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类石墨相氮化碳二维纳米片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阎鑫 , 惠小艳 , 闫从祥 , 艾涛 , 苏兴华 , 王振军 , 孙国栋 , 赵鹏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7.09.010

以三聚氰胺为原料制备类石墨相氮化碳(g-C3N4),采用球磨与超声联用技术制备g-C3N4二维纳米片. 利用X 射线衍射光谱(XRD)、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光谱、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荧光(PL)光谱等分析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g-C3N4二维纳米片具有与体相g-C3N4相同的晶体结构,片层结构仅有5个原子层厚.g-C3N4二维纳米片增加了对可见光的吸收,提高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以染料罗丹明B的降解反应研究了g-C3N4二维纳米片在可见光下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球磨超声1 h后制备的g-C3N4二维纳米片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性能, 150 min 内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高达94%,是体相g-C3N4的2 倍.

关键词: 类石墨相氮化碳 , 纳米片 , 液相剥离 , 可见光催化

Ti2SiC在高压下结构、弹性和电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李辉 , 刘哲 , 罗至利 , 余鸿洋 , 王振军 , 孙国栋 , 俞鹏飞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12.031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Ti2SiC在高压下的结构、弹性和电子性质.结果表明,随着外压的增大,Ti2 SiC的晶格常数a、c和体积V均减小,且a比c减小幅度更大,表明Ti2 SiC在a轴方向比c轴方向更容易被压缩,体现了该材料的各向异性.计算分析了Ti2SiC的弹性常数、体模量、剪切模量、杨氏模量、泊松比等弹性性质,这些弹性性质均随着外压的增加而增大,并根据弹性常数证明了Ti2SiC在0~50 GPa范围内均是力学稳定的.此外,还从电子态密度的角度考察了Ti2SiC的电子性质,认为其具有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双重性质,并发现在0~50 GPa范围内压力对Ti2SiC的态密度性质影响较小.

关键词: Ti2SiC , 弹性性质 , 电子性质 , 高压 , 第一性原理

磁控溅射制备Fe/Ti多层膜的结构和磁性

王振军 , 常香荣 , 平爵云 , 田中卓 , 肖纪美 , 闻立时

金属学报

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系列Fe/Ti纳米多层膜,周期调制在22—240nm:用透射电镜和小角、高角X射线衍射分别研究了样品的结构;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和Mossbauer谱研究了样品的磁性.发现铁层厚度在2nm附近时存在铁磁性面心立方γ-Fe,样品的易磁化方向平行于膜面;随调制周期增大,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增加,矫顽力下降且与结晶状态有关.

关键词: Fe/Ti多层膜 , γ-Fe , DC-magnetron sputtering

短切碳纤维水泥砂浆的电磁波反射性能

王振军 , 李克智 , 王闯 , 李贺军

功能材料

采用"六步"成型工艺制备了短切碳纤维水泥砂浆试件,利用NRL反射率测试系统,研究了碳纤维掺量、水灰比和高效减水剂等因素在8~18GHz频率段对碳纤维水泥砂浆电磁反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掺碳纤维的水泥砂浆对电磁波最大吸收峰值为-29.3dB,当碳纤维掺量由0.2%增加到1.0%时,碳纤雏水泥砂浆的电磁波反射性能逐渐增强,碳纤维掺量为0.6%时,出现拐点且反射率均>-10.0dB.相同条件下,水灰比<0.6时,反射率较高,碳纤维水泥砂浆对电磁波主要表现出反射性,水灰比>0.6时,在高频阶段主要表现吸波性;掺入高效减水剂时,在不同频段的反射率均>-8.0dB;与萘系高效减水剂和未掺高效减水剂时相比,掺入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时,碳纤维水泥砂浆对电磁渡主要呈现反射性.

关键词: 碳纤维 , 水泥砂浆 , 电磁波 , 反射率 , NRL测试系统

Al2O3sf/LY12棒材半固态挤压工艺温度场的有限元模拟与分析

王振军 , 杨方 , 齐乐华 , 巴新华 , 胡志刚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6.02.003

基于瞬态热传导问题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半固态挤压成形过程中瞬态轴对称温度场的有限元模型.结合工艺试验采用的数据,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挤压成形复合材料棒材连续过程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反映该过程温度场分布和变化情况的云图.结合试验研究和模拟结果对其工艺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为进一步设计优化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半固态挤压工艺 , 热传导有限元法 , 温度场

Al2O3sf/LY12复合材料液固挤压成形中温度场演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王振军 , 齐乐华 , 周计明 , 杨方

金属学报

建立了液固挤压Al2O3sf/LY12复合材料三维非稳态传热过程的有限元数学模型, 并对其进行了三维热传导数值模拟, 直观地显示出材料内部和表面在不同时刻、不同位置的三维温度场分布及其演变情况. 模拟结果表明, 坯料内部和表面的温度场在保压过程中分布均匀,而在挤压过程中则随时间推移而剧烈波动, 从而造成坯料表面局部过热, 由此导致制件表面龟裂现象的发生.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为合理确定工艺参数和保证成形质量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Al2O3/LY12复合材料 , null , null

透水沥青混合料的热物特性与热阻功能

蒋玮 , 沙爱民 , 裴建中 , 王振军

功能材料

为研究透水沥青混合料的热物性,基于热力学理论计算比较了透水沥青混合料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热导率、比热容、热扩散率等指标,并对透水沥青混合料的热物性指标与空隙率、含水率的关系展开分析;通过设计室内光照试验,测得相同的传热条件下两种材料表面和底部的温度变化。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相比,透水沥青混合料的热导率降低约20%,热扩散率降低约10%;室内温度测试结果显示,透水沥青混合料试件表面较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试件温度低2~2.5℃,底部温度低3~3.5℃,说明透水沥青混合料具有热阻功能,对气温荷载变化的抵抗能力较强,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

关键词: 道路工程 , 透水沥青混合料 , 热物性 , 热导率 , 光照试验 , 路面温度

多孔集料沥青基复合材料的隔热功能

王振军 , 王宇 , 蒋玮 , 肖晶晶

功能材料

为有效减轻车辙深度,掺加多孔玄武岩集料和粉煤灰漂珠,采用"三步"成型工艺制备沥青基复合材料,测试其路用性能,利用光照法研究其隔热功能,并借助扫描电镜(SEM)分析沥青胶浆与集料界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掺加多孔集料后复合材料路用性能满足相关要求;随粉煤灰漂珠和多孔玄武岩集料体积分数增加,抗压强度、动稳定度和浸水残留稳定度等路用性能先下降后升高;多孔玄武岩集料有利于抗滑性能提高.多孔集料有效阻止热量传递;照射时间为120min时,多孔集料与普通集料复合材料的中部和底部温度差分别达到13和16℃.与普通集料复合材料相比,多孔集料复合材料胶浆与集料界面区结构致密,沥青胶浆较好地粘附于多孔集料表面,空隙等缺陷较少,阻隔热量传递,降低内部温度.

关键词: 多孔玄武岩集料 , 粉煤灰漂珠 , 沥青基复合材料 , 隔热功能

基体合金对连续M40石墨纤维/Al复合材料纤维损伤及断裂机制的影响

聂明明 , 徐志锋 , 余欢 , 王振军 , 姚菁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60224.001

选用M40石墨纤维为增强体,采用真空气压浸渗法制备了纤维体积分数为40%,基体合金分别为ZL102、ZL114A、ZL205A及ZL301合金的连续M40/Al复合材料,并用NaOH溶液萃取出M40纤维,研究了基体合金对连续M40/Al复合材料纤维损伤和断裂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基体合金对M40纤维造成的损伤差异较大,从M40/ZL301复合材料中萃取的纤维拉伸强度最高,其拉伸强度为1 686MPa,约为纤维原丝拉伸强度的38.3%;而从M40/ZL102复合材料中萃取的纤维拉伸强度最低,其拉伸强度仅为687 MPa,且纤维表面粗糙程度不一.不同M40/Al复合材料的断裂机制存在明显差别,M40/ZL102和M40/ZL114A复合材料断裂时无纤维拔出及界面脱牯,裂纹横向穿过纤维导致复合材料在低应力下失效;M40/ZL205A复合材料则表现为少量纤维拔出,界面轻微脱粘;同时,M40/ZL301复合材料表现为大量纤维拔出,裂纹沿界面纵向扩展,界面脱粘明显,纤维充分发挥其承载作用,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高,达到了670.2 MPa.

关键词: 连续M40/Al复合材料 , 真空气压浸渗 , 基体合金 , 纤维损伤 , 断裂机制

Al2O3sf/LY12复合材料液固挤压成形中温度场演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王振军 , 齐乐华 , 周计明 , 杨方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7.08.014

建立了液固挤压Al2O3sf/LY12复合材料三维非稳态传热过程的有限元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三维热传导数值模拟,直观地显示出材料内部和表面在不同时刻、不同位置的三维温度场分布及其演变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坯料内部和表面的温度场在保压过程中分布均匀,而在挤压过程中则随时间推移而剧烈波动,从而造成坯料表面局部过热,由此导致制件表面龟裂现象的发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为合理确定工艺参数和保证成形质量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Al2O3/LY12复合材料 , 液固挤压 , 三维有限元法 , 温度场演变 , 热传导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