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表面凹槽形态对Q-P-T钢成形能力预测的影响

龚俊杰 , 郝庆国 , 左训伟 , 郭正洪 , 陈乃录 , 戎咏华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508003

为了确定成形极限图(FLD)理论的凹槽模型中合理的凹槽角度和凹槽深度比,以新型淬火-分配-回火(Q-P-T)钢为研究对象,分别制备了凹槽深度比为5%,10%,15%,25%和凹槽角度为45°,60°,90°的拉伸试样,经单轴拉伸试验后,采用不同的本构模型对拉伸曲线进行拟合,随后利用Swift-Hill公式对单轴拉伸条件下的极限应变值进行了计算,并将理论预测值与经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合适的FLD理论计算应取凹槽深度比为5%左右,凹槽角度等于或小于45°;单轴拉伸条件下极限应变值的计算方法为构成完整FLD的其它加载方式下的极限应变理论预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淬火-分配-回火钢 , 成形极限图 , 凹槽模型 , 单轴拉伸

经新型Q-P-T工艺处理后Q235钢的组织与性能

贾晓帅 , 左训伟 , 陈乃录 , 黄坚 , 唐新华 , 戎咏华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2.00351

研究了最低屈服强度为235 MPa的Q235钢经新型淬火 分配-回火(Q-P-T)工艺处理后的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结果表明,经Q-P-T处理后的Q235钢(QPT235钢)强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435和615 MPa.采用相同焊料和焊接工艺,QPT235钢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比Q235钢显著提高,前者的抗拉强度约为532 MPa,延伸率约为16.7%,而后者的抗拉强度约为414 MPa,延伸率约为12.4%.显微组织观察揭示了QPT235钢性能改善的原因:QPT235钢焊接热影响区中铁素体晶粒和珠光体层片显著细化,并避免了魏氏组织的大量出现;在QPT235钢的母材和热影响区中均存在硬相马氏体、贝氏体和软相残留奥氏体的复合组织,取代了Q235钢中部分的铁素体和珠光体.

关键词: 淬火-分配-回火(Q-P-T)工艺 , 力学性能 , 焊接接头 , 微观组织 , 组织细化

应力松弛对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影响的有限元模拟

冯瑞 , 张美汉 , 陈乃录 , 左训伟 , 戎咏华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3.00559

在基于新型淬火-分配-回火(Q-P-T)钢微观组织的有限元模型中,建立了产生马氏体相变的一维应变等效模型,模拟了单轴拉伸条件下的相变诱发塑性(TRIP)效应,由此揭示了该效应的微观机制.TRIP效应产生的应力松弛有效地缓解了未转变的残余奥氏体和邻近马氏体的应力,阻止了裂纹的形成,并使较多的残余奥氏体在较大的应变下存在,这是TRIP效应的起因;模拟结果还显示,相变形成的新(应变诱发)马氏体比原始(热诱发)马氏体承载更大的应力,由此预测裂纹首先在新马氏体中或其边界处形成.应力松弛效应使应变诱发马氏体断续缓慢地生成,这与实验观察结果相符.通过比较有应力松弛效应和无应力松弛效应的有限元模拟结果发现,无应力松弛效应使应变诱发马氏体相继快速地生成,这与实验不符,由此反证TRIP效应必然产生应力松弛.

关键词: 淬火-配分-回火(Q-P-T)钢 , 相变诱发塑性(TRIP) , 有限元模拟 , 应力松弛 , 单轴拉伸

全淬透圆柱件淬火应力的有限元模拟及实验验证

刘玉 , 秦盛伟 , 左训伟 , 陈乃录 , 戎咏华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509

利用温度场、组织场和应力场相互耦合的数学模型对直径60 mm的40CrNiMo水淬圆棒的淬火应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的淬火应力及其分布与XRD测量结果相符,论证了所运用的温度场、组织场和应力场相互耦合的数学模型(包括建立的相变塑性函数)的正确性.通过计算机模拟分离了淬火马氏体钢中的热应力和组织应力,揭示了不同直径淬透圆棒试样的应力分布规律及其起因以及不同淬火介质对淬火应力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全淬透圆柱件 , 淬火应力 , 热应力 , 组织应力 , 有限元模拟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