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2种蓝矾衍生物的合成、结构及光谱性质

邓圣军 , 张宁 , 陈超 , 肖卫明 , 胡萌 , 袁琼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06.014

分别采用咪唑(im)和2,2′-联吡啶(bpy)为配体与五水硫酸铜在硝酸酸性乙醇/DMF介质中反应合成了[Cu(im)4SO4]n(1)和在硝酸酸性DMF介质中合成了[Cu(bpy)(H2O)2SO4]n(2)2种蓝矾衍生物,产率分别为67%和82%. 考察了体系硝酸量对产物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体系中加入的硝酸量分别控制在0.35~0.6 mmol和1.2~1.45 mmol时,可得到纯相的化合物1和化合物2.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及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测试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 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和化合物2均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具有蓝矾特征结构,受各自配体的空间位阻效应影响. 化合物1呈一维"之"字链状结构,化合物2为一维"一"字链结构. 二者的粉末UV-Vis漫反射光谱分析表明,2个化合物在可见区吸收峰归属于Cu(Ⅱ)离子的d-d跃迁;近紫外区,化合物1的吸收峰归属于配体(im)→Cu(Ⅱ)的电荷转移,化合物2的吸收峰归属于bpy的π→π*跃迁.

关键词: 蓝矾衍生物 , 硫酸铜 , 溶剂热合成 , 紫外-可见光谱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