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湿法超声机械镀锌-铝层的结构分析

牛宗伟 , 徐明玉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4.10.002

提出了湿法超声机械镀Zn-Al复合镀层的工艺,采用湿法超声机械镀设备制备了Zn-Al复合镀层.采用金相显微镜、白光干涉仪、多功能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其配备的能谱分析仪观察分析了镀层的结构形貌和镀层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在工件表面获得了一定厚度的锌-铝层,镀层主要由Zn、少量的Al、Sn和Fe构成,锌粉颗粒是镀层的主体,片状铝粉在镀层中分布不均匀;镀层表面细腻、均匀、平整,但镀层中铝的含量比施镀前混粉中铝的含量低.

关键词: 湿法机械镀 , 超声振动 , 锌-铝镀层 , 表面形貌 , 化学成分

湿法超声机械镀锌层的结构分析

牛宗伟 , 徐明玉 , 李明哲 , 孙鹏 , 徐山

腐蚀与防护

采用湿法超声机械镀锌设备制备了机械镀锌层。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其配备的能谱仪分析了镀锌层的结构形貌和化学成分;采用贴滤纸法对镀层进行孔隙率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镀锌层无贯穿性孔隙;镀层主要由锌、少量的锡和铁构成,锌粉颗粒是镀层的主体。部分锌粉颗粒发生团聚;镀层表面细腻、均匀、平整,无凹凸不平结构。

关键词: 机械镀锌 , 表面形貌 , 断面结构 , 孔隙率

Y(NO3)3对6061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影响

孙鹏 , 牛宗伟 , 徐山 , 李明哲 , 徐明玉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5.05.007

在硅酸盐碱性电解液中加入Y(NO3)3,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6061铝合金表面制备了陶瓷层,研究了重稀土对陶瓷层厚度、粗糙度、硬度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到电解液中的Y(NO3)3可以进入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适量加入Y(NO3)3可降低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粗糙度、提高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硬度与耐蚀性,增加陶瓷层的厚度,明显改善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微观形貌,Y(NO3)3的适宜浓度约为0.003 mol/L.

关键词: 铝合金 , 重稀土 , 微弧氧化 , 陶瓷层

超声振动对机械镀锌层的性能影响

牛宗伟 , 徐明玉 , 孙鹏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5.02.002

分别采用机械镀和湿法超声机械镀的方法获得两种机械镀锌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其配备的能谱仪分析了镀层的表面形貌、断面形貌和镀层的组成,并分别用贴滤纸法和划格试验分别对镀层的孔隙率和结合力进行表征,采用表面硬度计测量了镀层的硬度,利用中性盐雾试验测试了镀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与机械镀锌层相比,湿法超声机械镀锌层表面质量明显改善,相同厚度的湿法超声机械镀锌层的耐腐蚀性能优于机械镀锌层,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防护镀层.

关键词: 机械镀锌 , 超声振动 , 表面形貌 , 断面结构 , 耐腐蚀性

湿法超声机械镀锌-铝层的性能研究

徐明玉 , 牛宗伟 , 李明哲

电镀与涂饰

以 Q235钢片为基体,采用湿法超声机械镀制备 Zn-Al复合镀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其配备的能谱仪分析了锌-铝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断面形貌和元素组成,并用测厚仪、贴滤纸法和划格试验分别对镀层的厚度、孔隙率和结合力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湿法超声机械镀Zn-Al复合镀层是由锌粉和铝粉颗粒相互镶嵌、填充所形成的致密堆积体,表面均匀、平整,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高。镀层主要由锌、铝、锡和铁组成,铝的质量分数低于施镀前混合粉体中铝粉的质量分数。在考虑施镀过程中金属粉的损耗后,所得Zn-Al镀层的厚度满足预定的厚度(30μm)要求。

关键词: 锌铝复合镀层 , 湿法机械镀 , 超声振动 , 形貌 , 厚度 , 结合力

机械镀锌中超声功率对镀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牛宗伟 , 徐明玉 , 李明哲

表面技术

目的:探究超声波功率对镀层耐腐蚀性的影响规律。方法将超声波功率分为50,70,90,110 W4个等级,利用湿法超声机械镀锌设备制备4种镀层。用多功能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镀锌层的微观表面形貌,并分析镀锌层厚度,测试镀锌层的耐腐蚀性能以及镀层与基体的附着强度。结果功率为50 W时获得的镀层厚度最大,表面质量、耐腐蚀性能最差;功率为110 W时获得镀层表面质量、耐腐蚀性能最好。结论随功率的增大,镀层表面质量明显提高,镀层耐腐蚀性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 超声波功率 , 机械镀锌 , 表面形貌 , 耐腐蚀性

电流密度对TC4钛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性能的影响

李明哲 , 牛宗伟 , 徐明玉

电镀与涂饰

采用恒流和梯度电流两种方式对TC4钛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微弧氧化液组成和工艺参数为:Na2SiO316 g/L,(NaPO3)68 g/L,NaF 2 g/L,频率500 Hz,占空比10%。研究了不同电流模式下电压随微弧氧化时间的变化。对比研究了两种电流模式下所得微弧氧化膜的表面形貌、厚度、粗糙度、显微硬度等性能。结果表明,恒流模式下,随电流密度升高,氧化膜层的终止电压、厚度、粗糙度和表面微孔直径增大,显微硬度先增大后减小;与恒流模式膜层相比,梯度电流模式下所得氧化膜层较厚,粗糙度较低,硬度高,表面微孔直径较小。较适宜的恒流电流密度和梯度电流密度分别为10 A/dm2和15-5 A/dm2,而后者所得膜层的综合性能优于前者所得膜层。

关键词: 钛合金 , 微弧氧化 , 电流密度 , 表面形貌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