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娣
,
闫永贵
,
马力
,
钱建华
,
陈光章
,
李庆芬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6.09.005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氯离子浓度、温度、阳极极化电流及三者间相互协同作用对99.9999%高纯锌参比电极电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25℃)下氯离子浓度越高,电极的稳定电位越负;在海水中,偏离25℃,温度升高或降低时,电极电位都会负移,当温度达到50℃时,锌上沉积的腐蚀产物结构改变使锌的电极电位正移;海水温度在0~25℃,阳极极化电流<5μA/cm2,高纯锌具有良好的电流负载能力.
关键词:
高纯锌
,
氯离子浓度
,
温度
,
阳极极化电流
王冬梅
,
张庄
,
白新房
,
王增娣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6.02.002
本文采用仪器化冲击试验方法及微观组织分析方法,对汽轮机缸体用钢在593 ℃不同时间时效条件下的动态断裂韧性及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动态断裂试验结果表明, 经过438 h时效,KId值比未时效试样下降了9.5%;时效2 105 h与时效438 h相比,KId值差异不大,趋于稳定.断口分析表明,剪切唇厚度和侧膨胀值随时效时间的变化趋势与KId值随时效时间变化趋势相一致.SEM微观组织形貌和能谱分析表明,时效438 h后,晶内与晶界均析出少量碳化物,且部分碳化物颗粒发生聚集和长大;时效438 h至2 105 h,碳化物尺寸及数量变化不大,显微组织趋于稳定.
关键词:
时效
,
动态断裂韧度
,
组织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