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低碳钢表面氧化铁皮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组织转变

何永全 , 刘红艳 , 孙彬 , 刘小江 , 曹光明 , 刘振宇

材料热处理学报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低碳钢表面氧化铁皮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分析了卷取温度和冷却速率对Fe1-yO相变的影响.在不同连续冷却条件下,最终的氧化铁皮结构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氧化铁皮只包含先共析Fe3O4和残余Fe1-yO;第二类氧化铁皮由共析组织、先共析Fe3O4和少量残余Fe1-yO组成.结果表明,低冷却速率有利于共析反应的发生.在400~500℃,Fe1-yO最不稳定,在该温度区间卷取,最终氧化铁皮中将出现大量的共析组织.当卷取温度远高于570℃,Fe2在Fe1yO中扩散,使Fe1yO的阳离子空位浓度降低,稳定性提高,这种Fe1-yO的共析转变需要更长时间,最终的氧化铁皮中共析组织含量较低.

关键词: 氧化铁皮 , 组织转变 , 卷取温度 , 冷却速率

汽车大梁钢的氧化铁皮结构控制与剥落行为

曹光明 , 石发才 , 孙彬 , 何永全 , 刘振宇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温度和等温时间下汽车大梁钢表面形成的FeO层的等温转变行为,结合实验结果绘制出510L,610L钢的氧化铁皮的等温转变曲线.结果表明,两个钢种FeO层的等温转变均遵循“C”曲线规律,510L钢的FeO层发生先共析转变的“鼻温”范围为450 ~ 550℃,而共析转变的“鼻温”范围为350 ~450℃;610L钢FeO层发生先共析转变和共析转变的“鼻温”范围分别为350~400℃和350 ~ 450℃,610L钢的共析和先共析转变比510L的更加困难.随Fe3O4含量减少,脱落形式由粉末状脱落向片状脱落过渡.结合研究结果得出最优热轧氧化铁皮结构为以Fe3O4为主,其含量控制在60%左右,少量FeO在Fe3O4中成均匀的岛状分布,并确定了控制氧化铁皮结构的工艺,即精轧开轧温度为1000 ~ 1030℃,终轧温度为870~920℃,卷取温度为570~630℃.

关键词: 氧化铁皮 , 等温转变 , 剥离行为 , 冷加工 , 卷取温度

热轧钢氧化铁皮层对基体钢腐蚀动力学及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孙彬 , 何永全 , 刘振宇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16.022

通过干湿交替加速腐蚀实验测定了带有4种结构氧化铁皮的实验钢的耐蚀性,测定了极化曲线,并根据极化曲线计算出氧化铁皮的孔隙率.研究结果表明:80周期腐蚀后,带有共析组织超过70%的氧化铁皮实验钢的腐蚀增重量最大,没有发生共析和先共析反应的氧化铁皮最小.带有4种结构氧化铁皮的实验钢的腐蚀动力学曲线具有相同的规律:腐蚀初期均符合直线规律,腐蚀中后期均符合抛物线规律.通过极化曲线测定出氧化铁皮的孔隙率,共析组织超过70%的氧化铁皮的孔隙率最大.带有氧化铁皮实验钢的腐蚀机理为电化学行为和氧化铁皮孔隙率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氧化铁皮 , 耐蚀性 , 腐蚀动力学 , 共析组织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