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牛血清蛋白单层分子膜诱导生长PbS晶体

熊浩洋 , 胡彬彬 , 薛中会 , 蔡莉 , 戴树玺 , 杜祖亮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0063

以牛血清蛋白(BSA)单层分子膜为有机模板, 通过氨气扩散促进前驱体溶液中的硫代乙酰胺水解, 在气液界面上制备了取向单一的PbS晶体. 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制备的PbS晶体为均匀分布的四方形颗粒, 沿(200)晶面取向生长并呈现单晶结构. 分析认为形成这种结构的主要原因是BSA分子与Pb2+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和空间几何结构的匹配. 本实验为制备具有特殊结构的无机晶体材料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关键词: BSA单层分子膜 , ammonia diffusion , PbS single crystal , biomimetic mineralization

牛血清蛋白单层分子膜诱导生长PbS晶体

熊浩洋 , 胡彬彬 , 薛中会 , 蔡莉 , 戴树玺 , 杜祖亮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0063

以牛血清蛋白(BSA)单层分子膜为有机模板,通过氨气扩散促进前驱体溶液中的硫代乙酰胺水解,在气-液界面上制备了取向单一的PbS晶体.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制备的PbS晶体为均匀分布的四方形颗粒,沿(200)晶面取向生长并呈现单晶结构.分析认为形成这种结构的主要因为是BSA分子与Pb2+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和空间几何结构的匹配.本实验为制备具有特殊结构的无机晶体材料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关键词: BSA单层分子膜 , 氨气扩散 , PbS单晶 , 仿生矿化

电解液pH值对电化学法制备的CIGS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

孙保平 , 庞山 , 胡彬彬 , 杨光红 , 万绍明 , 杜祖亮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3.12148

以F掺杂透明导电玻璃(FTO)为基底,利用一步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Cu(In1-x,Gax)Se2(CIGS)薄膜,系统地研究了电解液pH值对CIGS薄膜的化学组分、结构及其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改变电解液pH值可以有效调控薄膜中In和Ga的化学计量比.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pH值为2.0时制备的CIGS薄膜结晶性较好,颗粒尺寸分布均匀.并且利用表面光伏技术研究了不同化学计量比对CIGS薄膜中光电荷动力学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n(Ga)/n(In+Ga)约为0.3时,CIGS薄膜的光电性能最好.

关键词: Cu(In1-xGax)Se2薄膜 , 一步电沉积法 , pH值 , 表面光伏

基于牛血清白蛋白LB膜模板仿生合成碱式硝酸锌薄膜

王海威 , 刘浩广 , 曾慧平 , 胡彬彬 , 杜祖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14136/j.cnki.issn 1673-2812.2016.06.021

结合仿生矿化的方法,通过牛血清白蛋白Langmuir膜板矢量控制和氨水动态控制相结合,合成了大面积连续致密具有(200)晶面取向的多孔Zn5 (OH)8 (NO3)2薄膜.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等测量手段,分析了Zn5 (OH)8 (NO3)2薄膜样品的表面形貌和结晶性能,并结合生物矿化原理推测了双重模板的控制机制.本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在室温下制备具有良好结晶度且适于大面积生产薄膜的方法.

关键词: 双重调控模板 , 牛血清白蛋白(BSA) , 仿生合成

带钢层流冷却过程中冲击穿透深度的数值模拟

胡彬彬 , 严政

中国冶金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261

带钢在层流冷却过程中距表面较近的区域温度存在反复升降的现象,造成厚度方向上组织和性能的差异.结合酒钢CSP热轧带钢生产数据,建立一维热轧带钢有限元模型,计算层流冷却过程中带钢的温度场.提出了冷却过程中带钢冲击穿透深度的概念,并初步探究其影响因素.厚度为3和4 mm的带钢计算得出的卷取温度比实测温度分别高3和8℃,相对误差分别为0.44%和1.16%,验证了模型和假设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冷却过程中冲击穿透深度受带钢的导热系数、平流区的对流换热系数、带钢表面温度和喷嘴分布的影响;带钢上表面喷嘴分布较少,冲击穿透深度随对流换热系数的增大而增加,下表面喷嘴分布密集起主导作用,增加对流换热系数,冲击穿透深度几乎不受影响.

关键词: CSP , 层流冷却 , 数值模拟 , 带钢温度 , 冲击穿透深度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