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阳极氧化铝作为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用的研究

张钱献 , 郑国渠 , 蔡超 , 李纯 , 张昭

功能材料

采用直流电阳极氧化法在高纯铝箔上制备了多孔阳极氧化铝(AAO)膜,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杭谱(EIS)等技术对AAO膜的表面形貌、厚度和比表面电容性质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AO膜由垂直于膜表面的、孔径在60~80nm之间的平行纳米孔道组成,膜的多孔层厚度约为20μm左右;AAO膜的比表面电容值约为5μF/cm2,使用电压范围约为200~250V;该结果表明,多孔阳极氧化铝在中高压铭电解电容器的阳极箔上的应用存在着较好的前景.

关键词: 阳极氧化铝 , 铝电解电容器 , 阳极箔 , 比电容 , 电化学阻抗谱

载体对La0.8Sr0.2CoO3燃烧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薛屏 , 蔡超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2.06.004

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型La0.8Sr0.2CoO3燃烧催化剂,比较了γ-Al2O3和堇青石( Cordierite, 2MgO*2Al2O3*5SiO2)载体的负载效果和这两种催化剂二甲苯完全氧化的催化活性.利用TPR和XPS等手段对两种催化剂的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燃烧催化剂 , La0.8Sr0.2CoO3 , XPS , TPR , 二甲苯完全氧化

铝锂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与时效阶段的相关性

蔡超 , 李劲风 , 王恒 , 方娜 , 许龙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不含Zn及0.72% Zn微合金化的Al-3.7Cu-1.15Li-0.5Mg合金T6态时效(150及175℃)不同时间后的晶间腐蚀行为,建立了其腐蚀-时效进程状态图.结果表明,Zn微合金化铝锂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略低于不含Zn微合金化的铝锂合金.随时效进程的发展,铝锂合金腐蚀类型变化规律为:孔蚀或局部晶间腐蚀(时效早期),全面晶间腐蚀(欠时效阶段),局部晶间腐蚀(近峰时效阶段),孔蚀(过时效阶段).晶间腐蚀深度随时效时间延长呈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规律.时效时间延长,一方面晶界析出相逐渐粗化并且呈不连续分布,另一方面晶内T1相及θ相析出,晶内电位降低,晶界及晶内电位差减小,从而导致上述腐蚀类型的变化.

关键词: 铝锂合金 , 晶间腐蚀 , 时效

Cu掺杂的CeZrO2固溶体的制备及其催化燃烧芳香烃

蔡超 , 薛屏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6.06.012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e0.48Zr0.48Cu0.04O2 固溶体,将其用作芳香烃的燃烧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反应器中评价了催化剂对苯、甲苯和二甲苯等的氧化反应活性,并运用XRD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Ce0.48Zr0.48Cu0.04O2具有和CeO2相似的立方结构.反应温度为600℃时,苯、甲苯和二甲苯的CO2的生成率分别达到100%,94%和90%,显示了催化剂良好的低温燃烧催化性能.经800℃高温热处理3h的催化剂,在同样的反应温度下,对苯、甲苯和二甲苯的保留活性分别为78%、61%和58%,显示了较好的耐热稳定性.

关键词: CeZrO2固溶体 , Cu掺杂 , 芳香烃 , 催化燃烧 , 热稳定性

2099铝锂合金晶间腐蚀行为与时效制度的相关性

许龙 , 姚希 , 李劲风 , 蔡超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doi:10.11902/1005.4537.2014.017

系统研究了2099铝锂合金晶间腐蚀行为与时效制度(T6态150和175℃时效、T8态150℃时效)的相关性,建立了 2099铝锂合金腐蚀-时效进程状态图.结果表明,时效过程按腐蚀类型变化可以分为4个阶段.时效早期发生孔蚀或局部晶间腐蚀,欠时效阶段发生全面晶间腐蚀,近峰时效阶段转变为局部晶间腐蚀,过时效阶段以孔蚀为主.欠时效时,细小的晶界析出相连续分布,晶间腐蚀敏感性较高.过时效阶段晶界析出相粗化,并呈不连续分布,抗晶间腐蚀能力提高.时效温度提高,晶界析出相粗化,析出相间距增加,而时效前预变形能够促进析出相均匀弥散形核,抑制晶界无沉淀带形成,因而导致晶间腐蚀欠时效阶段和近峰失效阶段的时效时间范围缩短或消失,提高了抗晶间腐蚀能力.

关键词: 2099铝锂合金 , 晶间腐蚀 , 腐蚀-时效过程

电沉积钕铁硼磁性薄膜工艺

唐娟 , 谭澄宇 , 李建梅 , 蔡超 , 李劲风

电镀与涂饰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铜电极上进行了NdFeB稀土永磁薄膜电沉积的初步探索.镀液组成为:FeCl240g/L,H3BO336g/L,抗坏血酸1.2 g/L,十二烷基硫酸钠0.1 g/L,甘氨酸、氯化铵各30 g/L(作为配位剂),NdCl38~16 g/L.探讨了配位剂对该体系镀液循环伏安特性的影响,并研究了镀液中NdCl3含量和电沉积终止电位对镀层形貌和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加入配位剂后,Fe2+起始沉积电位负移,而Nd3+的还原电位正移.Fe元素能诱导Nd元素进行共沉积,实现在水溶液中电沉积制备稀土永磁薄膜.循环伏安沉积的终止电位和镀液中NdCl3的含量对NdFeB薄膜的形貌和外观影响较大.镀液中NdCl3为8 g/L、终止电位为-1.7 V时,可制得Nd的质量分数高达5.69%、较光亮致密的NdFeB薄膜.

关键词: 钕铁硼 , 永磁铁 , 薄膜 , 电沉积 , 循环伏安法 , 水溶液 , 配位剂

用开尔文探针研究Al-Mg-Si合金在MgCl2液滴下的腐蚀行为

蔡超 , 杨建锋 , 李劲风 , 曾锋利 , 谭星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采用开尔文探针研究了相对湿度(RH)为75% 和33%时,Al-0.63 Mg-0.28 Si合金在原始 浓度0.05 ~0.3 mol/L、体积6μL的MgCl2液 滴作用下的腐蚀行为。由于液滴水分蒸发,在合金表面 形成直径约2.9~3.2 mm的MgCl2薄液膜。当开路 电位基线在基本维持稳定(-0.3~-0.5 Vvs \ SCE)的 基础上重复出现电位突降而后立即回复的电位噪声时,对应 于亚稳孔蚀的不断形成与钝化,合金表面生成直径小于3 μm的亚稳孔蚀。当开路电位缓慢下降 至-0.7~ -0.8 V 左右并维持稳定时,对应 于合金表面丝状腐蚀的形成与生长。在RH=33%气 氛中,合金表面只发生亚稳孔蚀。在RH=75%气氛 中,当初始浓度0.3 mol/L和0.2 mol/L时,24 h内合 金主要发生亚稳孔蚀;当浓度下降至0.1 mol/L时,合 金表面发生稳定腐蚀(丝状腐蚀),且丝状腐蚀发生 在液滴边缘并向外扩展;当浓度进一步下降至0.05 mol/L 时,发生稳定腐蚀的几率下降,24 h内主要发生亚稳 孔蚀。气氛湿度降低,单位时间内亚稳孔蚀数目降 低;而相同气氛湿度条件下,随原始MgCl2液滴 浓度降低,单位时间内亚稳孔蚀数目增加。

关键词: Al-Mg-Si合金 , Kelvin probe (KP) , MgCl2 solution drop

高温高速流场条件下蓝宝石材料对红外成像影响分析

张义广 , 丁明跃 , 蔡超 , 周成平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5.02.015

蓝宝石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红外窗口材料,文章结合某高速飞行器应用要求设计了高温高速流场条件下蓝宝石对红外成像影响试验,分析了蓝宝石对红外成像影响结果,提出了对各种影响的校正方法,为高速飞行器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应用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

关键词: 红外成像制导 , 气动光学效应 , 图像模糊 , 图像偏移

透明氧化物薄膜的制备及其发展趋势

蔡超 , 李建梅 , 薛敏钊 , 刘燕刚

材料导报

对近几年透明氧化物薄膜的制备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溶胶-凝胶法、电沉积法、水热电化学法和喷雾热解法等方法的制备特点、性能评价以及透明氧化物薄膜的应用领域,并对今后透明氧化物薄膜的制备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透明 , 氧化物薄膜 , 制备

纯镁在中性1.0 mass%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赵明坚 , 蔡超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9.02.008

以中性1.0 mass%NaCl溶液为研究体系,通过电化学阻抗(EIS)结合形貌分析研究了纯镁的腐蚀发展过程及其腐蚀机理.结果表明:该腐蚀过程可被分为典型的三个阶段,分别为腐蚀初期点蚀的产生与发展、氧化膜在阳极表面的堆积以及腐蚀后期氧化膜的破裂造成新的阳极区域的出现;随着腐蚀程度的逐渐深入,电极表面的粗糙度在不同阶段也有相应的增加;腐蚀过程中EIS分形维数的变化趋势与腐蚀形貌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纯镁 , 腐蚀 , 电化学阻抗 , 分形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