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枝孢霉菌对A3钢腐蚀的影响

李松梅 , 王彦卿 , 刘建华 , 梁馨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07.014

采用开路电位测试、电化学交流阻抗和扫描电镜研究了枝孢霉菌对A3钢腐蚀的影响.电化学测试的结果表明,枝孢霉菌的存在影响了 A3钢的电化学行为.在浸泡的0至7天内无菌体系和枝孢霉菌体系的开路电位均先正移后负移,浸泡的第2天和7天时A3钢在有菌体系中的开路电位与相同浸泡天数的无菌体系相比较负,金属表面表现出比无菌体系较高的电化学活性,15天时无菌体系的开路电位基本趋于稳定而枝孢霉菌体系中的开路电位则正移25mV左右.交流阻抗测试结果在浸泡的第2,7天与开路电位结果相符,A3钢在枝孢霉菌体系中15天时的阻抗值明显小于无菌体系.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5天浸泡试验结束后,无菌体系中A3钢表面发生了龟裂,枝孢霉菌体系中试片表面发生了严重的点蚀坑,枝孢霉菌的存在改变了A3钢的腐蚀形貌,加剧了A3钢的腐蚀.

关键词: 微生物腐蚀 , 枝孢霉菌 , 交流阻抗

适用于长时间烧蚀防热的蜂窝增强低密度材料

邓火英 , 谭珏 , 谭朝元 , 梁馨 , 孙红卫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4.01.018

针对长时间烧蚀防热对防热材料的需求,研制了两种蜂窝增强低密度烧蚀防热材料,采用电弧风洞加热设备对其防热性能进行了考核,并对其力学及热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长时间(1 000s左右)热环境的考核下,蜂窝增强低密度材料烧蚀后背面温度均低于200℃,表面碳层均匀、完整,无明显烧蚀量,显示了优异的隔热性能和良好的抗气流冲刷能力.

关键词: 长时间 , 烧蚀 , 蜂窝增强低密度 , 防热

结构复合材料修补技术研究进展

谭朝元 , 孙宝岗 , 邓火英 , 梁馨 , 孙红卫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1.02.008

综述了国内外结构复合材料修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修补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结构复合材料修补技术在航天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修补技术 , 航天

熔融温度对β-iPP的结晶行为和晶体形貌的影响

张洁 , 郑德 , 梁馨 , 李景宜 , 丁会利 , 曹元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稀土β成核剂-WBGⅡ对聚丙烯结晶行为和晶体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棒状成核剂WBGⅡ侧表面具有β成核剂作用,由于WBGⅡ的溶解性与成核能力相关,随着熔融温度(Tmelt)逐次升高,同一样品结晶形成的聚集态结构不同,Tmelt低于230℃时,形成的是针状晶体;Tmelt高于230℃形成花状晶体;随Tmelt不同,在230℃结晶峰的半高宽ΔW、结晶峰的初始斜率Si均发生突变,β晶型相对含量也明显提高。

关键词: 聚丙烯 , 成核剂 , 熔融温度 , 结晶行为 , 晶体形貌

轻质防热材料高焓烧蚀试验

高贺 , 陈连忠 , 欧东斌 , 袁国伍 , 梁馨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4.02.010

为了得到不同轻质防热材料在高焓条件下的烧蚀数据,评估其在高焓条件下的烧蚀性能,以满足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的高焓高热流低压力的热环境,采用高焓加热器对多种不同密度的轻质防热材料进行烧蚀考核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和模型内部烧蚀形态的描述,给出轻质防热材料在高焓低压热环境中的烧蚀特性.最后对比中焓条件下试验数据,详细分析焓值对轻质防热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高焓加热器可以产生稳定均匀的高焓低压流场,轻质防热材料在高焓条件下的隔热性能和烧蚀性能有所提高.

关键词: 轻质防热材料 , 高焓热环境 , 高焓加热器 , 驻点试验

低密度烧蚀材料在神舟飞船上的应用

王春明 , 梁馨 , 孙宝岗 , 谭朝元 , 孙红卫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1.02.003

介绍了神舟号系列载人飞船返回舱防热材料的配方设计、成型工艺及性能情况,并与国外相关防热材料进行了对比,包括防热材料的类型、工艺及性能特点等,对返回舱用防热材料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 载人飞船 , 返回舱 , 烧蚀材料

β成核剂复配改性聚丙烯的力学性能与熔融行为

李景宜 , 梁馨 , 郑德 , 郭丽媛 , 李冬静 , 丁会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选用酰胺类和稀土类β成核剂进行复配,对均聚聚丙烯(PPH)进行改性.采用偏光显微镜(PLM)、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手段,对改性PPH的结晶微观结构、熔融行为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类β成核剂复配改性PPH后,其缺口冲击强度远超过同剂量单一类型的β成核剂的效果,达到了纯PPH的4.6倍左右,两者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同时PPH的刚性也得到了较好地保持.PLM观测显示,复配体系改性PPH的晶型呈“雪花”状生长,有别于同温度下任一单体系.XRD测试结果表明,复配体系中β晶相对含量介于两单一体系之间,PPH中β晶相对含量与其韧性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DSC二次熔融曲线表明,改性PPH中以β晶占主体地位,复配后PPH的β晶熔融峰向低温方向移动.

关键词: 聚丙烯 , β成核剂 , 协同效应 , 力学性能 , 熔融行为

整体结构设计与真空灌注在风管成型工艺改进中的应用

方洲 , 谭朝元 , 梁馨 , 谭珏 , 罗丽娟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6.04.019

风管作为调节密封腔体内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的结构,需要具有良好的保温、气密等性能.风管原为热压罐分段成型,气密性不足,成本高.针对风管现有的缺点进行改进,将分段成型结构改进设计为整体成型结构,将热压罐成型工艺改进为真空灌注工艺,并对改进前后的风管进行了气密试验.结果表明:整体结构的风管具有更加优良的气密性,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对采用热压罐成型和真空灌注成型工艺的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两种工艺成型的材料力学性能相近,说明采用更为简便的真空灌注工艺成型的材料同样满足力学性能要求,同时该工艺可以将生产周期缩短50%.

关键词: 真空灌注成型 , 整体结构 , 风管 , 成型工艺

碳纳米管改性对碳/环氧复合材料层间性能的影响

梁馨 , 方洲 , 罗丽娟 , 程雷 , 吴阳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6.04.014

研究了在碳纤维织物上生长碳纳米管的改性对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层间性能的影响,对比了有无碳纳米管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和弯曲性能,并采用碳纤维表面结合碳纳米管膜的方法研究了碳纳米管对碳/环氧复合材料层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生长的碳纳米管长度过长(>10μm)、末端无序排列为笼状,树脂无法进入碳纳米管内部,碳纳米管无法发挥增强作用,同时由于碳纳米管过长,复合材料内部缺陷增多,使得四种生长碳纳米管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间性能均有下降;而碳纳米管膜与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结合较好,使得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提高12%.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复合材料 , 力学性能 , 树脂

辐射/烧蚀交替型柔性防热复合材料

罗丽娟 , 梁馨 , 邓火英 , 方洲 , 毛科铸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6.04.005

通过优化防热方式,提高柔性防热材料的烧蚀防热性能,设计制备了一种辐射/烧蚀交替型柔性防热材料,该柔性防热材料由多层复合防热布叠合构成,复合防热布是一种烧蚀体表面附着辐射层的复合材料,并通过氧乙炔烧蚀试验评价了其热防护性能.通过辐射层表面处理方法提高辐射层与烧蚀层的粘接性,用T型剥离试验、SEM评价了其粘接性能.结果表明,较烧蚀型防热材料,辐射/烧蚀交替型柔性防热材料具有更优异的热防护性能,烧蚀后防热层完好数更多,背温更低;表面处理方法可有效提高剥离强度,在处理剂浓度为5%时,效果最佳.

关键词: 柔性防热 , 辐射 , 烧蚀 , 硅橡胶 , T 型剥离 , 氧乙炔烧蚀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