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冷却速度对TA15 ELI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李士凯 , 惠松骁 , 叶文君 , 于洋 , 熊柏青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不同冷却方式(水冷,空冷和炉冷)对Ti-6Al-2zr-2V-1Mo(质量分数,下同)ELI(TA15 ELI)合金43 mm厚板双态组织中次生a片厚度,以及对该合金双态组织和等轴组织损伤容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冷时a片厚约1 μm,空冷时a片厚为2 μm~4 μm,炉冷时a片过于增厚,几乎完全溶于等轴a相内,形成完全等轴组织.次生a相的变化对该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断裂韧性产生很大影响,但对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影响不大,疲劳裂纹主要以切过或沿等轴a相界面扩展.采用Paris(da/dN=c(△K)")公式对3种合金组织疲劳裂纹扩展数据进行拟合,其结果为:c=1~8×10-8,n=3.12~3.28.

关键词: TA15 ELI合金 , 损伤容限 ,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 断裂韧性

Ti-1023合金的研究现状

王美姣 , 孟祥军 , 廖志谦 , 李士凯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09.05.016

Ti-1023合金是一种为适应损伤容限性设计原则而生产的高结构效益、高可靠性和低制造成本的锻造钛合金.本文主要介绍了Ti-1023合金组织性能、工艺性能及应用现状.

关键词: Ti-1023合金 , 显微组织 , 工艺 , 性能

TC4钛合金表面CrN和DLC耐磨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李兆峰 , 李志强 , 赵朋举 , 李士凯 , 张建欣

材料开发与应用

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TC4合金表面成功制备出CrN和DLC耐磨涂层.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分析了耐磨涂层的表面/截面形貌和涂层厚度,VHM-I04显微硬度计测试了涂层的硬度,WS-1型划痕试验机研究了涂层的结合强度,IPC-208B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DLC涂层的表面粗糙度,并采用TE66微磨损试验机系统考核了两种涂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CrN涂层厚度为5.12 μm,硬度HV 1 267,结合力为22.95 N;DLC涂层由致密分布的纳米颗粒组成,厚度2.30 μm,硬度HV 2 176,结合力24.85 N,表面粗糙度仅为4.86 nm;与裸TC4合金和CrN涂层相比,DLC涂层的摩擦系数较小,只有0.073,具有较好的减摩和抗磨性.

关键词: TC4钛合金 , CrN涂层 , DLC涂层 , 结合力 , 摩擦系数

TB6合金热压缩流变应力行为

闫飞昊 , 李士凯 , 王美娇 , 杨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在变形温度700~860 ℃、应变速率0.001~1 s-1下,对TB6合金进行热压缩变形,以研究TB6合金的热压缩流变应力行为.研究温度、变形量、应变速率等因素对TB6热变形流变应力的影响,建立了TB6合金热变形流变应力的本构模型方程.结果表明:合金在热压缩过程中,流变应力随着应变的增大而增加,达到峰值应力后逐渐趋于平稳;应力峰值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减小趋势.

关键词: TB6合金 , 热压缩 , 流变应力 , 本构方程

锻造火次对TB6钛合金断裂韧性和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

孙朋朋 , 李士凯 , 孙二举 , 万自永 , 郭宁 , 雷小伟

材料开发与应用

研究了在相同开坯锻造工艺,相同改锻温度下,不同锻造火次对TB6合金φ220 mm规格锻棒的断裂韧性和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通过SEM电镜观察了不同锻造火次锻棒高周疲劳试样的宏观、微观断口,分析了不同火次疲劳试样断口的不同区域的形貌.结果表明,在相同锻造温度下,20火次锻棒的组织均匀,断裂韧性、高周疲劳性能有较佳的匹配.

关键词: TB6钛合金 , 锻造火次 , 断裂韧性 , 高周疲劳

钛合金双片层组织对性能的影响

李士凯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11.06.005

研究了通过热处理制度调整,在合金α片层之间形成细小的条状次生α相,形成一种新型的钛合金显微组织——双片层组织.通过对比等轴组织、双态组织、片层组织和双片层组织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合金的强度和塑性不损失的条件下,双片层组织进一步提高了裂纹在合金中的扩展阻抗,使得合金的断裂韧性得到改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得到降低.双片层组织提高了疲劳裂纹扩展路径,使得大量的次生裂纹萌生.

关键词: 显微组织 , 损伤容限 ,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 断裂韧性

退火热处理对TA15钛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吕逸帆 , 孟祥军 , 李士凯 , 余巍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09.05.002

研究了不同的退火热处理制度对TA15钛合金显微组织、室温拉伸性能、高温拉伸性能、室温冲击韧性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变点以上温度退火,合金具有较高的室温、高温强度,但室温塑性、高温塑性、室温冲击韧性较低;在相变点以下温度退火,合金的室温、高温断裂强度在860℃退火时出现峰值,而室温塑性、高温断面收缩率和室温冲击韧性则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同单重退火相比,双重退火、三重退火对提高合金性能的作用不大.

关键词: TA15钛合金 , 退火 , 显微组织

ω相对Ti10V2Fe3Al合金性能的影响

李士凯 , 余魏 , 廖志谦 , 闫飞昊 , 王美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透射电镜和金相显微镜等分析方法,研究Ti10V2Fe3Al合金ω相的形成规律和ω相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双重退火制度时,第一退火温度高于相变点或第二退火温度低于再结晶温度时,有大量ω相析出,此时合金的强度较高,但塑性非常差,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同时,在采用单重热处理制度的条件下,当处理温度高于相变点时,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ω相析出迹象越明显,合金的塑性降低.

关键词: Ti10V2Fe3Al钛合金 , ω相 , 热处理

非晶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腐蚀性能

刘鹏 , 李士凯 , 张元彬 , 刘燕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5.03.012

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电化学腐蚀等测试手段对搅拌摩擦加工制备获得的新型非晶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及腐蚀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新型非晶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呈现典型的层状结构,且组织呈现一定的纳米级的超细晶结构,主要由α-Al及α Al非晶结构组成的并伴有Al-Cu-Mg系析出相存在,与母材相比抗拉强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添加非晶形成的复合材料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相比未添加非晶基体材料加工后的腐蚀性能有所提高,但两种加工条件下材料的抗腐蚀性能均低于母材.

关键词: 搅拌摩擦加工 , 金属基复合材料 , 微观组织 , 腐蚀 , 电子衍射

内氧化法制备Al2O3/Cu复合材料的再结晶行为

李红霞 , 田保红 , 林阳明 , 李士凯 , 刘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Cu2O为氧化剂,采用Cu-Al合金粉末内氧化及后续的粉末冶金法制备了Al2O3/Cu复合材料.并将不同Al2O3含量的试样进行不同变形量的冷拔处理,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退火处理(700℃~1050℃,1h).研究了硬度随退火温度的变化规律,观察了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铜基体中弥散分布着纳米级的Al2O3颗粒;经900℃,1h退火后Al2O3/Cu复合材料的硬度可保持室温的87%以上;其再结晶温度高达1000℃;变形量和Al2O3含量增加均使硬度提高,但对软化和再结晶温度影响不大.

关键词: Al2O3/Cu复合材料 , 再结晶 , 内氧化 , 硬度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