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纳米掺镝铁氧体颗粒的磁特性与温度的相关性

杨冲 , 陈静 , 刘紫燕 , 张茂润

金属功能材料 doi:10.13228/j.boyuan.issn 1005-8192.2015019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出平均粒径约17 nm的掺镝铁氧体磁颗粒,在-60~85℃范围内,研究了样品的磁特性与温度的相关性.借助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对产物的形貌、相结构、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磁颗粒的形貌多为类球型,主流粒径在15~18 nm,相结构为面心立方尖晶石型.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Ms)、矫顽力(Hc)随温度(T)的降低呈现出增大的变化规律,且在85~20℃范围内,温度降低,Ms、Hc的增幅较小;在20~-60℃范围内,Ms、Hc随温度的降低而显著提高.

关键词: 纳米磁颗粒 , 掺镝铁氧体 , 磁特性 , 温度

硅油基镝铁氧体磁流体研制及表征

吴凤义 , 张茂润 , 万新军 , 张忠平 , 王新运

金属功能材料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硅油基镝铁氧体磁流体.用TEM观测了磁粒子形貌及粒径大小;用VSM测定磁流体饱和磁化强度并绘制磁滞回线,证实了磁流体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用XRD分析了镝铁氧体磁粒子为反尖晶石结构.实验表明:制备工艺条件一定,以平均粒径为13.6 nm的镝铁氧体磁粒子做基体材料,制备的硅油基磁流体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饱和磁化强度,实验测得透光率、饱和磁化强度分别达3.4%、1328.4 Gs.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 , 镝铁氧体磁流体 , 超顺磁性

掺Dy3+铁氧体硅油基磁流体磁特性与温度的相关性研究

张茂润 , 杨冲 , 陈静 , 刘紫燕

硅酸盐通报

利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掺Dy3+铁氧体磁颗粒,用表面活性剂修饰后,在超声振荡下分散在硅油中制得磁流体.分别用TEM、XRF、XRD、SQUID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在203 ~358 K范围内,研究了温度变化对磁流体磁特性和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磁颗粒平均粒径约16.3 nm、物相主要是Fe2O3、Dy2O3,结构为面心立方尖晶石型.通过磁性能测试发现,磁流体的饱和磁化强度(MS)、矫顽力(HC)和粘度随温度(T)的降低,呈现出增大的变化规律;并且还发现,298 K≤T≤358 K时,温度降低对矫顽力和粘度的影响较小;T<298 K时,温度降低,矫顽力和粘度明显增大.

关键词: 硅油基磁流体 , Dy3+掺杂 , 磁特性 , 粘度 , 温度

Dy0.15Fe1.85O3磁颗粒的有机改性对其硅油基磁流体磁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

殷金昌 , 杨冲 , 陈静 , 张茂润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采用共沉淀—相转化法制备出Dy0.15Fe1.85O3纳米磁颗粒,用月桂酸进行了在线有机改性,干燥后用中间体包覆,在超声振荡下将其分散在硅油中,得到硅油基磁流体.研究了月桂酸用量(wt)对磁颗粒性能及中间体用量(wt)对磁流体稳定性的影响.用TEM、XRD对磁颗粒进行表征、用SQUID、VSM对样品的磁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n(Fe2+)/n(Fe3+)/n(Dy3+) =1∶2∶0.011,反应温度为50℃,月桂酸用量为0.05g/g(磁颗粒),中间体用量为(0.42~0.58)g/g(磁颗粒)的条件下,制得的磁流体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优异的磁性能.

关键词: 磁流体 , 纳米Dy0.15Fe1.85O3 , 有机改性 , 磁性能 , 稳定性

表面修饰对镝铁氧体纳米磁粒子的合成及其磁性能的影响

陈静 , 张茂润 , 邓真娟

金属功能材料

利用湿化学法制备镝铁氧体纳米磁粒子时,用适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表面修饰,能够有效地控制磁粒子的粒径,同时避免干燥时产生硬团聚.文章介绍了用月桂酸、月桂酸钠、正十二烷基硫酸钠对磁粒子进行表面修饰的研究结果,探讨了三者及其用量对磁粒子的形成及磁性能的影响.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红外光谱仪(IR)对产物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月桂酸修饰后的产物具有Fe3O4磁粒子的晶型结构且结晶度高、磁性能优异、平均粒径约16nm;用月桂酸钠、正十二烷基硫酸钠修饰后的产物不具有Fe3O4磁粒子的晶型结构,结晶度低且磁性能差.

关键词: 镝铁氧体 , 纳米磁粒子 , 表面修饰 , 制备 , 磁性能

硅油基磁流体中磁微粒分散体系形成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张茂润 , 彭成松 , 李广学

金属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5-8192.2003.06.003

硅油基磁流体由于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与硅油相溶的表面活性剂较少,如何将磁微粒高度地分散在硅油中,是制备硅油基磁流体的关键.本文探讨了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纳米Fe3O4微粒在硅油中高度分散体系形成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使磁微粒稳定地分散在硅油中的方法.

关键词: 硅油基磁流体 , 磁微粒 , 分散体系 , 形成条件 , 影响因素

环境温度对纳米掺镝铁氧体颗粒磁特性的影响

张茂润 , 殷金昌 , 王志伟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在水相体系中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纳米掺镝铁氧体磁颗粒,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磁颗粒的形貌,X-射线衍射仪(XRD)确定了产物的相结构,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测试了样品的磁性能.在318 ~378K范围内,研究了温度变化对产物磁特性的影响.TEM图片和XRD图谱分析表明,样品的形貌近似球形,具有立方尖晶石型结构,平均粒径约18 nm左右.对产物的磁性能研究显示,318K时的饱和磁化强度(MS)为183.4 mT,温度升高MS呈现出降低的变化规律;318K时的矫顽力(HC)为0.345 mT,温度升高HC减小,超顺磁性的特性增强.

关键词: 纳米磁颗粒 , 掺镝铁氧体 , 磁特性 , 环境温度

有机改性对掺Dy3+铁氧体纳米磁颗粒性能的影响

张茂润 , 殷金昌 , 杨冲

中国稀土学报 doi:10.11785/S1000-4343.20140506

采用共沉淀-相转化法制备出纳米级掺Dy3+铁氧体磁颗粒.选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酸、月桂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对磁颗粒进行了在线表面改性,得到磁性能和表面性能不同的复合纳米磁性材料,研究了活性剂及其用量对产物构建成分、相结构、磁性能的影响.TEM图片显示磁颗粒的形貌多数为类球形,平均粒径约18nm;XRD图谱分析发现,活性剂及其用量不同,得到的产物其构建成分、相结构也不同;VSM测试结果表明,用月桂酸改性的产物磁性能最优、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者磁性能最差,产物室温下的饱和磁化强度(Ms)随活性剂用量的增大呈现出降低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纳米磁颗粒 , 掺Dy3+铁氧体 , 有机改性 , 磁性能

掺Dy3+铁氧体纳米磁颗粒尺寸与磁学特性的相关性

孙静静 , 殷金昌 , 张茂润

材料导报

在水相体系中用化学法制备出不同尺寸的掺Dy3+铁氧体纳米磁颗粒.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表征了样品的形貌、结构、室温磁学性能.TEM图片表明,样品的形貌近似球形,平均粒径在15~24 nm之间;XRD图谱表明,磁颗粒的物相以Fe3O4为主,结构为面心立方尖晶石型;SQUID测试结果表明,磁颗粒的尺寸不同则磁学特性有所不同,呈现出饱和磁化强度(Ms)随粒径增大而升高的规律;粒径小则剩余磁化强度(Mr)、矫顽力(Hc)小,粒径增大则剩余磁化强度、矫顽力升高.

关键词: 纳米磁颗粒 , 掺Dy3+铁氧体 , 磁学特性 , 相关性

纳米Dy0.15Fe1.85O3磁颗粒的低温磁特性研究

张茂润 , 孙静静 , 陈静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12018

采用共沉淀–相转化法制备了纳米Dy0.15Fe1.85O3磁颗粒, 研究了低温条件下温度变化对其磁学特性的影响. 采用XRF、TEM、XRD和超导量子磁强计(SQUID)对样品的化学成份、形貌、晶型结构和磁学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样品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Dy3+、Fe3+, 含量分别为12.17wt%、51.88wt%. 形貌为类球形, 平均粒径约15 nm, 且结晶性完全, 晶型为面心立方尖晶石结构. 在56.5~200.2 K范围内, 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MS)、矫顽力(HC)均随温度的降低呈现出增大的变化规律, 当温度T≥142.8 K时, 呈超顺磁性状态; 当T<142.8 K时, 由超顺磁性状态转化为铁磁性状态.

关键词: 纳米磁颗粒; 共沉淀–相转化法; 磁学特性; 低温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