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歌群
,
马维忍
,
许世杰
,
何旭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为研究喷雾夹角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应用STAR-CD程序对不同喷雾夹角的燃烧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喷雾夹角决定了油束在燃烧室的空间分布和燃油与壁面的碰撞参数,进而影响到燃油的雾化与燃烧.当碰撞距离增加,燃油雾化时间增加.当撞壁入射角度减小,燃油壁面涂布能力增强,促进燃油蒸发雾化.当油束将燃烧室有效容积等分时,油气混合均匀,具有良好的燃烧效果.
关键词:
柴油机
,
燃烧室
,
数值模拟
,
喷雾夹角
王月森
,
梁兴雨
,
舒歌群
,
董立辉
,
于晗正男
,
孙秀秀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对润滑油对柴油机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形貌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透射电镜(TEM)技术研究颗粒物形貌特征的变化.利用快速颗粒物光谱仪对颗粒物粒径分布和数量浓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润滑油参与燃烧增大了基本碳粒子的直径,尤其是低负荷工况更明显.润滑油的燃烧程度对颗粒物的结构有较大影响,燃烧越充分颗粒物结构越疏松,相反则紧凑.润滑油对核模态颗粒物的排放贡献较大,而对积聚态颗粒物数量浓度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
润滑油
,
柴油机
,
颗粒物排放
,
粒径分布
,
形貌
李晓宁
,
舒歌群
,
田华
,
卫海桥
,
王之东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以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排气换热器窄点为研究对象,针对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排气换热器窄点位置确定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简单快捷的确定窄点位置的新方法平衡点法。选取R123为工质,对不同窄点温差下的各循环参数进行计算,得到了各参数值。结果表明:随着窄点温差取值的增大,换热面积与换热量等循环参数都呈减小趋势,并且在较小窄点温差值变动时对上述参数影响更加显著。传热窄点温差的取值要综合考虑传热效果、系统性能与经济性因素。
关键词:
排气换热器
,
窄点温差
,
有机朗肯循环
贾琦
,
舒歌群
,
田华
,
卫海桥
,
梁兴雨
,
孙秀秀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选取了Bi2Te3和CoSb3两种温差电材料设计了一种梯级分段温差电单偶,并对其建立了数学模型,导出温差电单偶的功率和效率计算公式,分析冷热端陶瓷片表面温度、温差电单偶长度以及表面对流传热系数对分段温差电单偶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热面温度、降低冷面温度和提高热表面对流传热系数均可以提高分段温差电单偶的最大输出功率和最大转换效率.缩短温差电单偶的长度可以增大最大输出功率,但会导致最大转换效率的明显下降.
关键词:
内燃机
,
排气
,
余热利用
,
温差发电
田华
,
张晶
,
舒歌群
,
卫海桥
,
梁兴雨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为高效低(火用)损回收柴油机多品位余热,本文提出了一种跨临界有机朗肯联合循环,其中高温级循环用于回收温度较高的发动机排气余热和废气再循环(EGR)余热,低温级循环回收发动机冷却水余热、增压空气余热、与高温级循环换热后的排气余热和EGR余热.本文对联合系统高温级工质选择多种高温型工质,并对系统热效率、回收功、(火用)效率及整体效率随高温级最大压力的变化规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优的高温级最大压力Pmaxh,使得随着Pmaxh的增大,系统热效率先上升后下降,工质均存在热效率ηth的最大值.甲苯不论是热效率还是(火用)效率均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并且使柴油机效率提高了6.86个百分点.
关键词:
多品位余热
,
柴油机
,
低(火用)损
,
跨临界联合循环
刘丽娜
,
舒歌群
,
田华
,
赵健
,
于国鹏
工程热物理学报
工质的热力性能是朗肯循环的重要影响因素,故为了回收处于不同品味的发动机排气、冷却水余热、汽轮机中膨胀后的工质乏气的能量,本文针对一种双朗肯联合循环,选择了water-Ethanol,water-R123,water-R1270,water-R134a和water-R290五种工质来进行研究,并对不同工质下系统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循环热效率方面,water-Ethanol系统最优;在系统膨胀功方面,water-R123系统最优.Water-Ethanol系统的第二级循环的体积膨胀比最大,需采用两级或多级膨胀机.
关键词:
工质
,
热力性能
,
双朗肯循环
,
系统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