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Ti-43.5Al-4Nb-1Mo-0.3B合金中β相行为和特征

陈国清 , 汤华平 , 王琪 , 付雪松 , 周文龙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元素粉末经热压烧结法制备了新型Ti-43.5Al-4Nb-1Mo-0.3B合金,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组织中β相转变行为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冶金态TiAl合金中β相呈条带状,与γ相形成块状组织.热处理能显著改善材料的组织均匀性,使B2/γ块状组织逐渐转变成α2/γ层片组织,β相转变行为特征为吸收Ti、Al元素,排出Nb元素.温度是热处理过程中组织均匀化的主控因素,在共析温度Te附近热处理时(1100~1160℃/24 h),B2相逐渐溶解但不能完全消除,而在α相转变温度Tα以上短时热处理和稳定化低温热处理后,如1400℃/2 h/FC+ 850℃/6 h/AC,B2/γ块状组织可完全消除,且组织粗化不严重.初始态B2相纳米硬度为6.69 GPa,弹性模量为175.4 GPa,热处理导致其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逐渐降低.

关键词: TiAl合金 , 热处理 , 微观组织 , β相

热处理工艺对重型履带板用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陈国清 , 康凯 , 付雪松 , 周文龙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并通过室温拉伸实验和冲击实验,分析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重型履带板用NiCrMo中碳低合金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保温8h的均匀化退火能明显改善实验合金铸态组织中碳元素的枝晶偏析;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合金抗拉强度成直线上升,韧性下降明显.当淬火温度高于910℃之后,晶粒尺寸长大明显,强度和硬度随之降低;淬火温度超过970℃后,个别晶粒出现异常长大现象;在450 ~ 550℃回火后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强度随着回火温度的上升而下降,0.32%碳含量的抗拉强度从1340 M Pa下降到1220 MPa;韧性随之增加,冲击韧性从40 J·cm-2上升到65 J·cm-2.

关键词: 低合金钢 , 热处理 , 力学性能 , 微观组织

AZ31镁合金热轧变形的动态再结晶机制

付雪松 , 陈国清 , 王中奇 , 周文龙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在轧制温度603~703 K、轧制压下量20%~40%、应变速率4~16 s-1下对AZ31镁合金进行轧制变形,研究轧制压下量、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对AZ31镁合金变形组织的影响,分析了镁合金的动态再结晶机制.结果表明: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不仪影响动态再结晶进行的程度,而且能够改变再结晶的方式或形核机制.当轧制应变速率(ε)=13.9 s-1,变形温度T=603 K时,再结晶方式为孪生动态再结晶;变形温度升高到703 K时,沿晶界有链状新晶粒出现.当变形温度T=673 K,应变速率(ε)=11,35 s-1时,再结晶方式以孪生动态再结晶为主;应变速率降低到(ε)=4s-1时,再结晶方式以旋转动态再结晶为主.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 轧制 , 动态再结晶 , 形核机制

钛合金高温防氧化玻璃-陶瓷涂料的制备及表征

李娜娜 , 陈国清 , 付雪松 , 周文龙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12.08.016

利用浸涂法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了高温防氧化玻璃-陶瓷涂层.采用金相观察(OM)、扫描电镜( SEM)、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分析(EPMA)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该涂料是以硅酸盐玻璃为主体,硅酸钠为粘结剂制备而成的料浆悬浮体.在500~1 000℃的温度范围内,与没有涂层保护的基体相比,在涂层保护下基体的氧化程度至少可减轻85%.研究表明:随温度升高,涂层逐渐熔融,得到一层致密的保护层,涂层中依次出现Al2O3、TiO2、硅酸盐、钛铝、硅铝化合物等物相,使得涂层具有很好的高温流动性和稳定性,有效阻挡了氧气对基体的侵蚀,且涂层对基体的沾污甚微.涂层与基体的热膨胀系数(CTE)失配达到87%,涂层在使用后可以实现完全自剥落.

关键词: 钛合金 , 玻璃-陶瓷涂层 , 防氧化 , 浸涂法

等径角挤压对AZ31镁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胥广亮 , 陈国清 , 周文龙 , 付雪松 , 任晓 , 孙中刚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1.02.015

研究了电磁连铸AZ31镁合金沿A路径经常规等径角挤压(ECAE)和两步ECAE变形后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预挤压态相比,常规ECAE态合金随着挤压道次的增加,晶粒不断细化,伸长率不断提高,但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逐渐降低;两步ECAE可以使晶粒进一步细化,伸长率、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均提高.伸长率、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改变与AZ31镁合金经两步ECAE变形后位错密度增加有关.

关键词: 电磁连铸AZ31镁合金 , 两步等径角挤压 , A路径 , 微观组织 , 力学性能

基于高温熔凝法Al2O3/ZrO2/YAG共晶陶瓷显微组织演变规律

付雪松 , 孙胃涛 , 韩文波 , 李康 , 陈国清 , 周文龙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5.000555

作为超高温结构材料,共晶氧化物陶瓷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密切相关.采用高温熔凝法制备Al2O3/ZrO2/YAG共晶陶瓷体,研究熔体温度和结晶种子对凝固组织影响规律,运用经典形核机制和Jackson-Hunt共晶生长模型探讨了凝固组织的演变机理.研究表明,随着熔体温度升高(1750~2000℃),凝固体物相组成从α-Al2 O3,c-ZrO2和YAG转变为α-Al2O3,c-ZrO2和亚稳相YAP.凝固组织依次经历:非共晶Al2O3/ZrO2/YAG、不规则共晶Al2O3/ZrO2/YAG、纳米纤维状共晶Al2O3/ZrO2/YAG和复杂粗大的亚稳复合陶瓷Al2O3/ZrO2/YAP.分析表明,凝固组织的演变源于异质晶核点不断钝化导致形核过冷度和凝固路径改变,所以合理选择熔体温度和结晶种子是共晶组织调控的关键.

关键词: 高温熔凝法 , 共晶陶瓷 , 过冷度 , 凝固组织 , 钝化

不同改性矾土添加量下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的性能

卢尚健 , 付雪松 , 孙胃涛 , 周文龙 , 陈国清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701018

通过添加质量分数为4%~12%的改性矾土,并减少酚醛树脂的添加量制备了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研究了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的力学性能、抗热衰退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8%的改性矾土时,摩擦材料的硬度、弯曲强度、冲击韧性略有降低,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但材料的摩擦因数增幅较大,高温抗热衰退系数较未添加改性矾土试样的提高近12%,表现出良好的抗热衰退性能。

关键词: 改性矾土 , 抗热衰退性能 , 摩擦材料

湿喷丸处理 Ti-6Al-4V 合金强化层的力学性能

李康 , 付雪松 , 陈国清 , 周文龙 , 李志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6)64415-1

采用湿喷丸处理方法在 Ti?6Al?4V 合金表面制备了改性层。利用 X 射线衍射技术、纳米压痕技术、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对合金改性层的残余应力、硬度以及显微组织随深度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层的残余压应力和硬度均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影响深度分别为160和80μm。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发现,在80μm 深度范围以内,残余压应力和硬度的增加是由细晶强化和位错强化共同主导的;在80~160μm 深度范围内,残余压应力由位错强化主导。通过对硬度与屈服关系的公式进行修正,深入研究了 Ti?6Al?4V 合金湿喷丸处理后的强化层。

关键词: Ti-6Al-4V 合金 , 湿喷丸 , 纳米硬度 , 残余压应力 , 局部屈服强度

钛合金榫头微动疲劳试验研究现状与发展

李康 , 付雪松 , 周文龙

钛工业进展

综述了涡轮发动机钛合金叶片榫头微动疲劳失效的两种试验方法(轴向微动疲劳试验和榫型微动疲劳试验)的研究现状。轴向微动疲劳试验技术适用于微动疲劳失效机理的研究,应用于抗微动疲劳防护层试验验证的研究也较多;而榫型微动疲劳试验技术则多用于力学分析和模型建立等方面。榫头微动疲劳问题的研究还远未完善,应综合运用微动磨损、轴向微动疲劳和榫型微动疲劳等技术,并配合有限元分析手段,开展微动疲劳机理、多因素影响及防护层作用等方面的系统研究。

关键词: 榫头 , 微动疲劳 , 损伤机理 , 轴向微动疲劳 , 榫型微动疲劳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