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硼颗粒着火阶段氧化性能研究

于丹 , 孔成栋 , 卓建坤 , 姚强 , 李水清

工程热物理学报

硼具有比镁、铝更高的能量密度,是一种具有很大应用潜力的理想固体添加剂.但硼颗粒着火过程机理尚不明确,尤其是着火过程中关键阶段:氧化层增厚的过程,更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利用热重和管式炉等实验方法,对微米硼颗粒着火阶段的氧化膜增厚过程,即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氧气/氮气或空气的气氛中,微米硼颗粒的氧化过程分为脱水、快速氧化和慢速氧化三个阶段.利用多个升温速度法求得快速氧化阶段的活化能为131.74 kJ/mol.微米硼颗粒的着火温度约为929~969 K.着火温度随着加热速度的增加而升高,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硼颗粒氧化后会黏结在一起,形成类似“切糕”状产物:未氧化的单质硼镶嵌在氧化产物B2 O2及B2O3中.这种产物结构说明了(BO)n扩散模型具有合理性.

关键词: , 着火 , 氧化

高压电场内细颗粒堆积机理研究

靳星 , 李水清 , 杨萌萌 , 卓建坤 , 姚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细颗粒的堆积既是电厂尾部除尘系统的核心问题,也是航天领域空间环境内限制动力或光学元件性能的关键问题。电场力因具有长程有效性和强可操作性成为控制细颗粒堆积的主要手段。本文通过微观实验研究了高压平行板电场间细颗粒堆积的机理,观察到颗粒在预极化、预荷电、变外电场电压等工况下的堆积形貌,并发展了图像处理的方法统计堆积颗粒数。研究表明,偶极力是外电场下颗粒成链的主因,而颗粒的倒伏则是来自曳力的作用,颗粒链的极限高度主要受外电场场强和颗粒堆积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细颗粒 , 高压电场 , 堆积形貌 , 偶极力

煤粉燃烧火焰区域内形成的亚微米颗粒电镜研究

卓建坤 , 李水清 , 宋蔷 , 姚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煤粉燃烧火焰区域是燃烧过程中温度最高的区域,同时也是温度梯度、组分浓度梯度最高的地方,以及还原和氧化气氛交错存在等复杂环境,这种环境对亚微米颗粒初始形成阶段有着重要的影响,对该区域形成的PM1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PM1的形成机理.本文基于25 kW一维下行炉内对自维持燃烧的煤粉火焰区域,通过两级稀释水冷等速取样系统和ELPI(荷电低压撞击分离器)系统对颗粒物进行分级收集,以及电镜分析技术,获得PM1的质量和数浓度粒径分布,以及各粒径主要成分分布,并进行单颗粒分析.结果表明火焰区域中形成的亚微米颗粒以含碳物质为主,碳烟、碱金属和硫对超细颗粒有富集的趋势.该区域的亚微米颗粒同时存在多种复杂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煤粉燃烧火焰区域 , 亚微米颗粒 , 电镜分析

煤粉燃烧过程磷在亚微米颗粒中的转化

卓建坤 , 熊冈刚 , 李水清 , 宋蔷 , 姚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态中燃烧条件控制着蒸发凝并的过程,从而最终影响到P在超细颗粒模态中的质量浓度分布的剧烈变化,同时也影响磷酸盐化的元素种类及相关度.

关键词: 煤粉燃烧 , , 亚微米颗粒 , 形成机理

煤粉燃烧过程碳烟生成的激光测量研究

陶雨洁 , 卓建坤 , 袁野 , 熊刚 , 李水清 , 姚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燃煤锅炉生成的碳烟不仅会增强火焰辐射、影响燃烧外,还排放到大气环境中带来严重危害.为了进一步了解其生成机理从而更好地对其生成量及特性进行控制,对煤粉燃烧过程中颗粒周围碳烟的分布规律进行定量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自行设计了注射式微量给粉装置,成功实现了0.1 g/h量级给粉率下的连续给粉,并通过改进多元扩散燃烧器和以及结合激光诱导白炽光(Laser Induced Incandescence)技术,首次实现了对单颗粒煤粉燃烧过程中碳烟分布的定量测量,发现对于70μm左右的煤粉颗粒,碳烟分布直径约为1 mm.此外还通过控制气氛,研究了含氧量对碳烟生成的影响,发现随着氧含量的上升,碳烟总浓度下降并且峰值出现更早的规律.

关键词: 煤粉 , 碳烟生成 , 激光诱导白炽光 , 注射式给粉器

煤燃烧亚微米颗粒数浓度特性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李庚达 , 李水清 , 卓建坤 , 姚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煤粉燃烧过程中亚微米颗粒数浓度的准确采样和测量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本文基于清华大学高温-维炉实验系统产生的亚微米颗粒物,发展了适用于气溶胶扫描电迁移率颗粒粒径谱仪(SMPS)的两级氮气稀释水冷等速取样技术.为得到炉膛内亚微米颗粒的真实数浓度粒径分布,本文探索了不同稀释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最后发展了基于成核、团聚和表面生长的颗粒群平衡模型来对两级稀释采样系统进行理论分析.

关键词: 煤粉燃烧 , 亚微米颗粒 , 稀释比 , 粒径分布

水洗去除单乙醇胺气体和颗粒数值模拟

钟哲晗 , 卓建坤 , 姚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分两部分研究水洗对于单乙醇胺(MEA)的去除作用,一是吸收MEA气体,二是捕捉MEA液相颗粒,这两部分都从单一水滴的捕获机制开始,进而分析喷淋液滴群的吸收捕捉过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液滴粒径对于MEA气体吸收和颗粒捕获这两方面的影响是不同的,存在最佳的液滴粒径,使得联合脱除气体和颗粒的效率达到最高.喷淋初始速度对气体吸收和颗粒捕获过程的影响规律截然不同.在颗粒粒径0.5~10 μm的范围内,颗粒越小越难脱除.

关键词: 单乙醇胺(MEA) , 水洗效率 , 液滴吸收气体 , 液滴捕捉颗粒 , CCS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