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两步烧结法制备SiCp/Al纳米复合材料

苗元华 , 刘淑凤 , 罗劲松 , 王岩松 , 徐世峰 , 王文全 , 范翊 , 张立功 , 安立楠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为了提高纳米SiC颗粒增强的Al基复合材料(MMC)的致密度,在传统粉末冶金热压烧结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步中温(230℃)、高压(850 MPa)成型处理(以下称预烧结成型)工艺,经最终烧结处理后的5ψ/%,10ψ/%SiCp/Al MMC的致密度达到了99.9%,20ψ/%SiCp/Al MMC的致密度也达到了96.39%.20ψ/%SiCp/Al MMC的屈服强度达到了625MPa,硬度也有显著的提高.对SiCp/Al MMC的制粉、预烧结成型、烧结处理等制备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从工艺原理上分析了其可行性,最后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简单讨论.

关键词: SiCp/AlMMC , 球磨 , 成型预烧结 , 烧结处理 , 致密度抖

Si-B-C-N有机聚合物形成非晶陶瓷的机制研究

范翊 , 罗劲松 , 王岩松 , 徐世峰 , 褚明辉 , 王文全 , 张立功 , 安立楠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用FTIR及微区拉曼光谱等方法,研究了Si-B-C-N有机聚合物在不同热裂解温度下最终形成非晶陶瓷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从常温到600℃这个区域内,有小分子溢出,伴随着质量的大幅度失去,而在600℃~800℃范围内形成自由碳,表明Si-B-C-N材料已完成从有机到无机的转变,形成非晶陶瓷.

关键词: Si-B-C-N , 非晶陶瓷 , FTIR光谱 , Raman光谱

硼掺杂对非晶SiCN陶瓷高温电学性能影响

徐世峰 , 张立功 , 王岩松 , 苗元华 , 范翊 , 罗劲松 , 王文全 , 安立楠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报道了由聚合物前驱体衍生得到的非晶SiCN和SiBCN陶瓷的直流电学特性,硼掺杂引起SiCN陶瓷材料室温电导的增加,在不同的温度区域SiCN和SiBCN陶瓷的电导温度关系出现波动起伏,观察到正的和负的电导温度系数,并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讨论,拟合数据表明电导温度关系符合Arrhenius模型,表明此种材料是迁移率隙中存在很多缺陷局域态的半导体材料,随着温度升高出现了载流子与声子的相互作用过程.

关键词: 非晶陶瓷 , 电导 , Arrhenius , 声子散射

非晶Si-B-C-N陶瓷的电学特性研究

王岩松 , 张立功 , 徐世峰 , 苗元华 , 范翊 , 王文全 , 安立楠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高温热裂解法制备出Si-B-C-N陶瓷样品,在1100℃和1400℃退火5h后XRD结果显示两个样品均保持非晶状态.采用电流-电压直流测试方法,确定了样品在室温至1100℃温度范围内的直流电导率,材料的电导率在整个温度范围内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呈现出非晶半导体的特性.退火温度升高导致电导率显著增大,这与高温退火过程中H的失去有关.

关键词: 热裂解 , 非晶陶瓷 , 直流电导率 , 退火

α-Si3N4单晶纳米带的光致发光及激发光谱研究

范翊 , 金华 , 罗劲松 , 杨为有 , 张立功 , 谢志鹏 , 安立楠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催化裂解有机前驱体方法制备出单晶a-Si3N4纳米带,研究了纳米带的吸收光谱、光致发光(PL)及激发(PLE)光谱.吸收光谱表明约5.0eV禁带宽度的纳米带是间接带半导体吸收.室温下纳米带的PL光谱在1.8eV, 2.3eV和3.0eV处有3个宽峰.PLE光谱显示在能隙中存在多个能级.

关键词: a-Si3N4 , 单晶 , 吸收 , 光致发光

碳纳米管增强的陶瓷基复合材料

张立功 , 范翊 , 罗劲松 , 褚明晖 , 郭宝华 , 梁吉 , 安立楠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聚合物前驱体热裂解工艺制备了碳纳米管增强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了含1.3%和6.4%(体积分数)碳纳米管的硅碳氮复合材料.SEM和HRTEM微观结构表明碳纳米管被均匀地分布在陶瓷基体中.采用纳米压痕测量了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增强陶瓷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聚合物前驱体 , 陶瓷 , 增强

高能球磨制备纳米级Al2O3/Al复合粉体过程中铝相晶粒尺寸和结构的变化

师巨亮 , 钱冬杰 , 刘淑凤 , 范翊 , 罗劲松 , 蒋大鹏 , 张立功

机械工程材料

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在高能球磨制备纳米Al2O3/Al混合粉体过程中,球磨时间和纳米Al2O3含量对铝相晶粒尺寸和晶格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期短时间的球磨中,微米铝粉的晶粒尺寸迅速细化到纳米级,但随着球磨时间的进一步延长,高能球磨为晶粒融合和再生长提供了能量,使铝晶粒沿着某些晶向有长大的趋势;当Al2O3体积分数较低(5%)时可促进铝粉的破碎,但高含量的Al2O3则对铝粉的球磨破碎不利.

关键词: 高能球磨 , 纳米Al2O3/Al复合粉 , X射线衍射

抗氧化和抗高温腐蚀的Si-Al-C-N 聚合物前驱体陶瓷

张立功 , 范翊 , 罗劲松 , 褚明晖 , 安立楠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聚合物前驱体陶瓷工艺制备了Si-Al-C-N陶瓷,并对陶瓷氧化和腐蚀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入少量的Al将极大地提高Si-Al-C-N陶瓷的抗氧化和抗腐蚀能力.含1.4at%Al的Si-Al-C-N陶瓷的氧化速率较文献报道硅基材料的低10倍,并且在1200℃,50 h观察不到任何腐蚀.还讨论了Si-Al-C-N陶瓷的抗氧化与腐蚀的机理.

关键词: 聚合物前驱体 , Si-Al-C-N陶瓷 , 抗高温腐蚀 , 抗氧化

单晶6H-SiC纳米线的可控掺杂及光学特性

范翊 , 高凤梅 , 杨为佑 , 蒋大鹏 , 张立功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9.06.006

采用有机前驱体制备纳米材料工艺,制备出不同Al掺杂浓度的6H-SiC纳米线(Al/6H-SiC).用HRTEM、EDX、XRD等对纳米线进行了表征,发现随着起始材料中异丙醇铝含量的增加,所制备的纳米线中的Al浓度也在增加,最高可达到1.25%, HRTEM显示晶格间距为0.26 nm和0.25 nm,对应为6H-SiC的(101)和(102)面间距,Si、C原子比为1∶1.拉曼光谱得到这种6H-SiC的声子能量为100 meV,由吸收光谱带边吸收外推计算得到Al/6H-SiC纳米线光学带隙,掺杂浓度越大,吸收边红移越大.

关键词: SiC , 有机前驱体 , 热裂解 , 纳米线 , 掺杂 , 光学性质

二乙炔类脂衍生物在气-液界面的单分子膜特性

范翊 , 李亚军 , 张立功 , 蒋大鹏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0.01.003

研究了10,12-二十五碳双炔酸与α-D-吡喃甘露糖苷-1-N-(3,6,9-三氧杂十一烷基)-p-10,12-二十五碳双炔的混合物在不同pH值及温度下的气-液界面的单分子膜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当pH在5.16~5.64之间,温度为14 ℃时,薄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二乙炔衍生物 , 单分子膜性能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