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热喷涂雷达吸波涂层研究现状与展望

周亮 , 崔珊 , 罗发 , 李彤彤 , 刘成成 , 华东鹏 , 张小芳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17.009

随着先进军事探测技术的发展,热喷涂雷达吸波涂层在航空航天和军事装备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简要介绍了雷达吸波材料的工作机理,然后分别从热喷涂铁氧体、炭系材料、碳化硅、金属微粉和导电陶瓷5个方面综述了热喷涂雷达吸波涂层的研究现状,重点评述了热喷涂雷达吸波涂层的电磁参数及吸波性能调控途径.在此基础上,对热喷涂雷达吸波涂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最后,提出了热喷涂吸波涂层当前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热喷涂 , 雷达吸波涂层 , 复介电常数 , 复磁导率 , 反射率

Bi_2MoO_6空心球的水热沉淀法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安丽 , 雅菁 , 刘志锋 , 鄂磊 , 刘成成 , 王丽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以葡萄糖为前躯体,采用水热法制备胶体碳球,以其为模板通过水热沉淀法制备C/Bi2MoO6核壳结构,然后在350℃空气中煅烧,获得了具有良好光催化性能的Bi2MoO6空心球.通过SEM、XRD、FT-IR和BET等测试方法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形成机理及反应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亚甲基蓝作为被降解物质,研究了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Bi2MoO6空心球是由纳米晶粒组成的,壁厚约为30~50nm,平均直径约为0.6~0.8μm,采用胶体碳球作模板时制得的Bi2MoO6空心球比表面积为11.315m2/g,而直接合成的粉体比表面积为3.378m2/g。在黑管灯照射下,2.5h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了91.95%。

关键词: 胶体碳球模板 , Bi2MoO6 , 空心球 , 光催化

多壁碳纳米管在离子液体中分散工艺的优化

卜路霞 , 刘成成 , 明媚 , 石军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6.11.001

采用超声波分散法,考察多壁碳纳米管(MWNTs)在氯化胆碱-丙二酸离子液体中的粒径分布,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MWNTs在离子液体中较好的分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超声t为4h,离子液体θ为70℃,MWNTs质量浓度为3mg/L,超声功率为380W的分散条件下,所测MWNTs平均粒径最小,分散效果较好.采用透射电镜和稳定性实验进一步考察了MWNTs在该较优工艺条件下的分散稳定性.研究表明,MWNTs在离子液体中分散良好,且在15h内能够稳定存在.

关键词: MWNTs , 超声分散 , 正交试验 , 离子液体

二氧化钛-磷钨酸复合材料的简易合成及对甲基橙废水的降解

刘树武 , 刘成成 , 张信聪 , 田程程 , 董岩

硅酸盐通报

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磷钨酸(PW12)和二氧化钛(TiO2)纳米溶胶负载在滤纸模板上制备了复合材料,所得复合材料在400℃烧结4h去除模板得到TiO2/PW12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的表征.以TiO2/PW12为催化剂研究了其紫外灯下对甲基橙的催化性能.主要考察了催化剂的质量、层数、甲基橙溶液pH值和无机离子对甲基橙染料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橙降解率在一定范围内随催化剂质量的增加而升高,催化剂质量的最佳值是0.10g,在此之后,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降解率成下降的趋势;该催化剂在pH--2的条件下催化效果最好;随着层数的增加催化效率增加,当催化剂为10层时降解率最高;无机盐的加入均对甲基橙的降解表现出抑制作用.

关键词: 磷钨酸 , 二氧化钛 , 滤纸模板 , 甲基橙 , 层层自组装技术

脉冲等离子爆炸工艺表面改性H13钢

邹晋 , 付青峰 , 陆德平 , 周喆 , 刘成成 , 陆磊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60169

为研究脉冲等离子爆炸工艺制备H13钢(4Cr5MoSiV1)表面改性层的组织和性能,通过对显微组织形貌、相结构、残余应力、硬度和耐磨性的分析,对脉冲等离子爆炸工艺的改性机制和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脉冲等离子爆炸工艺使H13钢表面发生快速熔凝和快速淬火过程,在材料表面形成厚度均匀、组织致密、高硬度的改性层;改性层中马氏体细化,同时由于不同物理变化过程分别形成残余奥氏体和逆变奥氏体;随着脉冲次数的增加,材料表面的残余应力经历了由压应力先增大后减小然后转变成拉应力的过程;改性层的厚度和硬度随脉冲次数的增加而提高,但同时表面熔化程度加剧,表层低硬度熔凝区厚度增加.当脉冲次数为8次时,H13钢具有最优的耐磨损性能.

关键词: 脉冲等离子爆炸 , 表面改性 , 耐磨性 , H13钢

微波烧结温度对TiB2钢结硬质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苏倩 , 刘成成 , 罗军明 , 黄俊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热力学分析Fe-Ti-B体系反应生成TiB2的可能性,运用DSC曲线确定原位反应温度,并采用微波烧结技术原位合成TiB2钢结硬质合金.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分析微波烧结温度对原位合成TiB2钢结硬质合金组织的影响,采用显微硬度计和万能试验机对TiB2钢结硬质合金的显微硬度及抗弯强度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Fe-Ti-B体系在637.8℃即可发生原位反应,体系中反应生成物相主要为TiB2和Fe2B相.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硬质合金的密度、显微硬度和抗弯强度均先升高后降低,在1100℃时达到最大值,即相对密度、显微硬度和抗弯强度分别为97.5%、418 HV0.1和647 MPa.

关键词: 原位反应 , 钢结硬质合金 , 微波烧结 , TiB2

脉冲等离子体爆炸对Cr12MoV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刘成成 , 陆德平 , 罗军明 , 邹晋 , 陆磊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脉冲等离子体爆炸工艺对Cr12MoV钢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改性层的显微组织、元素分布和物相,并用显微硬度计测试不同区域的微观硬度.结果表明,脉冲等离子体爆炸处理后可得到熔凝区和硬化层两层组织,熔凝区和硬化层分别由柱状晶与细晶区组成,并且熔凝区产生元素注入现象.随着脉冲次数的增加,表面粗糙度先降低后升高,处理次数为5时,Ra=13.98 μ,m.硬度从表面到基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硬化层的硬度较基体显著提高.改性层硬度随处理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趋势有所减缓.

关键词: 脉冲等离子体 , 爆炸 , Cr12MoV钢 , 表面改性 , 显微硬度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