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变形方式和热处理工艺对Ti-662合金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胡晓晨 , 陈林 , 朱宝辉 , 陈睿博 , 刘彦昌 , , 王莉 , 郑爱国

钛工业进展

将Ti-662合金铸锭在快锻机和径锻机上经过7火次锻造制备出φ90 mm的棒材.研究了2种不同锻造变形方式(轴向反复镦拔和换向反复镦拔)和不同热处理工艺对Ti-662合金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换向反复镦拔锻造获得的Ti-662合金棒材组织均匀无方向性,横向性能较轴向镦拔获得的棒材明显改善,纵、横向性能差别不大;不同的热处理实验对比得出,采用880℃×1 h/WC+600℃×4 h/AC同溶加时效处理可使棒材的强度和塑性达到良好匹配,纵、横向力学性能均可满足MIL-T-904标准要求,而且经超声波探伤检测达到AMS 2631B中的A1级质量要求.

关键词: Ti-662钛合金 , 棒材 , 锻造 , 热处理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TC19钛合金棒材的研制

朱宝辉 , , 沈立华 , 任丽萍 , 刘守田 , 王培军 , 王小青

钛工业进展 doi:10.3969/j.issn.1009-9964.2012.03.007

用1t真空自耗电弧炉试制出(φ)360 mm的TC19合金铸锭.采用常规β锻造+(α+β)锻造和高-低-高锻造(即β锻+(α+β)锻+β锻)两种锻造工艺,分别制备出相同规格的(φ)60 mm TC19钛合金棒材,锻棒微观组织细小均匀,均为在β转变基体上均匀分布的等轴初生α组织.对两种工艺的锻棒进行双重退火和固溶加时效处理,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均符合MIL-T-9047标准的要求.常规锻造工艺和高-低-高锻造工艺均可用来锻造TC19合金棒材,但采用高-低-高锻造工艺得到的棒材的力学性能优于常规锻造工艺.

关键词: TC19钛合金 , 棒材 , 锻造工艺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东方钽业钛加工材项目建设情况及基础条件简介

吴孟海 , , 朱宝辉 , 韩如旭 , 姚敏

钛工业进展 doi:10.3969/j.issn.1009-9964.2010.04.003

介绍了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钽业")钛加工材项目的产品和项目定位、设计目标及建设进展情况,同时对公司近几年在钛材加工方面的基础条件进行了简要分析和介绍,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和展望.预计东方钽业2010年将具备年产3000 t管、棒、丝材的生产能力.

关键词: 东方钽业 , 钛材项目 , 建设情况 , 基础条件

Ta-10W合金的高温断口分析

吴孟海 , 张兴平 , 许德美 , , 李陈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7.04.007

为了研究Ta-10W合金在高温下的塑性变形机制,对再结晶状态的Ta-10W合金棒材在1000~2000 ℃进行了高温力学性能测试后,对该合金在各个高温下形成的拉伸断口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表明:Ta-10W合金从1000~2000 ℃的高温塑性变形呈现出金属在高温下变形的一般规律:随着温度的升高,Ta-10W合金的塑性变形机制由以滑移为主的变形机制向以晶界滑动和转动为主的变形机制转变;该合金在高温变形中存在着加工硬化和动态回复或再结晶两个相反的过程,且动态再结晶对塑性的贡献高于动态回复.

关键词: Ta-10W合金 , 高温断口分析 , 晶界滑动 , 动态回复和再结晶 , 塑性变形

Ta-10W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

吴孟海 , 李树清 , 许德美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测试了退火态Ta-10W合金棒材从1000℃~2000℃的高温力学性能.室温下,Ta-10W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随着温度的升高,极限抗拉强度以较快的速度下降,而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下降较慢,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稍有上升.在1600℃和2000℃时的拉伸断口中均出现了一种较为特殊的新型韧窝,特别是在1600℃同时出现的两种不同的韧窝,使该合金的塑性达到最高值.分析表明,Ta-10W合金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下降较为缓慢的原因是动态应变时效和动态再结晶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Ta-10W合金 , 高温拉伸性能 , 断口分析 , 动态再结晶 , 动态应变时效

Ta-10W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

吴孟海 , 李树清 , 许德美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测试了退火态Ta-10W合金棒材从1000℃~2000℃的高温力学性能.室温下,Ta-10W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随着温度的升高,极限抗拉强度以较快的速度下降,而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下降较慢,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稍有上升.在1600℃和2000℃时的拉伸断口中均出现了一种较为特殊的新型韧窝,特别是在1600℃同时出现的两种不同的韧窝,使该合金的塑性达到最高值.分析表明,Ta-10W合金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下降较为缓慢的原因是动态应变时效和动态再结晶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Ta-10W合金 , 高温拉伸性能 , 断口分析 , 动态再结晶 , 动态应变时效

含氟共聚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鲁云华,斌,迟海军,董岩,肖国勇,胡知之

鲁云华 , , 迟海军 , 董岩 , 肖国勇 , 胡知之

绝缘材料

以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6FAPB)为含氟二胺单体,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1,2,3,4-环丁烷四酸二酐(CBDA)为二酐单体,经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得到聚酰胺酸,再经热酰亚胺化处理制备出含氟共聚聚酰亚胺(CPI)薄膜.采用红外(IR)、紫外(UV-Vis)、溶解性测试等对CPI进行结构与性能表征,考察两种二酐单体的不同物质的量之比对共聚聚酰亚胺光学性能和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脂环二酐CBDA摩尔配比的增加,CPI薄膜在410 nm处的光透过率逐渐增加,薄膜颜色逐渐变浅,溶解性有所改善.

关键词: 聚酰亚胺 , 共缩聚 , 含氟 , 结构与性能

历代州窑古瓷的元素组成特征的中子活化分析研究

冯向前 , 冯松林 , 张文江 , 樊昌生 , 权奎山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43

对江西州窑从东汉晚期至晚唐五代8期400个瓷胎样品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碱金属元素Na和Rb、碱土金属元素Ba及Fe等作为胎的助熔剂元素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相似, 都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形变化规律, 其中Fe作为呈色元素, 其含量的高低与瓷胎颜色的深浅是一致的.分析结果还揭示州窑的发展与衰落以及窑址的不断变迁可能都与制瓷原料的发现与消耗有关.对分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可以将不同时期烧制的瓷胎样品大致分为5组: (1)东汉晚期东吴时期; (2)两晋和南朝时期; (3)隋代; (4)初唐和盛唐时期; (5)晚唐五代时期.

关键词: 核分析技术 , 州窑古瓷 , 元素特征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