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6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不锈钢复合板与16MnR钢冲击拉伸力学特性研究

关锦清 , 文潮 , 刘晓新 , 唐仕 , , 李迅 , 周刚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10.01.002

常温下以不锈钢复合板(16MnR钢板与0Cr18Ni9Ti钢板爆轰复合)和16MnR钢为研究对象,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杆技术,在旋转盘冲击拉伸试验机上完成冲击拉伸加载试验.研究应变率在270~1 650 s~(-1)范围内,材料的冲击力学特性.测试结果表明,不锈钢复合板和16MnR钢具有应变率强化效应,通过电镜分析确定过载断裂区为韧窝结构,爆轰复合经热处理后材料的塑性基本无改变,两种材料仍为塑性材料.

关键词: 冲击拉伸 , 不锈钢复合板 , 16MnR钢板 , 应变率

石墨粒度对6061铝性能的影响

刘晓新 , 唐仕 , 李迅 , 文潮 , 关锦清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选择6061A1为基体的铝合金,用同样质量分数的纳米级和微米级的石墨作为增强剂研究石墨粒度对6061A1性能的影响.分别从抗磨损、拉伸强度和阻尼性能几个方面对复合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1%纳米石墨的复合材料耐磨损性能好于添加微米级石墨的复合材料;加入纳米石墨后复合材料的抗拉伸强度高于基体合金,而加入微米级石墨后复合材料的抗拉伸强度下降;加入石墨后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提高,但加入纳米级的石墨更具有优势.

关键词: 纳米石墨(nano-Gr) , 微米石墨(micron-Gr) , 6061Al , 性能

高强玻纤复合材料静态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唐仕 , 刘晓新 , 李迅 , , 俊德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z1.028

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和静态应变仪测定了高强2号玻纤复合板的静态拉伸、静态压缩和剪切性能,得到了较为完整的静态力学性能数据,并对复合材料的拉伸破坏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强玻纤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结构材料.

关键词: 高强玻璃纤维 , 静态拉伸 , 静态压缩 , 剪切性能

爆轰法合成纳米石墨粉中的碳元素状态表征

刘晓新 , , 关锦清 , 文潮 , 赵新兵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6.z1.107

纳米石墨粉具有晶粒细小、比表面积大的特点.石墨化度是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通过对纳米石墨进行元素分析以确定碳元素的含量、X射线衍射以确定石墨化度、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以确定碳元素在表面的存在状态及含量,对纳米石墨中的碳原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石墨中碳含量为90%左右,石墨化度为66%,表面碳原子以碳单质状态存在的占54%.

关键词: 纳米石墨 , 石墨化度 ,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型金矿的再定义

周余国 , 刘继顺 , 欧阳玉飞 , 何兆波 , 高启芝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11.003

介绍了卡型金矿称谓的演变及不同学者在卡型金矿认识上的差异,通过分析这些不同称谓演变和认识上的差异,结合笔者多年来在滇黔桂"金三角"地区的找矿实践和思考,认为:对卡型金矿应"只求同"(要求其最基本的表面的特征相同或相似),"须存异"(容矿岩石、产出地质背景、成因等有所不同),卡型金矿本身不具有成因意义,不是一种成因类型;判别卡型金矿有4条标准;依据4条标准,将卡型金矿定义为区带上_集中分布的(超)微细、浸染、中低温热液矿床.

关键词: 型金矿 , 判别标准 , 再定义

太阳能燃气轮机与卡那循环联合的热发电系统

彭烁 , 洪慧 , 金红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提出了一种带间冷回热的太阳能燃气轮机与卡那循环组成的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对其热力性能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关键运行参数对热力性能影响。塔式太阳能接收器将经过间冷压缩的压缩空气加热至1000℃用以驱动燃气轮机做功。卡那循环用以回收燃气余热发电。基于蔡贤的比较法,推导出了该系统太阳能热发电效率的简明解析式。结果表明,当燃气轮机入口温度为1000℃时,该系统的炯效率和太阳能热发电效率分别可达到29%和27.5%,比太阳能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分别高1.8%和1.6%。该系统的提出,为提高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太阳能热发电效率提供了一种方法,并且对太阳能热发电耗水大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途径。

关键词: 太阳能燃气轮机 , 那循环 , 节水型 , 塔式太阳能电站

二垩与资源回收-Ⅲ燃烧过程二垩生成热力学计算

钢铁

进行相关热力学计算以研究高温燃烧过程二垩生成的条件.计算得到:①在体系存在过剩氧即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二垩;②当有固体碳沉积时也不会生成二垩,因固体碳在热力学上比含二垩的含碳物更稳定.另一方面,实际上即使在1 073 K完全燃烧条件下(即体系显著过剩氧)也有二垩生成,原因是在实际燃烧炉中含碳微粒不可能完全烧尽.从热力学角度假设不发生碳沉积,计算得出二垩在1 073 K高温和高CO/CO2比范围内会生成.实际考虑的条件放在燃烧炉内含碳微粒的周围.在有含碳微粒存在条件下,即使反应2CO→C+CO2(碳沉积)发生,C+CO2→2CO反应(CO生成;含碳微粒被CO2氧化)也会同时发生,导致在含碳微粒周围保持一个高的CO/CO2比,由此产生二垩.假设在含碳微粒周围存在高CO/CO2比的异质位置,则认为二垩会形成.

关键词: 燃烧过程 , 二垩生成 , 含碳微粒 , 热力学

中国锆砂中长期需求分析

蒋东民

钛工业进展 doi:10.3969/j.issn.1009-9964.2011.04.002

介绍了中国锆砂原料、生产和供应现状以及2005-2009年间锆砂需求状况.分析了硅酸锆、氧氯化锆、核级锆,和钢铁、玻璃面板等行业对锆砂的中长期需求.指出,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锆砂依赖进口的格局不会变,国内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以及国际市场对锆制品的恢复性需求,使得中国对锆砂需求仍将持续增加.

关键词: , 硅酸锆 , 氧氯化锆 , 资源储量 , 需求分析

二垩与资源回收-Ⅱ燃烧过程二垩抑制和生成基础研究

钢铁

氯来源、种类和燃烧物中氯浓度对燃烧过程中二垩生成有重要影响.在实验燃烧炉中研究1 073K温度下上述三种因素对燃烧过程二垩生成的影响.二垩生成浓度在相同氯源和种类条件下与燃烧物中氯含量几乎成正比,且受氯源明显影响.如有机氯化合物或无机氯化物.即使对无机氯化物,在有活性氯存在时也会生成高浓度二垩,如由盐和面粉形成的水化物中的活性氯.

关键词: 氯源 , 氯种类 , 燃烧过程 , 二垩/呋喃 , 水化物 , PVC

中高含硅钢抑制“圣德效应”的研究

郭士强 , 朱殿瑞 , 李福军

腐蚀与防护

油田油管属中高含硅钢管,在热浸镀锌过程中通常产生"圣德效应",致使镀层结合力差,易起皮脱落。多次试验表明,向锌液中添加多元合金及热浸镀过程中使用振荡器可有效抑制"圣德效应"(Sandelin effect)的产生。

关键词: 高硅钢 , 圣德效应 , 合金化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