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QAl9-4/B30焊缝TEM特征

张金民 , 董明洪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12.03.004

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 QAl94+ B30铜合金焊缝内的组织.结果表明,QAl9-4+ B30铜合金的焊缝内存在β'马氏体板条,内部具有细微的层状结构.经过热处理后β'马氏体转变为γ2相.基体中出现与基体共格的细小面心立方相.QAl9-4+ B30铜合金的焊缝内存在NiAl相,NiAl相的(110)面大多平行于面心立方基体的(111)面,NiAl析出相的长轴方向平行于[121]NiAl,垂直于[101]NiAl.

关键词: 铜合金 , NiAl相 , 透射电镜

铝-钛-钢爆炸复合板在不同海域的腐蚀行为

董明洪 , 查小琴 , 郭为民 , 李文军 , 侯发臣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09.02.013

根据铝-钛-钢爆炸复合板的应用环境,将其投放在青岛、舟山和厦门3个海域的潮差区和飞溅区,暴露1年、4年后对材料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板在3个海域的腐蚀均以电偶腐蚀为主,铝层(1060)腐蚀程度比较严重,特别是在复合板侧面铝与钛交界处的铝,其腐蚀程度最为严重,形成很深的沟槽;3个海域暴露时间与腐蚀深度不为线性关系,而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腐蚀变得缓慢;3个海域潮差区的试样正面腐蚀程度的大小顺序是舟山>青岛>厦门,侧面的腐蚀程度大小顺序是厦门>青岛>舟山;飞溅区的试样正面腐蚀程度的大小顺序是厦门>青岛,侧面腐蚀程度顺序大小是青岛>厦门.

关键词: 爆炸复合板 , 潮差区 , 飞溅区 , 腐蚀行为

不锈钢硫酸-硫酸铜晶间腐蚀结果评定方法探讨

查小琴 , 李永军 , 李雪峰 , 董明洪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10.03.009

通过对硫酸-硫酸铜晶间腐蚀后弯曲产生裂纹或断裂的奥氏体不锈钢基体、双相不锈钢基体、不锈钢堆焊复层及不锈钢焊接接头试样进行金相、扫描或透射电镜微观分析,表明用GB4334-2008 E法评定操作性存在问题,参照此法判断试验材料是否有晶间腐蚀倾向,判断结果存在争议;硫酸-硫酸铜晶间腐蚀标准(GB4334-2008 E法)中结果评定方法应在现基础上细化、补充,评定方法中金相法如何操作和如何评定应详细说明,适当可以补充图片指导,结果有争议时,不只限于150~500倍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根据需要,可在扫描电镜下、甚至是在透射电镜下进行观察分析;在高倍显微镜下准确判断出晶间腐蚀所致裂纹和非晶间腐蚀所致裂纹试样,总结出其低倍形貌特征并补充于标准评定方法中,对于提高标准的操作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不锈钢 , 晶间腐蚀 , 结果评定

试样厚度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

董明洪 , 查小琴 , 张永兆

材料开发与应用

本文对两种不同厚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并对其断裂过程及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厚度为1.40 mm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比厚度为3.00 mm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越,其断裂后的纤维股比较细,纤维股完全发生断裂,贡献出其所有的应力;而厚度为3.00 mm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断裂后的纤维股都比较粗,纤维辅层之间未能完全发挥到其极限应力.厚度为1.40mm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比厚度为3.00 mm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平均提高了65%;弹性模量提高了8.8%;延伸率提高了0.5%.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 力学拉伸性能 , 断裂过程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