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自蔓延合成Al4SiC4和B4C及其在含碳耐火材料中的应用

王刚 , 王龙庆 , 王来稳 , 周军 , 韦祎 , 王传运 , 姜欣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1.06.001

以金属铝粉、硅粉、炭黑或石墨为原料,采用自蔓延化学炉法制备了Al4SiC4粉体,并将其添加到以板状刚玉、电熔刚玉、氧化铝微粉和石墨为主要原料的铝碳材料中,经混合、150 MPa冷等静压成型后于1100℃保温5h氮气保护烧成,研究其对铝碳材料的物理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抗水化性能的影响;以B203、金属Mg、炭黑和超细石墨为主要原料,采用自蔓延镁热还原法制备了B4C粉体,并将自蔓延产物添加到以电熔镁砂和超细石墨为主要原料的低碳镁碳砖中,经混合、200 MPa干压成型后于1600℃5h埋炭烧成,研究其对镁碳材料的物理性能、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以Al、Si、炭黑或石墨为原料可以合成纯度高、不合Al4C3相的Al4SiC4粉体;添加7% Al4SiC4粉体的铝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常温和高温性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抗水化性能.2)以B2O3、Mg和炭黑为原料可以合成晶粒细小、活性较高的B4C粉体;添加B4C复合粉体的低碳镁碳砖具有良好的常温性能和热态强度,其抗氧化性能优于添加市售B4C和金属Al粉的试样.

关键词: 自蔓延化学炉法 , 自蔓延镁热还原法 , Al4SiC4 , B4C , 铝碳材料 , 镁碳材料

B4C-MgO复合粉体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韦祎 , 李梅君 , 冯海霞 , 柳军 , 王来稳 , 李代兵 , 王刚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0.z2.113

以工业级B2O3、金属镁、炭黑为原料,采用自蔓延燃烧方式合成了B4C-MgO复合粉体.结果表明产物中B4C的晶粒尺寸为0.5~2 μm,方镁石晶粒的为5~10μm,同时还有少量副产物3MgO(B2O3和过量炭黑生成的石墨化炭黑存在.添加B4C-MgO复合粉体的低碳镁碳试样(D5)具有良好的常温性能和热态强度,其抗氧化性能要优于添加市售碳化硼(d50=36 μm)和添加金属Al的低碳镁碳试样.本文采用钢厂的LF精炼钢渣试样对低碳镁碳砖D5与市售14A镁碳砖做抗侵蚀实验对比,结果表明低碳镁碳砖D5同样具有良好的抗侵蚀性能.

关键词: 自蔓延燃烧合成 , B4C-MgO复合粉体 , 低碳镁碳砖 , 抗氧化性 , 抗侵蚀性

SnO2电极的微观结构对使用性能的影响

王来稳 , 王刚 , 周继伟 , 王龙庆 , 姜欣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0.z2.027

通过对3种SnO2电极的微观结构分析,探讨影响抗玻璃液侵蚀能力的微观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适量、结构致密、分布均匀是提高抗玻璃液侵蚀能力的必要条件.所研究3种SnO2电极的成份以SnO2为主,外加少量CuO、Sb2O3或Y2O3等添加剂.自制SnO2电极添加剂适量,结构致密,分布均匀,断口为穿品断裂;国外SnO2电极结构较致密,有少量贯通气孔,断口为沿晶断裂;国内SnO2电极结构疏松,断口为沿晶断裂,添加剂偏析严重.

关键词: SnO2电极 , 微观结构 , 添加剂

KDC法合成六钛酸钾晶须的工艺研究

陈康康 , 王刚 , 王来稳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9.05.012

以分析纯的TiO2和K2CO3为原料,利用KDC法合成了六钛酸钾(K2Ti6O13)晶须,研究了K2CO3与TiO2的摩尔比(1:3.5、1:4、1:5.5和1:6)、合成温度(950、1 000、1 100、1 150和1 200℃)和保温时间(0.5、1、1.5和2 h)对合成六钛酸钾晶须的影响,并对合成试样进行了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当K2CO3与TiO2的摩尔比为1:5.5时,于1 100℃保温1.5 h后随炉冷却即可得到组成单一、形貌优良的六钛酸钾晶须,同时,其工艺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六钛酸钾晶须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六钛酸钾晶须 , KDC法 , 配比 , 合成温度 , 保温时间

六钛酸钾晶须的生长机理研究

陈康康 , 王刚 , 王来稳

硅酸盐通报

通过DTA-TG,XRD和SEM分析研究了六钛酸钾晶须的生长机理,证明气相K对晶须合成没有显著影响,晶须的生长符合LS机理,低熔点液相的存在以及反应组元的扩散对晶须的形成和长大有重要作用;KDC法合成六钛酸钾晶须的反应过程中产生了中间相K3Ti8O17,其存在有利于固定K,防止K的过度挥发损耗.

关键词: KDC法 , 生长机理 , 六钛酸钾晶须

制备工艺对六钛酸钾晶须隔热材料性能的影响

陈康康 , 王刚 , 王来稳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0.04.009

以自合成的六钛酸钾晶须为主要原料,通过混料、成型和热处理等工艺制备出六钛酸钾晶须隔热材料,探讨了结合剂种类(无结合剂、PVA、黏土)、结合黏土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5%、7%和10%)、造孔剂锯末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3%、5%和7%)和六钛酸钾晶须的长径比(分别为10~20和50~60)对隔热材料的热导率、致密度和常温耐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黏土结合试样的热导率比无结合荆试样和PVA结合试样的小,而常温耐压强度比无结合剂试样和PVA结合试样的大.2)黏土加入量对试样热导率的影响与热面温度相关:热面温度≤500℃时,试样热导率随黏土加入量的增加而减小,热面温度≥800 ℃时则随黏土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黏土加入量的增加,试样的致密度和常温耐压强度均逐渐减小.3)随着锯末加入量的增加,试样的热导率、致密度和常温耐压强度均逐渐减小.4)采用高长径比晶须的试样具有较低的热导率和体积密度,较高的真气孔率和常温耐压强度.

关键词: 六钛酸钾 , 晶须 , 隔热材料 , 热导率

常压烧结温度对Mo(Si1-x,Alx)2复合材料物相组成及烧结性能的影响

王海梅 , 王刚 , 王来稳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0.z2.126

以自蔓延合成技术(SHS)合成的Mo (Si1-x.Alx)2(x=0、0.1、0.15和0.3)复合粉体为原料,在常压下分别在1200℃、1350℃、1500℃和1650℃下对其进行烧结,研究了常压烧结温度对其物相组成和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试样中的物相特别是C40相稳定性越差,其逐渐转变成Mo5 Si3、α-Al2O3和MoSi2(cl1b相);并且随着Al含量的增加,试样中的C40相稳定存在的温度越高,但越难以烧结致密.

关键词: SHS Mo(Si1-x.Alx)2复合材料常压烧结物相组成烧结性能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