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不等温热成形B柱对汽车侧碰性能的影响研究

林利 , 刘仁东 , 徐鑫 , 王旭 , 王科强 , 郭金宇

上海金属

热成形B柱已经成为各大汽车制造商应对越发严峻侧碰法规的有效手段,随着热成形技术的发展,不等温热成形工艺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在侧碰过程中不等温热成形工艺生产的B柱与传统热成形工艺生产的B柱对车身结构的影响略有不同.利用鞍钢生产的22MnB5材料,对三种不等温热成形工艺处理的材料进行了性能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导入整车模型进行运算,最后对B柱上段加速度、B柱的侵入量和B柱的吸能情况进行了评估.

关键词: 热成形钢 , B柱 , 侧面碰撞 , 不等温热成形

缓慢冷却工艺对高强度冷轧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王科强 , 刘仁东 , 王旭 , 林利 , 郭金宇

钢铁研究学报

研究了缓慢冷却速度和缓慢冷却终止温度对C—MnCr系冷轧双相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缓慢冷却速度的增加,试验钢的强度增加,伸长率则减小,屈强比变化不大,均在0.46左右。在不同缓慢冷却速度下,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均由铁索体和马氏体组成,随着缓慢冷却速度的增加,晶粒尺寸逐渐减小,马氏体体积分数明显增多。铁素体中存在非连续的碳化物沉淀相,能谱分析表明,该沉淀相为(Fe,Cr,Mn)3C,并且在较慢的缓慢冷却速度下,这种非连续的碳化物沉淀相数量少、尺寸大。缓慢冷却终止温度从590℃增加到680℃,试验钢的强度略有降低,而缓慢冷却终止温度超过700℃后,强度迅速降低,伸长率呈上升趋势,屈强比基本不变。在低缓慢冷却终止温度下,试验钢的显微组织由铁素体和马氏体组成,并且马氏体中存在微细孪晶,而在高缓慢冷却终止温度下的马氏体则为板条状。

关键词: 冷轧双相钢 , 缓慢冷却 , 冷却终止温度 , 组织 , 性能

Ti-IF钢连续退火组织演变及微观织构研究

高鲁峰 , 康永林 , 吕超 , 朱国明 , 刘仁东 , 林利

钢铁研究学报

利用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不同连续退火温度下Ti-IF钢微观取向的演变规律,并对不同退火温度下退火板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当退火温度较低时(780℃)织构分布相对随机,随退火温度升高,ND∥〈111〉织构比例增加,在860℃退火时得到的r值最高,同时ND∥〈111〉织构比例最高,但当退火温度继续升高到900℃时,所有取向的晶粒均得到发展,使ND∥〈111〉织构比例和退火板的r值降低。

关键词: Ti-IF钢 , 连续退火 , 性能 , 微观织构 , EBSD

退火过程中TWIP钢表面氧化的不均匀性对三元氧化物生成的影响

焦思远 , 史文 , 任廷栋 , 林利 , 刘仁东 , 李麟

上海金属

TWIP钢中含有大量的合金元素,一些合金元素尤其是Mn元素在退火过程中容易在钢板表面偏聚并发生氧化,严重影响钢板连续热浸镀锌的性能.实际退火过程中较短的退火时间造成钢板表面的氧化呈现一定的不均匀性,并对之后的氧化尤其是三元氧化物的生成方式和条件造成很大影响.通过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并结合热力学公式对TWIP钢表面在一定条件下由于氧化不均匀性造成的多种氧化情况进行分类和氧化模拟,预测结果将对实际生产中退火工艺的制定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TWIP钢 , 退火 , 氧化物生成方式 , 氧化不均匀性 , 氧化模拟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