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2200 MPa级超高强度低合金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范长刚 , 董瀚 , 时捷 , 刘燕林 , 雍岐龙 , 惠卫军 , 王毛球 , 翁宇庆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6.02.009

研究了两种不同硅含量超高强度低合金钢在不同热处理下的力学性能,分析了硅对2 200 MPa级超高强度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经淬火及低温回火后得到板条马氏体、ε碳化物和少量残余奥氏体组织.碳的质量分数为0.5%能使钢的强度达到2 200MPa.添加1.75%质量分数的硅使钢的强度提高约100MPa,其抗回火稳定性高,在270℃回火下其抗拉强度仍在2 200MPa以上.

关键词: 低合金 , 超高强度钢 , 力学性能 , 组织

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研究进展

范长刚 , 董瀚 , 雍岐龙 , 翁宇庆 , 王毛球 , 时捷 , 惠卫军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6.08.001

低合金超高强度钢因强度高、热加工工艺性好及生产成本低而广受重视.但其韧性较低,成了制约其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关键因素.简要阐述了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国内外研究动态,重点分析了合金元素、冶炼方法及热处理工艺对其强韧性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其韧性的方法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超高强度钢 , 低合金钢 , 韧性

超细晶粒高强度钢的延迟断裂行为

惠卫军 , 董瀚 , 翁宇庆 , 时捷 , 聂义宏 , 褚作明 , 陈蕴博

金属学报

对于微合金化处理的42CrMoVNb钢, 通过快速循环热处理的方法获得最小2m的超细奥氏体晶粒, 采用缺口拉伸延迟断裂实验研究了超细晶粒试样的延迟断裂行为。结果表明, 随着晶粒细化, 42CrMoVNb钢的强度和缺口拉伸延迟断裂抗力逐渐提高; 但当晶粒细化到2 m时, 强度和延迟断裂抗力均不再提高。在高温回火态, 当晶粒尺寸在20---4 m范围时, 断裂机制主要为穿晶断裂; 但当晶粒进一步细化到2 m时,断裂机制转变为沿晶断裂。在低温回火态, 不同晶粒尺寸的试样均主要为沿晶断裂。从降低应力集中和夹杂元素晶界偏聚等角度对超细晶粒高强度钢的延迟断裂行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超细晶粒 , delayed fracture behavior , high strength steel

两相区退火时间对冷轧中锰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李楠 , 时捷 , 王存宇 , 赵晖 , 陈为亮 , 惠卫军 , 曹文全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650℃下退火时间对冷轧Fe-0.14C-5Mn钢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SEM进行了组织结构表征,采用XRD法测量了残留奥氏体量,通过拉伸试验机测试了钢的单轴拉伸性能。结果表明,退火过程中发生奥氏体逆转变,退火1min以后即形成20%以上的亚稳奥氏体;随退火时间的延长,抗拉强度(Rm)逐渐升高,屈服强度逐渐降低;断后伸长率(A)和强塑积(Rm×A)先升高而后降低,在650℃退火10 min时塑性(46%)和强塑积(46 GPa%)获得最大值。分析认为高含量亚稳奥氏体相的TRIP效应以及超细的晶粒尺寸是获得超高强度、超高塑性及高的强塑积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冷轧中锰钢 , 两相区退火 , 亚稳奥氏体 , 超细晶 , TRIP效应

变形温度对淬火配分钢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张玉杰 , 王存宇 , 刘文忠 , 曹文全 , 时捷 , 董瀚 , 张玉勤

材料热处理学报

用Gleeble-3800试验机对一种低碳CrNi3Si2MoV钢开展了热压缩30%后立即进行淬火配分(Q&P)工艺处理的试验,探讨变形温度对淬火配分钢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用SEM和TEM进行微观组织表征,用XRD测量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结果表明,与Q&P工艺处理的样品相比,变形后再进行Q&P工艺处理的样品存在残奥量和维氏硬度同时升高的现象,随变形温度的降低,钢的硬度逐渐升高,残奥量先增大后减小,热变形导致钢的Ms温度升高,变形温度为750℃的样品获得最大量的残留奥氏体,达到17.2%,热变形引入的位错促进C的配分,同时提高钢的强度.

关键词: 淬火配分(Q&P) , 热变形 , 硬度 , 抗拉强度 , 马氏体 , 残留奥氏体

Si对中锰钢淬火配分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赵晖 , 时捷 , 李楠 , 王存宇 , 胡劲 , 惠卫军 , 曹文全

材料研究学报

将20Mn5钢和20Mn5Si2钢进行淬火和配分(Q&P)工艺处理,用扫描电镜观测其微观组织,用X射线法测量残余奥氏体量,研究了Si对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中的奥氏体含量明显高于传统的TRIP钢和Q&P 工艺处理钢;在相同Q&P工艺条件下,20Mn5Si2钢比20Mn5有较多的残余奥氏体,析出物数量较少.同时,20Mn5Si2钢具有较低的屈服强度、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达到28 GPa%的强塑积.Si的添加提高了中锰钢中残余奥氏体量,这种奥氏体在拉伸变形过程中的TRIP效应是产生较高抗拉强度高和延伸率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中锰钢 , 淬火和配分 , TRIP效应 , , 高强高塑

超细晶粒高强度钢的延迟断裂行为

惠卫军 , 董瀚 , 翁宇庆 , 时捷 , 聂义宏 , 褚作明 , 陈蕴博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4.06.001

对于微合金化处理的42CrMoVNb钢,通过快速循环热处理的方法获得最小2 μm的超细奥氏体晶粒,采用缺口拉伸延迟断裂实验研究了超细晶粒试样的延迟断裂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晶粒细化,42CrMoVNb钢的强度和缺口拉伸延迟断裂抗力逐渐提高;但当晶粒细化到2 μm时,强度和延迟断裂抗力均不再提高.在高温回火态,当晶粒尺寸在20-4 μm范围时,断裂机制主要为穿晶断裂;但当晶粒进一步细化到2μm时,断裂机制转变为沿晶断裂.在低温回火态,不同晶粒尺寸的试样均主要为沿晶断裂.从降低应力集中和夹杂元素晶界偏聚等角度对超细晶粒高强度钢的延迟断裂行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超细晶粒 , 延迟断裂行为 , 高强度钢

倾角效应对高强度钢板抗弹性能的影响

肖红亮 , 李晓源 , 时捷 , 韩赟 , 曹文全 , 雍岐龙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33-1331/TJ.20110930.1431.001

选择53式7.62 mm普通弹和53式7.62 mm穿燃弹两种弹型,对不同厚度的高强度马氏体均质钢板和有孔结构钢板进行抗弹性能试验.研究对应不同的弹丸类型和钢板结构时,倾角效应对抗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3普通弹和53穿燃弹冲击时,倾斜角增大,均质钢板抗弹性能均提高.钢板防护53普通弹时的抗弹性能对倾斜角不敏感,而钢板防护53穿燃弹时的抗弹性能对倾斜角敏感.弹丸以跳飞角入射时,钢板防护53普通弹和53穿燃弹的临界厚度基本相当.有孔结构钢板在大角度倾斜抗弹时,抗弹性能较好;在垂直抗弹时,孔结构导致的边缘效应明显降低钢板的抗弹性能.

关键词: 抗弹性能 , 倾角效应 , 有孔钢板

变形温度与冷却速率对含Nb中碳钢晶粒细化的影响

赵英利 , 时捷 , 董瀚 , 谢刚

钢铁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以含Nb中碳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变形温度与冷却速率对再加热淬火后奥氏体晶粒细化的影响及其晶粒细化的机制.结果表明:经热变形后直接淬火+再加热淬火工艺得到的奥氏体晶粒尺寸均小于10μm,且随热变形温度的降低,原奥氏体晶粒由等轴晶粒变成扁平化晶粒,经再加热淬火后,得到的奥氏体晶粒逐渐细化;与变形后以5℃/s冷速缓冷的工艺相比,变形后直接淬火经冉加热淬火后的奥氏体晶粒细化更明显.

关键词: 晶粒细化 , 再结晶 , 直接淬火 , 逆相变

低碳马氏体钢的微观组织及其对强度的影响

王春芳 , 王毛球 , 时捷 , 惠卫军 , 董瀚

钢铁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以及透射电镜对17CrNiMo6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后的马氏体组织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且研究了其对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7CrNiMo6钢Packet(板条束)尺寸和Block(相似取向的板条束)宽度随原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减小而减小,而Lath(板条)宽度在0.3μm左右,对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变化不敏感.17CrNiMo6钢板条马氏体的屈服强度与原奥氏体晶粒尺寸、Packet尺寸以及Block宽度都符合Hall-Petch关系,而Block宽度是对强度起作用的组织控制因素.

关键词: 板条马氏体 , 组织 , Block宽度 , 屈服强度 , Hall-Petch关系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