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导电聚合物修饰的柔性神经微电极的制备与界面性质

张华 , 朱壮晖 , 吴蕾 , 周洪波 , 孙晓娜 , 周亮 , 李刚 , 金庆辉 , 赵建龙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10.05.009

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简易、低成本的工艺和方法,进行神经微电极的性能改进,来改善神经电极/神经组织的界面特性.首先采用光敏型聚酰亚胺(Durimide 7510)作为微电极基质材料制备了一种柔性神经微电极;然后电化学合成导电聚合物聚噻吩PEDOT/LiClO4,进行神经微电极位点的表面修饰;最后测试和评价了神经微电极的表面形貌、电学性能及其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导电聚合物粗糙的菜花状表面形貌提供了更大的界面表面积,因此电极阻抗降低到原来的1/20,微电极的电荷注入能力也增加了约100倍.细胞生物学实验也表明,导电聚合物修饰的柔性微电极上,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与未修饰的柔性微电极下相比,粘附率与存活率均有明显改善,粘附率较修饰前增加了92.5%,存活率也由69.2%提高到85.4%.

关键词: 柔性微电极 , 导电聚合物 , 表面修饰 , 生物相容性

钨丝微电极阵列的简易制备方法

姚源 , 李刚 , 张华 , 周洪波 , 孙晓娜 , 朱壮晖 , 隋晓红 , 赵建龙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9.01.004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易、低成本的钨丝微电极阵列制作工艺和方法.该方法采用MEMS工艺制作的玻璃模具实现钨丝阵列的精密有序排列,同时,在钨丝电极表面涂覆一层光敏性的聚酰亚胺作为绝缘层,结合"双面光刻"技术和电化学腐蚀技术实现电极位点大小和电极丝几何尺寸的精确控制.最后,通过注模、光刻制作SU-8固定座体完成钨丝微电极阵列的组装固定.整个制作工艺简单快速,且玻璃模具可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此外,本文还测试和评价了所制作微电极的表面形貌、电学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

关键词: 微细加工 , 钨丝 , 微电极阵列 , 神经探针 , 双面光刻

植入式柔性神经微电极的互连方法

周亮 , 朱壮晖 , 张华 , 周洪波 , 孙晓娜 , 李刚 , 赵建龙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10.05.011

为了实现植入式柔性神经微电极与外部记录或刺激装置的有效、可靠连接,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通孔电镀的植入式柔性神经微电极互连方法.该方法首先制作具有通孔结构的柔性互连膜,并将其通孔与待连接的植入式微电极焊接位点对准贴合,然后电镀生长导通金属,从而实现与待连接的植入武器件的柔性连接.最后本文通过SEM观察、电学性能测试、机械强度测试以及生物兼容性测试等手段对此互连方法的焊接效果进行了评价.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柔性微电极互连方法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柔性基底 , 神经微电极 , 电镀 , 互连

新型双杂环修饰的酰胺硫醚衍生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

张成路 , 袭焕 , 沙禹廷 , 孙晓娜 , 李传银 , 王静 , 李益政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7.03.160352

首次设计并合成了16个新型1,2,4-三唑与1,3,4-噻二唑双杂环修饰的酰胺硫醚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分别评价了目标分子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和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酶B(Cdc25 B)抑制活性,结果发现:16个目标分子对PTP1B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其中8-C-d和8-D-c的抑制作用最佳,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1.19±0.22) mg/L和(1.08±0.09) mg/L,优于阳性参照物齐墩果酸(IC50=(1.27±0.19) mg/L),有望作为抗糖尿病药物先导物;对Cde25B抑制活性测试中,11个目标分子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其中8-A-d、8-C-d和8-D-c抑制活性的IC50值分别为(0.97±0.05)、(1.06±0.03)和(0.94±0.11) mg/L,低于阳性参照物Na3VO4(IC50=(1.25±0.14) mg/L),有望作为抗肿瘤药物先导物.

关键词: 三唑 , 噻二唑 ,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 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酶B , 抑制剂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冷连轧轧制规程优化设计

车海军 , 刘畅 , 孙晓娜 , 杨景明

钢铁研究

选取等相对负荷为目标函数,令轧制力、轧制功率、轧制力矩、速度等参数满足一定约束条件,采用罚甬数法,将有约束条件转为无约束条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得最优解,这可使各机架功率合理分配,设备能力充分发挥,生产效率提高.

关键词: 粒子群 , 罚函数 , 冷连轧 , 轧制规程优化

一种结合模拟退火算法的BP网络冷连轧参数预报模型

杨景明 , 刘舒慧 , 车海军 , 孙晓娜

钢铁

用神经网络模型代替传统的数学模型,达到提高轧制参数预报精度的目的。在分析了轧制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神经网络冷连轧参数预报模型,并针对前向网络反向传播算法(BP)收敛速度缓慢和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的缺点,将有全局寻优特性的模拟退火算法(SA)与之结合得到具有较快收敛速度和较高逼近精度的神经网络轧制参数预报模型,提高了网络的快速性和精确性。最后以轧制力预报为例,证明了该方法收敛速度快,稳定性好,可信度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冷连轧;轧制力预报;BP神经网络;模拟退火算法

一种结合模拟退火算法的BP网络冷连轧参数预报模型

杨景明 , 刘舒慧 , 车海军 , 孙晓娜

钢铁

用神经网络模型代替传统的数学模型,达到提高轧制参数预报精度的日的.在分析了轧制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神经网络冷连轧参数预报模型,并针对前向网络反向传播算法(BP)收敛速度缓慢和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的缺点,将有全局寻优特件的模拟退火算法(SA)与之结合得到具有较快收敛速度和较高逼近精度的神经网络轧制参数预报模型,提高了,网络的快速性和精确性.最后以轧制力预报为例,证明了该方法收敛速度快,稳定性好,可信度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冷连轧 , 轧制力预报 , BP神经网络 , 模拟退火算法

基于蚁群算法的神经网络冷连轧机轧制力预报

杨景明 , 孙晓娜 , 车海军 , 刘畅

钢铁

为提高冷连轧机轧制力的预报精度和预报速度,用蚁群算法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轧制力预报模型设计。根据轧制原理建立了BP神经网络冷连轧机轧制力预报模型,以网络权值和阈值为自变量,网络预报误差为目标函数,通过蚁群多代运算,找出预报误差全局最小值,再将相应的权值和阈值输入网络进行训练。应用某厂1450 mm冷连轧机的实测数据进行离线计算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防止BP网络陷入局部极小点,且收敛速度快,可作为轧制力预报的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加以推广。

关键词: 冷连轧机;轧制力预报;神经网络;蚁群算法

基于蚁群算法的神经网络冷连轧机轧制力预报

杨景明 , 孙晓娜 , 车海军 , 刘畅

钢铁

为提高冷连轧机轧制力的预报精度和预报速度,用蚁群算法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轧制力预报模型设计.根据轧制原理建_、芏了BP神经网络冷连轧机轧制力预报模型,以网络权值和阈值为自变量,网络预报误差为目标函数,通过蚁群多代运算,找出预报误差全局最小值,再将相应的权值和阈值输人网络进行训练.应用某厂1 450 mm冷连轧机的实测数据进行离线计算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防止BP网络陷入局部极小点,且收敛速度快,可作为轧制力预报的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加以推广.

关键词: 冷连轧机 , 轧制力预报 , 神经网络 , 蚁群算法

新型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酯酶B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三唑并噻二唑-均三嗪的合成

张成路 , 李传银 , 杨蒙 , 朱长安 , 孙晓娜 , 李益政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7.04.160246

以苯亚氨基为桥,设计合成了18个含有三唑并噻二唑和均三嗪双杂环的新型分子(4a~4i和5a~5i),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将吗啉和四氢吡咯分别与三聚氯氰发生双取代反应合成三嗪衍生物(1A和1B),然后将1A和1B分别与对氨基苯甲酸反应,合成重要中间体(2A和2B). 通过熔融法将8种脂肪酸与二氨基硫脲缩合得1,2,4-三唑衍生物3a~3h,最后将2A和2B在三氯氧磷和四丁基溴化铵催化下分别与3a~3h反应得目标产物. 为了进一步比较3-脂肪基和3-苯基对药效活性的影响,利用相同方法设计合成了目标产物4i和5i. 评价了目标产物对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酯酶B(Cdc25B)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抑制活性.结果发现:所有目标分子对Cdc25B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半抑制浓度(IC50值)在2.40~0.31 mg/L之间,目标分子4a~4f和5a~5i的IC50值均低于阳性参照物Na3VO4 [(1.25±0.14) mg/L],有望成为潜在的Cdc25B抑制剂;在PTP1B测试中,14个目标分子具有优良的抑制活性,IC50值在0.98~0.37 mg/L之间,低于阳性参照物齐墩果酸[(1.19±0.27) mg/L],有望成为潜在的PTP1B抑制剂.

关键词: 三唑并噻二唑 , 三嗪 , 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酯酶B ,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