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松
,
苏勋家
,
侯根良
,
刘朝辉
,
肖舟
,
肖永栋
,
曹茂盛
新型炭材料
利用混合强酸对多壁碳纳米管( MWCNTs)进行氧化浸泡处理。采用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Raman光谱、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对处理前后的MWCNTs进行表征,探索氧化浸泡时间对MWCNTs微观形貌及剪断过程的影响,并对氧化剪断后短碳管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WCNTs在混酸中浸泡72 h左右可以使其从缺陷处剪断,形成管长为200~1500 nm的短直管,且碳管表面及端口处嫁接上羟基和羧基活性基团。由于极性官能团的存在,使得MWCNTs的等电点从4.5下降到3.5,沉降实验和分光光度测试显示短碳管在有适量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的pH抑2的水溶液中超声振荡40 min后具有良好的分散效果。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氧化剪断
,
微观形貌
,
分散性
贾海鹏
,
苏勋家
,
侯根良
,
毕松
,
郭锋
,
刘朝辉
,
程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氧化石墨烯(GO)、Fe2(SO4)3和NiSO4为初始反应物,利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Gr/NiFe2O4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拉曼光谱(RS)等分析手段对Gr/NiFe2O4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过水热反应GO被还原的同时,纳米NiFe2O4成功地负载到石墨烯上,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界面相互作用,而且NiFe2O4纳米粒子增加了石墨烯片层间的距离避免了其再次堆垛,实现了石墨烯与NiFe2O4的良好复合.初步讨论了Gr/NiFe2O4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成机制,Ni2+、Fe3+在GO的含氧基团处非均相成核,在水热条件下不断长大,其生长过程遵循Ostwald熟化理论,即小尺寸的NiFe2O4粒子由于其较高的表面能而逐渐溶解,被那些尺寸较大的粒子消耗.
关键词:
石墨烯
,
NiFe2O4纳米粒子
,
水热法
,
形成机理
钟长荣
,
毕松
,
苏勋家
,
侯根良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7.04.019
综述了层状复合陶瓷的韧化机制,阐述了设计过程中单层的选材、强度、厚度,结构设计和界面设计等因素对断裂韧性等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层状复合陶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最后探讨了层状复合陶瓷的优化设计思路及下一步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层状复合陶瓷
,
增韧
,
设计
,
进展
贾海鹏
,
苏勋家
,
侯根良
,
曹小平
,
毕松
,
刘朝辉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3.05.018
本文首先概述了石墨烯独特的物理结构和优异的力学、热学、电磁学性能,然后综述了石墨烯基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分析了其微波吸收机理,最后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展望了石墨烯基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与微波吸收性能研究的发展方向,指出揭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机制,调控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探索石墨烯与磁性纳米粒子微波吸收的协同效应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关键词:
石墨烯
,
纳米复合材料
,
磁性
,
微波吸收
周晓波
,
苏勋家
,
侯根良
,
王延斌
,
毕松
材料导报
采用氯氧化锆、丙醇、丙三醇和乙酰丙酮为基本原料合成了锆的先驱体溶液,通过液相先驱体转化法合成了ZrC粉末.研究了先驱体溶液组成和热处理温度对合成ZrC粉末的成分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丙三醇用量的增加,干燥时间延长,提高碳和锆的物质的量比和温度都能够提高ZrC粉末的生成率.在高温热处理后合成了面心立方的ZrC粉末,1500℃处理后,粉末颗粒呈不规则的形状.1800℃热处理后,颗粒为球型,颗粒长大的趋势明显.
关键词:
ZrC
,
先驱体
,
热处理
汪健健
,
李思燃
,
苏勋家
,
毕松
,
侯根良
,
吕湘毅
电镀与涂饰
分别采用柠檬酸钠、苹果酸、乳酸和丁二酸作配位剂,在30CrMnSi合金钢上化学镀镍-磷合金.考察了配位剂种类及用量对沉积速率及所得镀层耐蚀性的影响.发现以苹果酸或丁二酸作配位剂时沉积速率较快,使用柠檬酸钠或苹果酸时所得镀层的耐蚀性较好.在此基础上选取苹果酸和柠檬酸钠进行复配,研究了二者含量对沉积速率以及镀层耐蚀性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用量为:苹果酸12g/L,柠檬酸钠16 g/L.此时沉积速率达22.54 μm/h,所得镀层在3.5% NaC1溶液和5%(体积分数)H2SO4溶液中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019 g/(m2·h)和0.014 g/(m2·h).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镀层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镀层均匀致密,磷含量为10.26%(质量分数),属于高磷镀层,呈典型的非晶态结构.
关键词:
合金钢
,
镍-磷合金
,
化学镀
,
配位剂
,
沉积速率
,
微观结构
,
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