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新型捕收剂N-十二烷基-1,.3-丙二胺浮选铝硅酸盐类矿物的机理

曹学锋 , 胡岳华 , 蒋玉仁 , 李海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以十二胺和丙烯腈为原料,常压下合成了阳离子捕收剂N-十二烷基-1,3-丙二胺(DN12),考察了其对高岭石、叶蜡石、伊利石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DN12的捕收性能优于十二胺;DN12的浓度为3×10-4mol@L-1时,对3种铝硅酸盐矿物的浮选回收率均超过80%,对3种铝硅酸盐矿物的捕收能力顺序为高岭石>叶蜡石>伊利石;浮选pH范围为5~8.动电位和红外光谱说明DN12与铝硅酸盐类矿物形成了氢键并产生静电吸附,且作用较强.

关键词: N-十二烷基-1,3-丙二胺 , 铝硅酸盐矿物 , 反浮选 , 动电位 , 红外光谱

硬质和软质高岭石的晶体结构与浮选行为

刘晓文 , 胡岳华 , 蒋昊 , 曹学锋 , 邱冠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研究了硬质和软质高岭土中的高岭石晶体结构、晶体形态与表面性质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浮选行为的影响。硬质和软质高岭土表面Zeta电位随pH值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具有相近的表面零电点(PZC)值。几种硬质高岭土的PZC值的变化范围为2.5~3.8。在较宽的pH值范围,软质高岭土比硬质高岭土的电位高。铝土矿中高岭石以硬质高岭石为主,结晶有序度低,与药剂作用不强,可浮性较软质高岭石差,在铝土矿反浮选中,需强化对高岭石的捕收作用。

关键词: 浮选 , 高岭土 , 高岭石 , 表面性质 , 晶体结构

方铅矿与脆硫锑铅矿在高碱体系中的浮选电化学行为

孙伟 , 孙晨 , 刘润清 , 曹学锋 , 陶红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6)64114-6

为有效分离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并提高其在混合浮选中的回收率,研究两者与乙硫氮捕收剂(DDTC)的作用机理。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研究矿浆pH值对两者浮选行为的影响。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塔菲尔曲线测试研究两者与乙硫氮作用的电化学性质。浮选实验结果表明,在高碱体系中脆硫锑铅矿被石灰强烈抑制。循环伏安曲线和塔菲尔曲线表明,乙硫氮与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的作用是电化学过程。高碱体系对方铅矿与乙硫氮的作用影响不大,但是对脆硫锑铅矿影响很大,这是其自身氧化以及OH?和CaOH+等离子的特性吸附,导致非电活性的羟基化合物和低导电性的钙系化合物附着在其表面,阻碍电子在电极表面的传递,从而使脆硫锑铅矿的可浮性降低。

关键词: 方铅矿 , 脆硫锑铅矿 , 浮选 , 电化学行为 , 循环伏安法 , 塔菲尔测试

新型螯合捕收剂COBA结构与捕收性能的关系

蒋玉仁 , 胡岳华 , 曹学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开发合成了一种新型廉价螯合捕收剂COBA,研究了它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捕收活性、结构-性能关系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COBA对一水硬铝石的捕收能力强,而对高岭石的捕收能力弱,具有比水杨羟肟酸更好的选择性.其性能差异主要是由极性基结构差异即电负性、拓扑连接指数、断面尺寸和疏水性所引起的.COBA对一水硬铝石的捕收机理为:其分子中的3个O原子通过化学成键与矿物表面Al原子形成了两环螯合物.

关键词: COBA , 捕收剂 , 一水硬铝石 , 高岭石 , 结构-性能关系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