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无氰四无合金浸锌液中金属离子对铝合金浸锌的影响

于欣伟 , 赵国鹏 , 黄晓君 , 洪榕 , 陈姚 , 李美琴 , 黄秀芳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5.08.009

为了取代剧毒氰化物多元浸锌工艺,开发了一种铝合金无氰四元合金浸锌液,研究了浸锌液中金属离子对浸锌过程稳定电位和置换层结晶形貌的影响,考察了镀层的附着性能.获得的优化工艺参数为:75 g/L NaOH,16 g/L ZnO,08g/L FeCl3,15 g/L NiSO4,06 g/L CuSO4,40g/LEDTA,15g/L辅助配位剂(有机多元酸复配物),15g/L吡啶,1.2g/L稳定剂(高分子聚合物);浸锌温度(20±2)℃.结果表明:随FeCl3含量降低,浸锌过程稳定电位正移,有利于结晶细化,其较好含量范围为04~08 g/L;CuSO4含量变化对浸锌过程稳定电位影响不大,其含量增加有利于置换层结晶细化,较好的范围为06~08 g/L;NiSO4含量在15~30 g/L范围内对浸锌过程稳定电位影响不大,总体结晶效果都较好.一次和二次浸锌分别在30 s及20 s后电位变化趋于稳定;弯曲试验和热震试验表明镀层附着性能良好.

关键词: 无氰浸锌 , 铝合金 , 稳定电位 , 金属离子 , 附着性能

改性纳米硅溶胶-丙烯酸树脂复合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陈姚 , 张庆 , 于欣伟 , 张莹娇 , 郑文芝 , 余子文 , 赵苗苗

电镀与涂饰

以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类单体为原料,在预聚过程中加入自制的改性纳米硅溶胶,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改性纳米硅溶胶-丙烯酸树脂复合乳液,研究了反应时间、m(引发剂)/m(单体)和m(SiO2)/m(单体)对复合乳液稳定性及其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4h、m(引发剂)/m(单体)为3%、m(SiO2)/m(单体)为5%时,复合乳液的综合性能最优.与市售产品相比,所制备的改性纳米硅溶胶-丙烯酸树脂复合乳液涂膜性能更优,其硬度为4H,附着力0级,冲击强度50 kg.cm,柔韧性2 mm.

关键词: 丙烯酸树脂 , 纳米硅溶胶 , 复合乳液 , 硅烷偶联剂 , 改性 , 溶液聚合

用碳化麦杆麦壳做金属液面保温剂的试验研究

徐广惠 , 于欣伟 , 赵国鹏 , 尚世南

钢铁

对碳化麦杆麦壳的理化性能和保温性能在实验室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碳化麦杆麦壳与碳化稻壳具有相同的保温性能,因此用碳化麦杆麦壳代替碳化稻壳作为金属液面保温材料是完全有可能的,这对因地制宜开发我国丰富的麦杆麦壳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麦杆 , 麦壳 , 碳化 , 保温剂

KH570改性纳米SiO2的制备及应用

陈姚 , 赵苗苗 , 于欣伟 , 王步华 , 张庆

电镀与涂饰

以硅烷偶联剂KH570为改性剂、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助剂,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改性剂和乳化剂用量对纳米SiO2亲油化度和平均粒径以及SiO2水溶液外观和稳定性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用量:KH570占纳米SiO2质量分数的9%,SDS则为3%.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改性纳米SiO2及其丙烯酸-聚氨酯(SPUA)复合膜进行了表征,与工业品丙烯酸-聚氨酯乳液(PUA)进行对比,测试了涂膜性能.结果表明,纳米SiO2与KH570发生了化学接枝键合;改性后的纳米SiO2粒径更小,分布更窄,在乳液中的分散性更好;SPUA涂膜的附着力、冲击强度和柔韧性与工业PUA产品相当,但硬度更高,吸水率降低.

关键词: 丙烯酸-聚氨酯乳液 , 纳米二氧化硅 , 硅烷偶联剂 , 改性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丙烯酸酯聚氨酯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于欣伟 , 张庆 , 陈姚 , 王步华 , 余子文 , 赵苗苗

电镀与涂饰

以自制改性纳米SiO2水分散液、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元醇(N210)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等为原料,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得改性纳米SiO2-丙烯酸酯聚氨酯乳液(SiO2-PUA).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Zeta电位测试、热重分析和粒径分布测试等手段对乳液进行了表征,测试了漆膜的硬度、吸水率和耐醇性等性能,探讨了纳米SiO2添加量的影响.当纳米SiO2的添加量≤PUA含量的5%时,SiO2-PUA在469 cm-1处出现了明显的Si-O键弯曲振动峰,而PUA则没有,说明纳米SiO2与PUA可能发生了化学键合.添加5%改性纳米SiO2后,PUA乳液的Zeta电位由-46.5 mV变为-40.1 mV,绝对值减小,稳定性较好;热分解温度比PUA提高了35℃;胶粒平均粒径在纳米级,且SiO2粒子分散均匀;其漆膜硬度提高至4H,吸水率降为10.35%.

关键词: 丙烯酸酯聚氨酯 , 乳液 , 气相二氧化硅 , 改性

六种无氰镀铜配位物溶液的极化曲线研究

郑文芝 , 于欣伟 , 陈姚 , 袁国伟 , 吴培金 , 吴国祥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7.08.003

选择乙二胺(EDA)、柠檬酸钠、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葡萄糖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四羟丙基乙二胺(THPE)六种金属配位剂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配位剂浓度、溶液pH值对配位物溶液稳态阴极极化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钠、柠檬酸钠、HEDP、EDTA-2Na、EDA五种配位物镀液与氰化镀铜溶液的阴极极化较接近,有可能用做无氰碱性镀铜的主配位剂.

关键词: 无氰镀铜 , 配位剂 , 极化曲线

水性丙烯酸酯聚氨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王步华 , 陈姚 , 于欣伟 , 秦中海 , 张莹娇 , 余子文

电镀与涂饰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元醇(N210)、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等为原料,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水性丙烯酸酯聚氨酯(PUA)乳液。探讨了异氰酸根指数 R,二羟甲基丙酸(DMPA)、三羟甲基丙烷(TMP)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等用量以及中和度对 PUA 乳液及其漆膜性能的影响,获得了PUA乳液的最佳合成条件:R =1.3,DMPA添加量为PU质量的6%,TMP和MMA的添加量分别为PUA质量的1%和30%,中和度为90%~100%。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成功合成了 PUA 乳液。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乳液外观呈蓝色半透明状,平均粒径71.89 nm,黏度为66.13 mPa·s,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该乳液制备的漆膜附着力1级,硬度H,吸水率13.84%,具有较好的耐醇性。

关键词: 丙烯酸酯聚氨酯 , 水性乳液 , 吸水性 , 耐醇性

以乙二胺为主配位剂的无氰镀铜工艺

钟洪胜 , 于欣伟 , 赵国鹏 , 袁国伟

电镀与涂饰

研究了铁基体上以乙二胺为主配位剂的无氰碱性镀铜工艺.用正交试验讨论了主配位剂及3种辅助配位剂的用量对镀液的阴极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及铜镀层外观、结合力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乙二胺55 g/L,辅助配位剂C30g/L,辅助配位剂T30g/L,辅助配位剂G 33 g/L.最佳配方镀液的分散能力、覆盖能力均良好,电流效率达80%以上.中试100多件样品的镀层外观及热震试验结合力均合格.在铁基体上用以乙二胺为主配位剂的碱性镀铜工艺代替氰化镀铜预镀是可行的.

关键词: 无氰碱性镀铜 , 乙二胺 , 配位剂 , 极化曲线 , 电化学阻抗谱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电镀液中纳米SiO2的含量

陈姚 , 于欣伟 , 赵国鹏 , 黄嘉梁 , 卢慧婷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5.06.015

在前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含有SiO2纳米粉体的瓦特型镀镍液、酸性光亮镀铜液、焦铜液、氯化钾镀锌液中SiO2的含量.结果表明,这些体系均存在空白液吸光度很低、工作液吸光度较高的较大的波长区间,是分光光度分析法中理想的测定体系;所对应的标准曲线线性都十分理想,相关系数均大于0.98.将此方法与重量分析法进行了对比,表明该方法的平均相对误差(0.044%)远远小于重量分析法(16.2%),且更省时.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 电镀液 , SiO2纳米粉体

硅溶胶/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张莹娇 , 陈姚 , 于欣伟 , 王步华 , 秦中海 , 蔡晓敏

电镀与涂饰

以有机硅KH570为偶联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将其与硅溶胶同时加入到丙烯酸及其酯类单体的聚合过程中,利用有机硅的架桥作用将硅溶胶接枝到丙烯酸树脂分子上,得到稳定的硅溶胶/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SSPA).研究了有机硅种类及其用量、硅溶胶用量对SSPA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改性前后丙烯酸树脂的粒径分布.结果表明,硅溶胶通过有机硅成功接枝到丙烯酸树脂分子上,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为硅溶胶添加量[m(SiO2)/m(单体)]为4%,m (KH570)/m (SiO2)=5%.用硅溶胶和有机硅改性后得到的SSPA平均粒径增大,分散性变好,涂膜的硬度、冲击强度和附着力等性能都有所提高.

关键词: 丙烯酸树脂 , 溶液聚合 , 硅溶胶 , 有机硅 , 改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