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稀土抛光材料的生产、应用及其新进展

李永绣 , 周新木 , 辜子英 , 彭德院 , 胡平贵 , 周雪珍 , 焦晓燕 , 何小彬 , 魏坤 , 刘桂华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2.05.021

对稀土抛光材料的发展历史、制备方法、应用范围、市场前景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述评.对发展我国稀土抛光材料研究和产业化问题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稀土 , 抛光粉 , 产业化

混合碳酸稀土两步煅烧法制备超细CeO2

周雪珍 , 李进 , 丁家文 , 辜子英 , 胡平贵 , 彭德院 , 李永绣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4.05.002

以混合碳酸稀土为原料,经煅烧、酸溶活化、再煅烧的两步煅烧法制备了CeO2超细粉末.考察了第一步煅烧温度对煅烧中间产物酸溶性能和铈的氧化程度的影响,分析了煅烧和酸溶过程中的相关反应.结果表明:第一步煅烧过程的温度控制不仅影响Ln2O3·CeO2的酸溶性能,而且还决定了最终产物CeO2的物性.确定了制备超细CeO2的合适条件是:第一步煅烧温度为800℃,用硫酸进行酸活化处理,控制pH值在2左右,过滤洗涤后的活性中间产物CeO(OH)2再经第二次煅烧可以得到CeO2含量在90%以上,粒度分布均匀且中位粒径D50在0.5~1.5μm范围的超细CeO2粉末.当第二步煅烧温度在700~800℃之间,产物粒度小于1μm;当第二步煅烧温度为800~1000℃时,产物粒度在1~1.5μm之间.

关键词: 混合碳酸稀土 , 超细CeO2粉末 , 两步煅烧法

碳酸镧沉淀的自发结晶性能

辜子英 , 李永绣 , 何小彬 , 胡平贵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1.02.003

根据碳酸镧沉淀与结晶过程中溶液pH值和沉淀粒度的测定结果,对碳酸镧沉淀的自发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酸镧自发结晶的活性区域位于碳酸氢铵与镧离子的沉淀反应摩尔比1∶1~2.8∶1之间。而在高配比区域碳酸镧的结晶是惰性的。考察了加料方式、加料速度、加料比等对碳酸镧结晶的影响,并对碳酸镧的结晶化机理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关的沉淀和结晶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关键词: 碳酸镧 , 沉淀 , 自发结晶

单分散球形超细氧化铈的机械化学反应制备法

辜子英 , 胡平贵 , 彭德院 , 焦小燕 , 周雪珍 , 李永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湿固相机械化学反应法制备单分散球形超细氧化铈粉体, 化学分析和XRD物相分析结果表明球磨作用不仅改善了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 使反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而且还促进了产物的结晶化, 得到了结晶性良好的新物相, 有利于球磨产物的后续处理.随着球磨反应的进行, 颗粒粒度减小, 直至亚微米级时球磨反应使颗粒的减小趋势与晶粒生长导致颗粒长大的趋势达到平衡, 粒度降低幅度减小.球磨产物在后续煅烧过程中, 其粒度随温度的升高是先减小而后增大, 但在1050℃之前的增大不够明显.XRD、粒度分布及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煅烧产物为球形的单分散的超细氧化铈.

关键词: 超细氧化铈 , 机械化学反应 , 制备

碳酸氢铵沉淀钇基重稀土时共存铁、铝杂质离子的行为研究

胡平贵 , 焦晓燕 , 何小彬 , 辜子英 , 黎敏 , 李永绣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0.05.001

本文对钇基重稀土碳酸盐沉淀过程中杂质铁、铝离子的共沉淀行为以及对碳酸稀土的结晶性能和结晶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碳酸氢铵沉淀稀土时,杂质铝可沉淀完全,但在上清液中仍存在微量铁.同时在碳酸稀土的陈化结晶过程中有少量铁溶出;常温下钇基重稀土碳酸盐在低配比区域的结晶活性差,而在高配比区域结晶速度较快.杂质的存在会显著影响碳酸稀土的结晶,使结晶速度明显减小,结晶过程的值下降不明显,结晶产品的沉降性能变差.

关键词: 钇基重稀土 , 碳酸盐 , 沉淀 , 结晶 , 杂质

激光法测定稀土粉体粒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辜子英 , 陈伟凡 , 胡平贵 , 李永绣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4.02.005

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多种稀土粉体粒度测量中分散剂、分散时间、样品种类、样品浓度、折射率及测定误差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在测量过程中影响稀土粉体粒度的因素,确定了激光法测定稀土粉体粒度的测量条件.并可由测定结果来推断粉体的球形状况.

关键词: 激光 , 粒度分析 , 稀土粉体

以碳酸铈为前驱体制备超细氧化铈及其抛光性能

周雪珍 , 程昌明 , 胡建东 , 辜子英 , 胡平贵 , 李永绣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6.01.001

研究了以水合碳酸铈为前驱体,采用直接球磨和煅烧的方法制备了中位粒径小于3μm的超细氧化铈.结果表明:所得产物均具有立方萤石型结构,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产物粒径呈下降趋势,粒度分布也越来越窄,结晶度提高.但对三种不同玻璃的抛光能力均在900℃~1000℃之间呈现出极大值.因此认为抛光过程中玻璃表面物质的去除速率受抛光粉粒度、结晶度和表面活性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超细氧化铈 , 碳酸铈 , 抛光

湿固相机械化学反应法改性制备复合超细氧化铈

辜子英 , 李永绣 , 胡平贵 , 彭德院 , 焦小燕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5.03.004

采用湿固相机械化学法对氧化铈粉体进行改性处理,考察了改性剂的反应率,机械化学反应时间、煅烧温度、添加剂用量等条件与超细氧化铈粉体的粒度、密度、悬浮性及硬度之间的关系,分析测定了物相和外观形貌.制备了复合超细氧化铈粉体,使常态下基本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改性剂与被改性的粉体颗粒进行了良好的结合,从而改善了超细氧化铈的性能.

关键词: 超细氧化铈 , 机械化学反应 , 合成

氧化铈浆料的流变性研究

胡平贵 , 李颖毅 , 曾立新 , 辜子英 , 彭德院 , 李永绣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5.03.020

光学玻璃的抛光是一个复杂的机械、化学、物理反应过程.其中,抛光粉的流变性对抛光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用NDJ-1型旋转粘度计测定了二氧化铈浆料的表观粘度,比较了浆料的浓度、粉体的温度、粒度和体系的酸度对浆料流变性的影响.

关键词: 氧化铈浆料 , 流变性 , 抛光

RECl3与NH4HCO3的沉淀反应及伴生杂质的共沉淀行为

李永绣 , 何小彬 , 辜子英 , 胡平贵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1999.02.006

本文通过对沉淀过程的pH值变化特征研究和沉淀物的组成分析,确定了NH4HCO3与RECl3的沉淀反应.研究了伴生金属离子Al3+、Fe2+、Mn2+、Ca2+、Mg2+随稀土的共沉淀行为,讨论了杂质离子对产品纯度的影响.

关键词: 稀土 , 碳酸氢铵 , 沉淀反应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