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研究四溴双酚A双(2-羟乙基醚)诱导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和能量代谢紊乱

刘倩 , 胡立刚 , 周群芳 , 江桂斌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6.09001

四溴双酚A衍生物的毒理学研究亟须开展。已有研究发现四溴双酚A双(2?羟乙基醚)( tetrabromobisphe?nol A bis(2?hydroxyethyl ether), TBBPA?BHEE)可诱导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生成。然而TBBPA?BHEE对PC12细胞线粒体呼吸链氧化磷酸化过程的干扰机制尚不明确, TBBPA?BHEE是否通过破坏线粒体功能干扰细胞能量代谢亟待进一步探讨。建立了基于HPLC?ESI?MS/MS分析PC12细胞内ATP、ADP、AMP及cAMP( cyclic AMP)浓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评价了TBBPA?BHEE暴露对PC12线粒体呼吸链氧化磷酸化过程及能量代谢的影响。研究发现,TBBPA?BHEE可加速PC12线粒体呼吸链氧化磷酸化过程;TBBPA?BHEE诱导的PC12线粒体功能紊乱可引起细胞能量代谢紊乱。一方面揭示了TBBPA?BHEE对PC12潜在的毒性作用机制,另一方面也证实HPLC?ESI?MS/MS是研究细胞线粒体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及能量代谢过程的有力工具。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 , 四溴双酚A衍生物 , 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 , 呼吸链氧化磷酸化 , 能量代谢

人工合成纳米材料的生物可给性与毒性

文若曦 , 孙振东 , 周群芳 , 江桂斌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1.2016051303

随着人工纳米材料在工业、生活、医疗等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其环境暴露已不可避免.由于纳米材料生物可给性决定了其环境危害与人体健康风险,因此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细胞和微生物、动物、人体等,从纳米材料种类、暴露途径、摄入动力学、体内分布、消除行为等方面,对人工纳米材料的生物可给性与毒性进行了综述,为客观评价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提供了科学参考.

关键词: 纳米材料 , 生物可给性 , 暴露途径 , 摄人动力学 , 生物毒性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