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大功率高温超导滤波器的设计与功率测试

田佳 , 郭旭波 , 张晓平 , 彭慧丽 , 慕利娟 , 郜龙马 , 魏斌 , 曹必松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7.02.007

本文在双面YBCO高温超导薄膜上设计并制备了两节大功率超导滤波器,根据滤波器功率承载能力与最大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减小电流密度和分散电流密度的分布是提高功率承载能力的关键.本文采用增加超导谐振器尺寸、优化几何结构及改进馈线耦合方式的方法,设计了两节2 GHz频段梭型谐振器结构的滤波器.设计及测量结果显示了馈线结构及谐振器几何尺寸优化程度对超导滤波器功率承载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说明了在大功率超导滤波器设计中应选用无结点间隙耦合式馈线以抑制电流密度的聚集.采用优化后的谐振器结构制备的梭型两节超导滤波器经测试功率承载能力为2 W.超导滤波器的尺寸为25×12 mm LaAlO3基片,中心频率2.022 GHz,相对带宽为2.4%.同时给出了超导滤波器功率测试的结构和方法.

关键词: 高温超导滤波器 , 大功率 , 电流密度分布优化

氩离子刻蚀对高温超导YBCO薄膜物理特性的影响

慕利娟 , 朴云龙 , 张晓平 , 赵永刚 , 魏斌 , 曹必松 , 江少林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6.02.009

本文研究了高温超导薄膜表面经氩离子不同程度刻蚀后其物理性能的变化,并采用离子刻蚀的方法设计制备了一个四节超导滤波器.YBa 2Cu 3O 7- x (YBCO)薄膜表面经氩离子适当厚度刻蚀后的测试结果表明,薄膜的零电阻超导临界温度 T c 随刻蚀时间适当的增加而提高,但过度刻蚀会带来电阻率的增大及转变宽度加宽.经SEM观测,刻蚀后薄膜表面的颗粒减少,趋于平整,通过XRD分析,离子刻蚀使薄膜晶格常数 c 发生了变化,同时测得超导薄膜的临界电流密度 J c 基本保持不变.这一工作表明氩离子刻蚀对薄膜的氧含量及氧分布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并能提高薄膜的平整度,而且用此工艺制备出的超导滤波器显示出良好的微波特性,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这些研究对高温超导薄膜在微波电路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关键词: 氩离子刻蚀 , 高温超导滤波器 , 零电阻Tc

高温超导滤波器的低温调谐技术

梁湧 , 朴云龙 , 张晓平 , 慕利娟 , 魏斌 , 曹必松 , 高葆新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6.03.010

本文给出了高温超导滤波器的一种低温机械调谐方法,通过调谐滤波器的电场来达到优化性能的目的.此方法可以很好的改善滤波器的性能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使基片厚度的不均匀性以及介电常数的误差对高温超导滤波器性能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最大程度地使测试结果和计算机仿真结果相一致.文中以一个4节的高温超导微带滤波器为例,叙述了该方法的实现过程.其带宽为15MHz,中心频率为2.868GHz,带内插损为-0.04dB,反射损耗为-21dB.文中给出了带外抑制,带内特性等的调谐结果.制备完成的超导滤波器在调谐前的性能较设计结果有较大的偏差.主要表现在带内插入损耗、反射损耗特性和带外抑制的偏差.通过调谐,带内特性和带外抑制有明显的改善.带内插入损耗由调谐前的-0.44dB改善到-0.211dB;反射损耗由调谐前低端带边的-8.2dB改善到-14.27dB,但在高频端没有改善;带外抑制由实测的-28dB最大可以改善为-47dB.理论预测该调谐方法会使通带中心频率向低频端移动,我们也观察到了该现象,中心频率向低频端最大偏移了大约3.1MHz.综合各项参数,调谐后,整体性能更接近设计结果.

关键词: 高温超导滤波器 , 低温调谐

铈基、硅基半导体抛光液的发展概况

张立业 , 张忠义 , 赵增祺 , 慕利娟

稀土

介绍了化学机械抛光液的研究进展和抛光原理,分析了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中抛光液的重要作用,阐述了配制化学机械抛光液的两种方法,分析了影响铈基抛光液和硅基抛光液抛光性能的诸多因素.最后指出了抛光液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化学机械抛光 , CeO2抛光液 , SiO2抛光液

吸放氢对La0.8Ce0.2Fe11.44Si1.56合金磁热性能的影响

张文佳 , 黄焦宏 , 慕利娟 , 刘翠兰 , 张英德 , 程娟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5.03.005

通过吸氢、放氢调节La0.8Ce0.2Fe11.44Si1.56Hy合金的居里温度,利用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了合金的相结构和磁性曲线.结果表明:La0.8Ce0.2Fe11.44Si1.56合金吸氢后磁性能稳定,同时由于巡游电子变磁(IEM)转变减弱导致磁滞显著减小,但可以保持较大等温磁熵变.在0~1.5T外加磁场下La0.8Ce0.2Fe11.44Si1.56Hy合金的最大等温磁熵变可以达到11.3J·(kg·K)-1,大约是金属Gd的4倍.一定温度下、不同保温时间的放氢工艺可对氢含量进行微调,使La0.8Ce0.2Fe11.44Si1.56Hy合金的居里温度在283~316 K之间可调,而且不会影响合金等温磁熵变的大小,因此通过吸、放氢可以有效的在室温附近调节La0.8Ce0.2Fe11.44Si1.56Hy的居里温度.

关键词: 吸氢 , 放氢 , 居里温度 , La0.8Ce0.2Fe11.44Si1.56Hy

CeO2-SiO2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慕利娟 , 张忠义 , 张立业 , 陈传东 , 王婷婷 , 赵增祺

稀土

化学沉淀法制备了SiO2和CeO2以及复合氧化物CeO2-SiO2等纳米粉体.对粉体的形貌及物相结构、粒径大小通过TEM及XRD进行了检测分析.SiO2粉体为无定形结构,粒径约500 nm,立方萤石型结构的CeO2及复合氧化物CeO2-SiO2的平均粒径小于10 nm,说明复合氧化物的合成过程抑制了粒径的长大.制备了SiO2/CeO2质量比分别为5%、10%、15%、20%的复合氧化物,煅烧温度为400℃~1000℃,结果显示随着SiO2比例的增加,CeO2的特征峰在逐渐减弱,半高宽变宽,粒径变小;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特征峰强度增加,半高宽变窄,颗粒的晶型发育越来越完善,但样品的粒径变大.

关键词: CeO2-SiO2复合氧化物 , 化学沉淀法 , 物相结构

La0.9Ce0.1Fe11.44Si1.56化合物吸氢反应动力学机理

王高峰 , 赵增茹 , 慕利娟 , 张雪峰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感应熔炼法制备了原子配比为La0.9Ce01Fe11.44Si1.56的金属间化合物.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样品主要结晶为NaZn13型结构和少量的αt-Fe杂相.在给定的不同热处理温度和初始氢压下测量样品的吸氢反应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和初始氢压对样品的吸氢量具有不同的影响.通过采用机理函数对吸氢动力学曲线的拟合,说明样品的吸氢反应机理以先成核随后生长为主.

关键词: 吸氢反应 , 动力学机理 , 化合物

La0.9Ce0.1Fe11.44Si1.56Hy合金及其粉末粘结块体的磁热效应

慕利娟 , 黄焦宏 , 刘翠兰 , 程娟 , 孙乃坤 , 赵增祺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4.00473

对La09Ce01Fe11.14S1.56合金进行饱和吸氢,之后在不同放氢温度(Td=200~250℃)下进行3h放氢处理,得到H含量不同即具有不同Curie温度(Tc)的氢化物,对其相结构和磁热效应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合金在吸氢前后有相同的相结构,主相为NaZn13型立方结构,同时含有少量α-Fe杂相;随着放氢温度的提高,Tc近似线性的降低;由于H原子的引入消弱了一级巡游电子变磁(IEM)转变,等温磁熵变较母合金有所降低,当Td>230℃时,磁熵变随着放氢温度的升高明显降低,磁滞减小,当Td=250℃时,磁熵变曲线宽化,一级相变特性弱化.饱和吸氢后的La09Ce01Fe11.44Si1.56Hy粉末经固化后得到的粘结样品在0~1.5 T的磁场下,绝热温变和等温磁熵变的最大值分别达到2.7 K和7.5 J/(kg·K).

关键词: La0.9Ce0.1Fe11.44Si1.56Hy , 吸氢 , 放氢 , 粉末粘结 , 磁热效应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