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微弧氧化提高铝合金耐磨性能的研究

唐艳茹 , 潘利华 , 常宇 , 谢文兵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02.010

目的:改善铝合金的综合性能,尤其是耐磨性。方法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铝合金表面制备具有自润滑效果的微弧氧化陶瓷膜层。通过分析电解参数(电流密度、频级和能级)对微弧氧化陶瓷膜耐磨性的影响,以及添加剂石墨对陶瓷膜厚度、表面形貌、相组成、耐磨性和耐蚀性的影响,探索可以提高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陶瓷膜综合性能的电解参数,研究石墨在铝合金微弧氧化中所起的作用。结果确定了最佳电解参数。添加剂石墨不仅降低了铝合金陶瓷膜的摩擦系数,同时也提高了铝合金的耐蚀性。结论在铝合金微弧氧化中,石墨的自润滑特性和超高的导电性促进了铝合金在微弧氧化过程中成膜反应的进行,增加了陶瓷膜层的厚度,同时对试样表面有光滑、整平的作用。

关键词: 铝合金 , 微弧氧化 , 耐磨性 , 石墨

复合氧化物TiO2 /Bi2O3对甲苯的光催化作用

丁鹏 , 贾欣茹 , 唐艳茹 , 杜尧国 , 徐自力

功能材料

采用NaOH沉淀法制备了TiO2/Bi2O3纳米粒子,用TG-DTA、UV-vis、XRD、XPS等对其结构、性质进行表征,并以甲苯为气相有机污染物对TiO2/Bi2O3光化学催化剂的气-固复相反应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TiO2的加入可以阻碍Bi2O3晶粒的生长,从而导致粒径的减小.光生电子产生于Bi2O3并迁移到TiO2表面,使所需的激发光频率变低,从而使半导体的吸光波长向可见光区域扩展,表明复合TiO2能够提高Bi2O3的光催化活性,并且活性的提高程度与n(Ti):n(Bi)有关,其最佳配比为0.03:1;光催化活性随焙烧温度升高而增大,750℃焙烧的样品光催化活性最好.

关键词: TiO2/Bi2O3 , 表征 , 甲苯 , 光催化

Bi2O3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对其气-固复相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丁鹏 , 贾欣茹 , 唐艳茹 , 刘登良 , 何自力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7.09.014

采用氨水沉淀法、多元醇介质法和微乳法3种方法制备Bi2O3纳米粒子,运用BET、XRD、XPS、UV-VIS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以挥发性有机物苯、甲苯、二甲苯为模拟污染物,分别研究了纳米Bi2O3微粒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用3种方法制备并经750℃焙烧的Bi2O3纳米粒子的粒径分别为50.6 nm、38.5 nm、31.5 nm;所制得的Bi2O3纳米粒子对"三苯"类污染物均有光催化活性,其强弱顺序为微乳法>多元醇介质法>氨水沉淀法;而3种污染物的降解速度顺序为二甲苯>甲苯>苯.

关键词: Bi2O3 , 纳米粒子 , 表征 , 光催化活性

基于二氧化锰和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协同作用构建的立体复合阵列超级电容器电极

唐艳茹 , 成宝海 , 高莹 , 李云辉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4.30518

以硝酸锌、硝酸锰和2-甲基咪唑为原料,采用多步计时电位法和静置法,制备了氧化锌-二氧化锰-金属框架有机化合物(ZnO-MnO2-MOF)复合材料阵列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手段对比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并采用循环伏安法、恒电流充放电、电化学阻抗和循环充放电法研究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与氧化锌-二氧化锰(ZnO-MnO2)复合材料阵列电极(Csp=121 F/g,j=2.5 A/g)相比,由于二氧化锰和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的协同作用,修饰MOF后的ZnO-MnO2-MOF复合材料阵列电极具有较小的内阻,电容器比电容(Csp=146 F/g,j=2.5 A/g)性能提升了20%,具有更好的可逆法拉第反应和稳定性.

关键词: 二氧化锰 ,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 超级电容器 , 电沉积 , 复合材料电极

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的研究进展

崔荣朕 , 唐艳茹 , 马玉芹 , 杨秀云 , 耿丽华 , 李云辉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5.08.150134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因在全彩平板显示和固态照明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时至今日,与现有的红色和绿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相比,具有优越综合性能的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却始终匮乏.相对而言,蓝光材料具有较宽的能隙,因而很难获得低电压、高效率和良好稳定性的深蓝光器件.通常,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以通过混合三基色或者两种颜色的方法获得.但是无论哪种方法,蓝光材料均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还可以通过能量传递将蓝光转化为红光和绿光.因此,研发出具有优越综合性能的蓝光材料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推广及应用十分关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蓝色荧光材料、蓝色磷光材料的研究进展以及蓝光材料在蓝色和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并结合现有工作,对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 蓝光材料 , 荧光和磷光材料 , 高效率 , 良好稳定性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