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Al2O3陶瓷与5A05铝合金的间接钎焊工艺

徐富家 , 张丽霞 , 冯吉才 , 王颖 , 王克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利用Al-Si-Mg钎料和自制工艺罩内置Mg粉方法,实现化学镀镍Al2O3陶瓷与5A05铝合金的真空钎焊连接,并分析保温时间及连接温度对接头界面结构和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连接温度570 ℃,保温时间15 min为最佳工艺参数,此时接头界面结构为Al2O3/Ni(Ⅰ区)/Al3Ni2(Ⅱ区)/Al3Ni+Mg2Si(Ⅲ区)/α(Al)+Mg2Si(Ⅳ区)/5A05,接头的抗剪强度为25 MPa.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Ni层变薄,Al3Ni2组织的变化不大,Al3Ni+Mg2Si组织逐渐变宽,且呈分散趋势;当保温时间延长到50 min时,Al3Ni+Mg2Si完全变成零乱的形状、大小不一的块状分布,且靠近5A05侧的Mg2Si消失.连接温度对界面组织结构的影响与保温时间的影响相似,接头断裂形式为脆性断裂.当接头的强度较低时,断裂发生在铝合金侧的α(Al)+Mg2Si附近;当接头的强度较高时,断裂发生在镀Ni层+界面区(Ⅱ区与Ⅲ区).

关键词: Al2O3陶瓷 , 化学镀镍 , 真空钎焊 , 界面结构 , 抗剪强度

固溶温度对等离子快速成形Inconel625合金组织的影响

吕耀辉 , 徐富家 , 刘玉欣 , 徐滨士 , 舒凤远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了优化快速成形零件组织和力学性能,利用脉冲等离子焊接快速成形工艺制备了Inconel625合金薄壁零件.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研究了固溶温度对成形零件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沉积态组织以胞状枝晶为主,具有较强生长取向性的外延枝晶组织特征,同时,在枝晶间隙析出大量的Laves相和少量的MC碳化物.经过720℃/1 h的固溶处理,金相组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导致γ"(Ni3Nb)相的析出.经850℃固溶处理,组织中的Laves相部分被溶解,生成了针状δ相.当固溶温度升高到980℃,Laves相几乎完全溶解,δ相发生了部分回溶.而经过1 080℃固溶处理,消除了元素的偏析和Laves相,但再结晶导致晶粒严重长大.980℃是最佳的固溶处理温度.

关键词: 等离子焊接快速成形 , Inconel625合金 , 组织 , 力学性能 , 元素的偏析

基于脉冲等离子焊接快速成形工艺研究

徐富家 , 吕耀辉 , 徐滨士 , 刘玉欣 , 舒凤远 , 何鹏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了提高快速成形零件的成形精度,采用脉冲等离子焊接快速成形方法,利用所建立的机器人快速成形系统,研究了峰值电流、焊接速度、占空比、送丝速度等工艺参数对成形轨迹宽高比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快速成形轨迹间搭接模型以及层间高度的计算模型,分析了单道成形轨迹的宽高比对多道搭接表面平整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选择宽高比较大的成形轨迹进行快速成形,有利于提高成形件的表面平整度,降低孔洞等缺陷的产生.合适的层间高度参数以及热输入量的控制能够有效地提高薄壁结构件的成形精度.

关键词: 快速成形 , 脉冲等离子焊接 , 搭接模型 , 层间高度

脉冲等离子弧快速成形Inconel 625组织性能研究

徐富家 , 吕耀辉 , 刘玉欣 , 何鹏 , 舒凤远 , 徐滨士

材料工程

研究了脉冲等离子弧快速成形Inconel 625镍基高温合金零件的组织特征及力学性能,重点分析了沉积态组织中相析出规律及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沉积态的组织以胞状树枝晶为主,具有较强生长取向性的外延枝晶组织特征,层与层结合处呈现更细小胞状枝晶特征.由于较快的冷却速率,在整个成形零件包括层与层的结合处并未出现严重的显微偏析现象.通过多种分析手段证实了大量不规则形状的弥散Laves相颗粒分布在枝晶间,MC碳化物(包括NbC,TiC)分布在枝晶间及晶界,以及少量针状相δ (Ni3Nb)的析出.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显微硬度在整个沉积零件分布较为均匀,在260~285HV0.2范围内,在零件的底部及层层的结合处由于更细小的组织而呈现更高的硬度值.由于析出相的弥散强化作用,零件的抗拉强度最高达到750MPa,同时伸长率可达到50%.

关键词: 脉冲等离子弧快速成形 , Inconel 625 , 组织特征 , 力学性能

铁素体-马氏体钢P92在超临界水中的腐蚀行为

乔岩欣 , 王硕 , 高宇键 , 施红 , 唐睿 , 徐富家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50397

研究了铁素体-马氏体钢P92在400~600℃、25 MPa 超临界水中的腐蚀行为.用 X 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电子能谱(SEM-EDX)分析了氧化膜微观组织,对 P92在超临界水中的腐蚀动力学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腐蚀速率有显著影响,600和500℃的腐蚀增重分别为400℃的5.32倍和1.59倍;400和500℃超临界水中腐蚀动力学遵循立方规律,600℃时近似遵循抛物线规律;氧化膜为双层结构,外层氧化膜为柱状 Fe3 O4相,内层氧化膜为 Fe3 O4和 FeCr2 O4相.

关键词: 超临界水 , 高温高压 , 铁素体-马氏体钢 , 腐蚀产物膜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