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船板钢连铸坯的高温力学性能及断口液膜现象

侯自兵 , 成国光 , 饶添荣 , 马小春

钢铁研究学报

为解决钢厂高强度船板钢连铸坯经常出现的中间裂纹等内部缺陷问题,从该钢种连铸坯中间裂纹区域获取试样,并对其进行了高温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低温脆性区(即第三脆性区)的温度范围为750~925℃,在900~950℃温度区断口处存在较多液膜。综合断口形貌、液膜存在的温度范围以及断口纵断面金相组织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950℃时塑性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断口处存在液膜,并推断液膜的形成原因为晶界处形成了(FeS+FeO)或(MnS+FeS+FeO)低熔点共晶相。同时,该试样在750~950℃区间内塑性下降的发生机制可以大致归结为:900~950℃区间内由于低熔点共晶相液膜作用导致塑性下降;850~900℃之间由于低熔点共晶相液膜与晶界铁素体膜复合作用导致塑性下降;850℃以下由于晶界铁素体膜作用导致塑性下降。

关键词: 连铸坯 , 高温力学性能 , 第三脆性区 , 断口液膜

含钒钛铁水转炉炼钢终渣成分控制研究

周海 , 唐萍 , 潘银虎 , 侯自兵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6.016

针对重钢含[V+Ti]0.28%的铁水在转炉冶炼过程中,由于钒、钛氧化物的作用,使其炉渣完全熔化温度较普通铁水低、引起炉衬侵蚀严重、炉龄降低的问题,开展了控制炉渣中TFe含量调整炉渣熔化性温度的相关研究.在实验室研究了不同碱度下,含一定钒、钛氧化物的炉渣TFe含量与炉渣完全熔化温度的关系,得出与普通铁水炉渣过热度相当的合适TFe含量控制范围,并对其进行工业性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当含V2O5 +TiO2为4%、R=4.5的炉渣、TFe控制在21%、MgO为9%时,炉渣过热度可达与普通炉渣相当,并同时满足高效脱磷率的要求.

关键词: 转炉 , 钒钛铁水 , 炉渣 , 熔化温度 , 炉渣成分

DH36高强度船板拉伸断口分离缺陷分析

饶添荣 , 李杰 , 成国光 , 侯自兵

钢铁研究

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分离断口的形貌、金相组织进行了观察,用能谱仪分析了分离断口分离处的夹杂物及中心区域的微区成分,探讨了DH36高强度船板常温拉伸试验出现断口分离的原因.结果表明:中心部位的Al、Ca、Si、Mn类氧化物、硫化物的复合化合物是导致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出现分离的重要原因,而中心区域的锰偏析和明显的带状组织是DH36高强度船板常温拉伸断口产生分离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DH36高强度船板 , 分离断口 , 带状组织 , 锰偏析

基于分形维数的模具钢电渣重熔铸坯碳偏析形貌特征研究

侯自兵 , 曹江海 , 常毅 , 王伟 , 陈晗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426

引入分形维数,从面积数目与轮廓形貌2个方面对铸坯内不同位置的偏析特征展开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铸坯的整体偏析程度主要受大偏析点影响,且大偏析点越大或越多,偏析率越大;铸坯内偏析点形貌具有分形特征,且分形维数可以作为衡量区域内偏析点弥散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即分形维数越大,偏析点分布越为弥散,大偏析点逐渐向小偏析点转变;在柱状晶等轴晶转变区与凝固终点等轴晶区,偏析点的分形维数相对较小。

关键词: 偏析 , 分形维数 , 模具钢 , 电渣重熔

高碳钢方坯碳锰元素纵向分布及机理

常毅 , 侯自兵 , 王伟 , 徐云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60117

为降低高碳钢连铸方坯中偏析元素(碳、锰)沿拉坯方向分布的不均匀性,对70高碳钢(W([C])=0.7%)连铸方坯(170 mm×170 mm)拉坯方向碳、锰元素的分布特征及机理展开研究.在连铸坯中心纵断面的柱状晶区、混晶区与等轴晶区的代表位置,对碳、锰元素分布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70高碳钢连铸方坯中心纵断面沿拉坯方向碳、锰元素的分布存在明显波动,且碳元素的波动程度大于锰元素;强冷工艺下,在不同位置碳、锰元素分布变得更为均匀的同时,其质量分数沿拉坯方向的波动程度也有所降低;在柱状晶区、混晶区和等轴晶区,碳元素质量分数沿拉坯方向的波动程度与二次枝晶间距之间均有一致的对应关系,即后者越小,前者也越小.

关键词: 高碳钢 , 连铸方坯 , 拉坯方向 , 偏析 , 波动性 , 凝固组织

连铸板坯中心线偏析形成机制与轻压下技术

侯自兵 , 成国光 , 饶添荣

钢铁

针对连铸板坯中心线偏析,利用原位分析技术对中心线区域进行扫描。发现连铸板坯中心线区域的宏观偏析由正偏析带和负偏析带共同组成,其中碳、磷、硫这3种元素在中心线正偏析带周围有明显的负偏析带。对这种其周围存在负偏析带的板坯中心线偏析提出了相应的形成机制。最后根据形成机制近似推断了轻压下技术中压下速率与临界固相率这2个重要参数,推断结果与前人的研究比较一致。同时也进一步表明所提形成机制的合理性。

关键词: 中心线偏析 , 原位分析技术 , 负偏析带 , 轻压下技术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