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正极材料Li(Ni1/3Co1/3-xMn1/3)MxO2(M=Ti, Mg)的合成及性能

杨平 , 张传福 , 戴曦 , 樊友奇 , 湛菁 , 蒋伟燕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草酸盐前驱体合成Ti4+、Mg2+掺杂正极材料Li(Ni1/3Co1/3-xMn1/3)MxO2(M=Ti, Mg).利用XRD和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采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恒流/恒压充放电测试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Ti4+、Mg2+掺杂后晶胞体积增大,大倍率充放电时LiNi1/3Co1/3Mn1/3O2的电化学反应阻抗Rct降低,其大倍率充放电性能得到改善,Ti4+掺杂效果更好;当掺杂量x=0.025时,材料晶型完整,具有单一的a-NaFeO2层状结构;1C倍率时Li(Ni1/3Co1/3-0.025Mn1/3)Ti0.025O2的第二循环放电容量为143.2 mA-h/g,2C时为128.0 mA-h/g,经100次循环后容量分别为132.5和115.8 mA-h/g,容量保持率为92.53%和90.47%.

关键词: LiNi1/3Co1/3Mn1/3O2 , 锂离子电池 , 正极材料 , 电化学性能

铝硅熔体黏度对初晶硅富集和分离的影响机制

余文轴 , 马文会 , 郑忠 , 蒋伟燕 , 李杰 , 田茂洪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7)60053-0

研究了铝硅合金电磁分离过程中熔体黏度对初晶硅富集和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熔体黏度对初晶硅的富集效率和分离有决定性的作用.高黏度熔体有利于初晶硅的富集,反之低黏度熔体可以促进初晶硅的分离.基于此,对初晶硅富集过程的机理进行了新的解释,并通过控制熔体黏度获得了一种强化初晶硅富集效率的工艺.此外,熔体不同区域黏度的差异会导致初晶硅的晶体形貌由球状转变为板片状.

关键词: 定向凝固 , 电磁搅拌 , 铝硅熔体 , 初晶硅 , 分离 , 黏度

形貌控制合成棒状银粉前驱体

张传福 , 蒋伟燕 , 湛菁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11.03.003

以可溶性硝酸银和草酸或草酸铵为原料,利用氨为配位剂,通过配位沉淀法制备了棒状银粉前驱体,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研究前驱体粉末的物相、成分与形貌,系统考察配位沉淀条件包括溶液pH值、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和陈化时间对前驱体粉末形貌、粒度和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Ag(Ⅰ)-C2O42--NH3-NH4+-H2O反应体系中,在溶液pH =3.8 ~4.8,温度50~65℃,浓度0.3~0.4 mol/L,陈化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可得到草酸银前驱体,其形貌为棒状.在惰性气氛下热分解该前驱体即可得到比表面积为1.054 m2/g棒状银粉,热分解产物对前驱体的形貌具有继承性.

关键词: 银粉 , 棒状 , 形貌控制 , 草酸银复盐

纤维状超细银粉前驱体制备热力学分析

蒋伟燕 , 张传福 , 湛菁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10.04.003

根据同时平衡原理和质量平衡原理,从理论上推导出了Ag(Ⅰ)-C2O42--NH3-NH4+-H2体系中金属银离子和草酸盐在水溶液中热力学平衡的数学模型,计算并绘制出该体系的lg[Ag]T-pH图.在此基础上,分析液相沉淀过程中溶液的lg[Ag]T与pH之间的关系并推断出制备纤维状银粉前驱体粉末的理想pH值为5.0~6.0之间,为液相沉淀过程的实验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通过验证实验证明了热力学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物理化学 , 银粉末 , 前驱体 , 形貌 , 热力学分析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