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勇
,
刘吉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大应变轧制技术对轧制面与挤压板材ED-TE面分别成90°、45°和0°的AZ31镁合金板材进行加工,研究初始取向对板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孪生诱发动态再结晶是大应变轧制过程中主要的再结晶机制,动态再结晶的发生使合金晶粒细化、力学性能大幅提高.轧制过程中孪生与板材初始取向密切相关,通过改变初始取向可控制板材晶粒细化和强度改善效果.0°轧制试样大应变轧制过程中,大部分晶粒的c轴受压,基面滑移启动难度增加,孪生的作用增强,压缩孪晶密度增大,进而通过孪生诱发动态再结晶获得更为细小的再结晶组织和更为优异的力学性能.压下量为80%时,0°轧制板材的平均晶粒尺寸为5 μm,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11.4 MPa、202.6 MPa和26.9%.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
大应变轧制
,
初始取向
,
孪生
,
动态再结晶
,
力学性能
刘吉兆
,
谭建平
,
龙东平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JY-82接触角测定仪测试了不同红细胞压积(HCT)的人体血液与TA2、TC4、TLM三种钛合金在不同表面粗糙度下的接触角θ,研究了人体血液对钛合金表面的润湿性.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合金的表面越粗糙,血液与其的润湿性越好;随血液HCT的增大,其与合金的润湿性变差,血液与TLM钛合金的润湿性最好,与TC4合金的次之,与TA2合金的最差.
关键词:
血液
,
钛合金
,
接触角
,
润湿性
,
表面粗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