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热处理工艺对 TA5钛合金棒材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沈立华 , 朱宝辉 , 马超 , 刘彦昌 , 王培军 , 刘守田 , 王益 , 姜韬

钛工业进展

经过多火次锻造得到具有均匀细小等轴组织的TA5钛合金棒材,在600~800℃范围内对其进行不同温度和不同保温时间的退火热处理,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其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在700~750℃,保温时间在60~90 min之间时,得到的组织为更加均匀的等轴组织;棒材的抗拉强度为740 MPa左右,屈服强度在595 MPa左右,延伸率在14%左右,强度和塑性达到较好的匹配。

关键词: TA5钛合金 , 锻造 , 棒材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变形方式和热处理工艺对Ti-662合金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胡晓晨 , 陈林 , 朱宝辉 , 陈睿博 , 刘彦昌 , 赵洪章 , 王莉 , 郑爱国

钛工业进展

将Ti-662合金铸锭在快锻机和径锻机上经过7火次锻造制备出φ90 mm的棒材.研究了2种不同锻造变形方式(轴向反复镦拔和换向反复镦拔)和不同热处理工艺对Ti-662合金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换向反复镦拔锻造获得的Ti-662合金棒材组织均匀无方向性,横向性能较轴向镦拔获得的棒材明显改善,纵、横向性能差别不大;不同的热处理实验对比得出,采用880℃×1 h/WC+600℃×4 h/AC同溶加时效处理可使棒材的强度和塑性达到良好匹配,纵、横向力学性能均可满足MIL-T-904标准要求,而且经超声波探伤检测达到AMS 2631B中的A1级质量要求.

关键词: Ti-662钛合金 , 棒材 , 锻造 , 热处理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锻造工艺对TA23钛合金板坯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沈立华 , 朱宝辉 , 刘彦昌 , 袁红军 , 王培军 , 陈睿博 , 刘守田

钛工业进展

TA23钛合金铸锭在β相区经过变形量为88%的两镦两拔锻造,然后在α+β相区进行锻造,变形量分别为36%(工艺1)和56%(工艺2),最终得到135 mm×960 mm×1 050 mm的板坯.采用金相显微镜、材料拉伸试验机和超声波探伤仪对TA23钛合金板坯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内部缺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相区进行变形量为36%的锻造得到的板坯组织为网篮组织,变形量为56%得到的板坯组织为等轴组织;增大变形量有利于进一步细化组织,提高塑性指标,降低超声波探伤杂波水平;采用工艺2锻造的TA23钛合金板坯可用于生产船用板材.

关键词: TA23钛合金 , 板坯 , 锻造工艺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Ti-662合金棒材偏析组织的分析和判定

胡晓晨 , 朱宝辉 , 范存莹 , 刘彦昌 , 胡革全 , 邓淑萍 , 赵春梅

钛工业进展

采用便携式超声波探伤仪对Ti-662合金棒材进行探伤,对出现疑似偏析缺陷波的部位进行低倍组织观察,对确定的成分偏析区域再使用金相显微镜进行高倍组织观察,并使用显微硬度仪检测了正常区和偏析区的显微硬度,使用扫描电镜对正常区和偏析区进行SEM和EDS分析。结果表明,偏析区的硬度比正常区硬度偏高,偏析区Al、 V、Sn元素含量正常, Cu和Fe元素含量较高,可以判定该偏析组织为由Cu和Fe元素引起的硬偏析,进而验证了超声波探伤可作为对Ti-662合金棒材偏析组织的判断方法。

关键词: Ti-662合金 , 棒材 , 偏析 , 超声波探伤

TC1钛合金精锻棒材的拉伸性能及断口形貌

朱宝辉 , 胡晓晨 , 吴孟海 , 王培军 , 刘彦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对TC1钛合金棒材室温下和高温下的拉伸性能、显微组织和断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实验温度的升高,TC1钛合金的强度显著下降,伸长率基本保持不变,断面收缩率明显增加.室温下的断口形貌均为延性断裂和细小的等轴韧窝,随着实验温度的升高,韧窝尺寸增大,深度增加.

关键词: 钛合金 , TC1 , 拉伸性能 , 断口形貌

坯料处理方式对纯钛挤压棒材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刘守田 , 陈睿博 , 朱宝辉 , 蔡国帅 , 唐寿全 , 刘彦昌

钛工业进展

采用正向挤压法分别对铸态及锻态纯钛坯料进行挤压对比试验,研究了经两种不同方式处理的坯料对挤压棒材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挤压坯料有粗大的柱状晶,金属协调变形性差,挤压后棒材表面质量较差且有连续的沟槽等缺陷;经过锻造的挤压坯料具有等轴组织,变形时金属流动更加均匀,挤压后的棒材表面光滑平整,力学性能优良。

关键词: 纯钛 , 挤压棒材 , 显微组织 , 表面质量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