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太湖淤泥用作片状模塑料填料的探讨

蒋海青 , 叶勇 , 杨晶元 , 王晓钧 , 张萍 , 祖向阳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09.04.025

为了将太湖淤泥用作片状模塑料复合材料的填料,从淤泥物化性能和结构特征对太湖淤泥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对太湖淤泥分别采用XRF分析化学成分,XRD分析矿物成分,颗粒分析仪分析粒径分布,SEM观察淤泥的微观形貌,IR和NMR分析淤泥的结构特征,并分析淤泥的吸油值.结果表明,淤泥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适合于成为片状模塑料硅酸盐类填料,淤泥的中位径(D50)与片状模塑料的碳酸钙填料近似,淤泥含有有机基团的特征更适宜与片状模塑料树脂均匀结合,并导致其吸油值高于碳酸钙填料.太湖淤泥作为再生资源可用于片状模塑料填料.

关键词: 太湖 , 淤泥 , 片状模塑料 , 填料

淤泥对水泥基节能材料热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张亚妮 , 宋利园 , 王晓钧 , 周敏君 , 吉玉峰 , 马德功

材料导报

应用淤泥制备一种新型水泥基节能材料,探讨了淤泥对材料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和比较了淤泥用于制备节能胶凝材料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淤泥可用于制备节能材料,淤泥的掺入能显著提高这种新型节能材料的隔热效果.当骨料掺量为20%时,淤泥取代水泥掺量由10%增加到30%的过程中,试样的热导率降低了14%,达到0.261W/(m·K);由于外加剂的掺入为试样引入大量气孔,依据提出的导热系数的计算方法所得结果比实验测量值平均高0.065W/(m·K).因为淤泥不具有水胶凝性,所以它的掺入导致节能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

关键词: 淤泥 , 节能胶凝材料 , 水泥 , 热导率

磨细粉煤灰作为树脂基复合材料填料的研究

王晓钧 , 周洪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4.02.019

将粉煤灰以及经过机械磨细的粉煤灰作为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的一般性填充料,进行了粘度、胶凝时间、制品抗弯曲强度等工艺性能指标变化的实验.首次采用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HR/MAS NMR)新技术并结合扫描电镜(SEM)进行结构分析和显微形貌观察.提出加入粉煤灰填料以后,造成不饱和聚酯树脂交联时出现侧基化或者聚合交联度下降、链接点减少的观点;得到含有较多玻璃微珠的Ⅰ级粉煤灰与树脂形成分离的界面,统灰则与树脂完全融合一起的结论.这是不饱和聚酯树脂添加粉煤灰以后弯曲强度降低的结构上的原因.提出磨细后的粉煤灰由于消除了粉煤灰自身原有的部分多孔物质,添加后使复合材料制品抗弯曲强度得到提高.

关键词: 磨细粉煤灰 , 树脂基复合材料 , 填料 , 核磁共振

粉煤灰机械研磨后热学性质变化的研究

王晓钧 , 施书哲 , 丁昕 , 杨南如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1.02.017

研究了粉煤灰经过机械研磨后的热学性质的变化.不同的机械研磨方式,粉煤灰的热学性质表现不一样;对于同一种机械研磨方式,不同粉煤灰的热学性质有一些共同之处.粉煤灰机械处理之后热学活性的增加,机械热效应在研磨中起重要作用.DTA峰温的提前,实质是粉煤灰颗粒在机械能的作用下位能升高,不稳定趋势加大.

关键词: 粉煤灰 , 机械研磨 , 热学性质

中性体系中钴对镍电极析氧催化性能的影响

高红 , 朱承飞 , 解瑞 , 王晓钧

材料保护

为了研究钴镍电极在中性体系中的电催化性能和催化循环稳定性,在金属钛电极上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不同钴含量的镍涂层电极,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扫描电镜技术、恒电流极化曲线和循环伏安等测试技术,探讨了不同钴元素的添加量对镍涂层电极在中性体系中析氧电催化活性和循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钴元素细化了镀层晶粒,增大了电极比表面积,提高了电极的析氧催化活性,其中添加40g/L CoSO_4·5H_2O时涂层的晶粒最细,继续增加钴含量颗粒变大但形状多面,比表面积没有减小,对电极析氧催化性能影响不大;同时钴的添加不利于晶体的结晶,降低了电极表面状态的循环稳定性能.

关键词: 镍电极 , , 析氧 , 中性体系 , 电催化活性 , 循环稳定性

醋酸锰体系中钛材电沉积MnO2阳极的析氧催化性能

高红 , 朱承飞 , 解瑞 , 王晓钧

材料保护

目前,对钛材在醋酸锰[Mn(CH3COO)2]电解液中电沉积MnO2层作析氧催化材料的研究还不充分.通过X射线衍射确定了MnO2沉积层的晶型,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其表面形貌;以循环伏安、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等方法测试了钛材MnO2沉积层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探讨了MnO2沉积层电极的结构、形貌与电催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醋酸锰电解液中MnO2电沉积速度较快,用其制备的阳极析氧电催化性能较好.

关键词: 电沉积 , MnO2层 , 晶体结构 , 钛合金 , 阳极 , 析氧催化

非等温DSC法研究不饱和聚酯树脂/淤泥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

蒋海青 , 严玉 , 王晓钧 , 宋利园 , 刘强 , 张萍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10.04.008

采用非等温DSC法对不饱和聚酯树脂/淤泥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应用Kissinger-Crane法和Ozawa法求解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得到不饱和聚酯树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淤泥两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通过Kissinger-Crane法所得到的动力学参数与Ozawa法求解的结果相近,固化反应遵循一级反应机理.动力学方程的计算与固化反应热的分析结果均表明聚酯树脂固化反应历程不变,作为新组元成分的淤泥没有参与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反应.从实验得到的DSC曲线可以确定不饱和聚酯树脂/淤泥体系固化工艺中的温度参数.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树脂 , 淤泥 , 固化反应 , 动力学 , DSC

沿海大气环境中氯化橡胶涂层失效规律

解瑞 , 朱承飞 , 高红 , 王晓钧

腐蚀与防护

针对常用的氯化橡胶防腐蚀涂层在沿海大气环境使用中产生的问题,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数值分析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不同条件下涂层孔隙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厚度及不同缺陷程度下,涂层老化过程中涂层电阻及孔隙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均可通过分段函数y=a+bx表示;厚度的增加使得孔隙率的增加变得困难,同时对氧扩散的阻碍作用降低;缺陷的增加使得孔隙率的增加变得容易.

关键词: 氯化橡胶 , 老化 , 电化学阻抗谱

不锈钢材料在含氟人工唾液中的腐蚀

范迪民 , 朱承飞 , 夏露 , 王晓钧

腐蚀与防护

采用挂片试验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316L不锈钢和304不锈钢在含不同浓度F-的人工唾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氟离子摩尔浓度(0~0.15 mol·L-1)的增加,316L不锈钢腐蚀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而304不锈钢则是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过程.随时间的增加,两者的腐蚀速率先减小后增大.在F-浓度低于0.05 mol·L-1时,两种钢的I-E曲线将出现滞后环,而高于这个浓度则不出现滞后环.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 304不锈钢 , 氟离子 , 挂片试验 , 电化学方法

pH值对聚乙二醇渗透材料的影响及NMR的分析

杨洁 , 易志慧 , 张勇 , 王晓钧 , 刘亿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8.02.017

为了探讨聚乙二醇(PEG)渗透材料在不同pH条件下的性能,用NaOH溶液和稀盐酸调节PEG渗透材料的pH值.采用核磁共振研究不同pH值条件对PEG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当pH值在2~8时,PEG渗透材料放置7 d可以保持稳定的pH值;在酸性条件下,由于PEG中的O对酸中H+形成作用,削弱了O原子对与O间接相连的-CH2基团的引力,使该-CH2基团中的H原子的化学位移向低场偏移,但PEG的结构不变;在pH值大于8的条件下,氢键的形成导致线状的PEG发生立体扭结,从而产生沉淀.因此,在pH值为2~8的范围内,可以稳定使用PEG渗透材料.

关键词: 聚乙二醇(PEG) , 渗透材料 , pH值 , NMR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