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不同来源腐殖酸在纳米四氧化三铁上的吸附及对其沉降性的影响

汤智 , , 吴丰昌 , 谭一新 , 天慧 , 秦宁 , 钟燕平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8.2015013005

对3种不同来源腐殖酸Suwannee、Ellion Soil、Leonardite在纳米四氧化三铁表面的吸附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并评估了其对纳米四氧化三铁悬浮/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腐殖酸Suwannee、Elliott Soil、Leonardite在Fe3O4NP表面的吸附都能迅速达到平衡,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且吸附量随溶液pH的上升逐渐减弱;相同条件下含有更多羧基、脂肪族的腐殖酸Suwannee在Fe3O4 NP表面的吸附量更大,腐殖酸Suwannee、Elliott Soil、Leonardite在25℃、pH-7.0条件下最大吸附量分别为91.41、66.11、52.57 mg·g-1;悬浮/沉降实验表明Fe3O4NP在水体中聚集程度与溶液的pH有关,溶液pH偏离Fe3O4NP等电点时,Fe3O4NP表面电位越高,越不容易聚集而沉降;水体中广泛存在的溶解性有机质可使Fe3O4NP在水中的悬浮性增强,尤其是靠近等电点时效果更明显,与腐殖酸对Fe3O4NP空间位阻作用相关;通过对不同来源腐殖酸的结构和官能团进行分析发现,腐殖酸中含有的芳香性和羧酸结构对颗粒悬浮性的影响大于脂肪族结构,因此,腐殖酸Elliott Soil、Leonardite吸附到Fe3O4 NP表面后,Fe3O4 NP更容易在溶液中悬浮.因此,在富含腐殖酸的水体中,Fe3O4NP可以悬浮并不易沉降,其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容忽视.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 , 纳米颗粒 , 腐殖酸 , 吸附 , 悬浮/沉降性 , 官能团

亚微米级Cu3(BTC)2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研究

刘双柳 , 施春红 , 牛红云 , 蔡亚岐 , , 吴丰昌 , 周北海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02.019

采用水/溶剂热法合成了铜的亚微米级有机金属框架Cu3 (BTC)2,并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及光电子能谱仪对材料的形貌结构及表面性质进行了分析.将制备的Cu3 (BTCh用于吸附去除水中亚甲基蓝(MB)污染物.吸附结果表明,MB在Cu3 (BTC)2上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当MB初始浓度为30 mg/L时,平衡吸附量为29.5 mg/g,当初始浓度提高到300 mg/L时,平衡吸附量达到244.3 mg/g,吸附效果优于文献中报道的大部分吸附材料.

关键词: 吸附剂 , Cu3(BTC)2 , 水/溶剂热法 , 染料 , 有机金属框架

高性能渗碳轴承钢的组织与性能

赵国防 , 杨卯生 , 刘东雨 , 吉传波 , 俞峰 ,

钢铁研究学报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渗碳轴承钢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强韧化机制。研究表明,随着淬回火温度升高和回火次数增加以及采用深冷工艺,渗碳轴承钢的强度与硬度增加,冲击韧性值下降。采用910℃淬火和180℃二次回火,轴承钢材料性能可达到硬度HRC 45.2,抗拉强度Rm为1 450MPa,屈服强度ReL为1 240MPa,AKU为105J,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控制在1%以下。试验钢良好的强韧性配合主要来自于晶粒的细化、超细马氏体板条和均匀弥散的细小碳化物的析出;尺寸稳定性的效果主要是残余奥氏体量的控制。

关键词: 渗碳轴承钢 , 力学性能 , 超细马氏体板条 , 弥散析出 , 残余奥氏体

低碳钢在形变作用下产生的超平衡数量铁素体

陈颖 , 陈其安 , 郝瑞华 ,

钢铁

试验研究了低碳钢变形后经历等温及随后快冷的组织转变,发现在Ae3附近及以下一定温度范围内大变形会使室温组织中出现超平衡数量的铁素体.形变后等温,出现超平衡数量铁素体向奥氏体的逆相变,该弛豫过程具有类似C曲线的动力学特征;而且经过等温后,伴随着铁素体数量的减少存在其晶粒尺寸增大的现象.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超平衡数量铁素体在数量以及晶粒尺寸上的稳定性均提高.

关键词: 低碳钢 , 超平衡数量铁素体 , 稳定性

2209双相不锈钢焊缝的析出及对冲击性能的影响

, 李玲霞 , 王春芳 , 王昌

钢铁

对2209双相不锈钢焊缝在690℃进行不同时间时效处理,采用了透射(TEM)、相分析、冲击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析出相的形貌、分布及其类型和含量以及析出相对冲击功的影响.结果表明,析出相为M23C6和σ相,主要在铁素体和奥氏体晶界和铁素体内析出.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析出相逐渐长大并增多,冲击功逐渐降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冲击断口形貌为韧窝和准解理,断裂类型由韧性到脆性断裂.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 焊缝 , 时效时间 , 析出相 , 冲击性能

低碳钢在形变作用下产生的超平衡数量铁素体

陈颖 , 陈其安 , 郝瑞华 ,

钢铁

试验研究了低碳钢变形后经历等温及随后快冷的组织转变,发现在Ae3附近及以下一定温度范围内大变形会使室温组织中出现超平衡数量的铁素体。形变后等温,出现超平衡数量铁素体向奥氏体的逆相变,该弛豫过程具有类似C曲线的动力学特征;而且经过等温后,伴随着铁素体数量的减少存在其晶粒尺寸增大的现象。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超平衡数量铁素体在数量以及晶粒尺寸上的稳定性均提高。

关键词: 低碳钢;超平衡数量铁素体;稳定性

钢铁材料TEM薄膜样品的制备

王春芳 , 李南 , 李玲霞 , , 李继康

物理测试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i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薄膜样品的制备质量在TEM观察中非常重要.总结了钢铁材料TEM样品制备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对于采用双喷电解抛光方法制备的效果不理想的钢铁TEM样品,采用电解双喷减薄和离子减薄联合可以成功制备地TEM薄膜样品.

关键词: 钢铁材料 ,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电解双喷 , 离子减薄

高性能渗碳轴承钢的组织与性能

赵国防 , 杨卯生 , 刘东雨 , 吉传波 , 俞峰 ,

钢铁研究学报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渗碳轴承钢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强韧化机制。研究表明,随着淬回火温度升高和回火次数增加以及采用深冷工艺,渗碳轴承钢的强度与硬度增加,冲击韧性值下降。采用910℃淬火和180℃二次回火,轴承钢材料性能可达到硬度HRC452,抗拉强度Rm为1450MPa,屈服强度ReL为1240MPa,AKU为105J,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控制在1%以下。试验钢良好的强韧性配合主要来自于晶粒的细化、超细马氏体板条和均匀弥散的细小碳化物的析出;尺寸稳定性的效果主要是残余奥氏体量的控制。

关键词: 渗碳轴承钢 , mechanical property , ultra-fine martensite lath , fine dispersed carbide , residual austenite

Mo含量及冷却工艺对低碳贝氏体钢组织与M/A岛的影响

段琳娜 , , 刘清友 , 贾成厂 , 贾书君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为考察冷却工艺参数对低碳贝氏体钢组织和马氏体/奥氏体(M/A)岛的影响,利用热模拟试验机对不同Mo含量的低碳贝氏体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Mo含量增加,组织中板条贝氏体和M/A岛含量增多;增大冷速、降低终冷温度均能够细化组织,提高组织中板条贝氏体的含量及显微硬度;随着冷速的升高,M/A岛含量减少,由大颗粒的球形向细小的针状转变;终冷温度在410 ~ 350℃时,M/A岛含量和尺寸随终冷温度的降低逐渐减小,终冷温度降为330℃时,组织中短棒状M/A岛数量增多,M/A岛含量也开始增多.组织中的粒状贝氏体+板条贝氏体和其上分布的尺寸细小、形状规则的M/A岛是获得实验钢强度和韧性良好匹配的最佳组织类型.

关键词: 低碳贝氏体钢 , 马氏体/奥氏体(M/A)岛 , 冷却速度 , 终冷温度 , Mo含量 , 微观组织

胀断连杆用中碳非调质钢的析出强化行为

陈思联 , , 惠卫军 , 戴观文 , 董瀚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40549

利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了2种不同钒质量分数(0.15%、0.28%)的胀断连杆用中碳非调质钢在热锻及空冷后的微合金碳氮化物析出相的成分及粒度分布等特征,并探讨了其析出强化行为。结果表明,随着钢中钒质量分数的增加,组织细化,铁素体增加,珠光体片层间距减小,同时含钒、铬的M(C,N)型析出相的数量增多。2种试验钢中分别约有质量分数48%、64%的钒处于M(C,N)相中,M(C,N)相中又分别有约质量分数42.6%、56.7%的颗粒尺寸小于10 nm,这些细小粒子主要弥散分布在铁素体内,其沉淀强化增量分别为140.0和232.6 MPa。当试验钢中钒质量分数较高时,不仅可获得与传统胀断连杆用C70S6钢相当的抗拉强度和冲击功,而且还可获得远高于C70S6钢的屈服强度和屈强比,因而适合用来制造高性能胀断连杆。

关键词: 胀断连杆用中碳非调质钢 , 钒元素 , 微观组织 , 析出相 , 析出强化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