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亮
,
李成涛
,
崔智勇
,
白荣国
,
费克勋
腐蚀与防护
采用化学分析、体视显微镜和SEM/EDS对核电机组泄漏的高温取样冷却器蛇形管材料的化学成分、腐蚀宏观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观察,结合冷却器的环境工况,提出了蛇形管腐蚀失效的机理。腐蚀产物的EDS能谱分析显示,蛇形管腐蚀失效部位有大量Fe、P和微量Na元素存在,说明蚀坑和穿孔是因为磷酸盐诱发的碱性腐蚀所致。蛇形管外壁局部过热,促进局部液体沸腾汽化,使得近壁处水中的磷酸盐和杂质含量达到饱和,从而以固相析出附着在管壁上。一方面,析出的磷酸盐与蛇形管表面氧化物发生磷酸盐反应;另一方面,介质的浓缩与沉积使传热恶化,导致磷酸盐隐藏和碱性腐蚀的发生,从而造成蛇形管形成蚀坑和穿孔。
关键词:
核电站
,
高温取样冷却器
,
穿孔失效
,
磷酸盐隐藏
,
碱性腐蚀
刘晓军
,
白荣国
,
费克勋
,
崔智勇
材料保护
某核电站重要厂用水管道采用内壁涂层与阴极保护系统联合防护,一年多运行后,内壁部分区域防护层失效,对其失效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阴极保护系统中多个参比电极故障导致其反馈信号错误,造成过保护使防护层失效.通过2种方法对现有阴极保护系统进行评估,认为防护层应有计划地予以维护,保证破损率维持在30%以下,才能保证管道始终处于保护状态.
关键词:
输水管道保护
,
防护涂层
,
阴极保护系统
,
失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