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原料NiO粉末对燃料电池Ni/SDC阳极材料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李培培 , 程继贵 , 詹海林 , 李世松

人工晶体学报

分别采用商用氧化镍和煅烧碱式碳酸镍所得氧化镍粉末与Ceo.8Smo.2O2-δ(SDC)粉末混合,经压制烧结制得燃料电池NiO/SDC阳极烧结体,经H2还原后得到Ni/SDC金属陶瓷阳极材料,考察了不同NiO原料和加入量对阳极烧结体和阳极材料的微结构及相关性能的影响,还对以Ni/SDC为阳极构建的燃料电池单电池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煅烧碱式碳酸镍所得NiO粉末和商用NiO粉末的平均粒径分别约为1.1 μm和8μm,前者更为均匀细小;由煅烧碱式碳酸镍所得NiO所制备的Ni/SDC阳极材料具有更高的电导率,含40% NiO的阳极材料(S-Ni/40SDC),在H2气氛中的电导率可达117.5 S·cm-1.以煅烧碱式碳酸镍所得的NiO制备的NiO/SDC为阳极,SDC为电解质,(Y0.5Ca0.5) BaCo3ZnO7-50SDC为阴极的单电池在700℃下的最大输出功率达225 mW/cm2,开路电压为0.85 V,电池性能优于以商用NiO为阳极原料所构建的单电池.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 NiO粉末 , NiO/SDC阳极材料 , 微结构 , 电池性能

La0.7Sr0.3Ga0.6Fe0.4O3-δ氧离子导体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王玉 , 程继贵 , 李培培 , 李世松

硅酸盐通报

以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盐为原料,通过甘氨酸-硝酸盐法(GNP)合成出La0.7Sr0.3Ga06Fe04O3-δ(LSGF)粉末,经压制、烧结后,得到LSGF烧结体试样.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所得前驱体及其煅烧后粉体的相组成进行分析;采用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冠电子能谱仪(EDS)对烧结体的微观组织和成分进行了观察,还对烧结体的致密度、电导率和热膨胀系数等进行了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甘氨酸-硝酸盐法所制备的前驱体粉末在700℃煅烧5h后可获得具有单一钙钛矿结构的LSGF粉末,其晶粒尺寸在45 nm左右,所制备的LSGF烧结体在400~900℃范围的电导率在3.97~4.42 S·cm-1之间,热膨胀系数在9.2 ×10-6 ~11.12 ×10-6 K-1之间.

关键词: 甘氨酸-硝酸盐法 , La0.7Sr0.3Ga0.6Fe0.4O3-δ材料 , 氧离子导体 , 电导率

钙钛矿型Ba0.5Sr0.5Co0.8Fe0.2O3-δ透氧膜材料的制备及其透氧性能的研究

李培培 , 程继贵 , 李世松 , 孙文周 , 张旭晨

人工晶体学报

通过甘氨酸硝酸盐法(GNP)合成了钙钛矿型Ba0.5Sr05Co0.8Fe0.2O3-δ(BSCF)复合氧化物粉体.经压制、烧结后,得到了BSCF烧结体试样,还通过硝酸溶液浸蚀处理对烧结体试样进行了表面浸蚀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煅烧后的粉体进行了相成分分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对烧结体和表面浸蚀后烧结体样品的微观组织和成分进行了表征;对烧结体的致密度、电导率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在自制的氧渗透装置上测定了BSCF钙钛矿膜的透氧量,分析了温度和不同氧分压差等对膜透氧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甘氨酸-硝酸盐法所制备的前驱体粉末在900℃煅烧3h后可获得具有单一钙钛矿结构的BSCF粉体,1100℃煅烧的BSCF烧结体的电导率在600℃时最大达到38.15 S·cm-1.其透氧量随着温度和氧分压差的升高而增大,且硝酸表面浸蚀处理后,BSCF膜片的透氧性能有明显提高,透氧速率提高1.6~4.5倍.850℃,20%O2-80%N2混合气体/He条件下,浸蚀后的透氧膜片的透氧量达到2.36 mL/cm2 · min,而未浸蚀透氧膜片的透氧量仅为1.36 mL/cm2·min.

关键词: 甘氨酸-硝酸盐法 , Ba0.5Sr0.5Co0.8Fe0.2O3-δ , 电导率 , 表面浸蚀 , 透氧性能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