辅助成分而成的水溶油分散吸附成股型缓蚀剂l’1.通过室内高温高压模拟评价试验.ZI口油井加药试验及测试表明l‘],平?...

关键词: null , inhibitor , IMC-80-2S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