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中间温度对混合工质双级分离式喷射制冷循环特性影响研究

谈莹莹 , 王林 , 梁坤峰 , 白得坡

工程热物理学报

提出了一种低品位热驱动的混合工质双级分离式喷射制冷循环,将混合工质两级分凝分离原理引入喷射制冷循环,大大降低系统压比,实现在喷射制冷中获得较低的制冷温度的同时保证系统有较高制冷效率.建立组成循环各部件热力学数学模型,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下,分析中间温度对循环主流率、最低蒸发温度、喷射系数和系统性能系数的影响,并得到不同冷凝温度下系统性能系数随中间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新循环采用混合工质R600/R290可获得低于-20℃的制冷温度,中间温度对新循环的工作性能影响显著,合理选择中间温度有利于使该循环获得最低制冷温度和最高制冷效率.

关键词: 喷射制冷 , 混合工质 , 中间温度 , 性能系数

热-电驱动喷射压缩复合制冷循环特性研究

王林 , 谈莹莹 , 梁坤峰 , 安方涛 , 陈宁

工程热物理学报

自复叠制冷循环具有获得制冷温度低优点,但其完全消耗的是高品位电能或机械能;喷射制冷具有利用低品位低温热源(60~100℃)制取冷量、且制冷温度较高时制冷效率高等优点,但难以获得较低制冷温度.因此,为了实现低品位热在低温冷冻领域高效利用并节省高品位电能,本文提出一种由低品位低温热源与电能联合驱动的混合工质喷射/压缩复合制冷循环.建立组成新循环各部件热力学数学模型,分析喷射器压缩比和压缩机压缩比对复合式制冷循环的热性能系数和机械性能系数影响,并与传统的自复叠制冷循环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低品位热源与电能联合驱动喷射/压缩复合制冷循环较传统自复叠制冷循环可显著提高制冷效率并获得更低制冷温度.

关键词: 喷射制冷 , 自复叠制冷 , 复合制冷 , 压缩比 , 性能系数

PBT/原位聚合改性凹凸棒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微结构与粘弹性

潘炳力 , 谈莹莹 , 宁莉萍 , 杨生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原住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了PS修饰的凹凸棒粘土(PSAT),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和热重分析(TGA)结果表明,PS已成功地修饰到AT表面.将所得PSAT与PBT共混制备了PBT/1PSAT复合材料,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PSAT含量较低时可得到纳米级的良好分散,且界面相容性较好;而当PS-AT含量较高时,团聚现象出现,复合材料相界面变差.这与复合材料的粘弹性的变化趋势一致,即PSAT的加入可以使复合材料的复数黏度升高以及抗蠕变性能改善,而随着PSAT含量的增加,复数黏度和抗蠕变性能变化不明显.

关键词: 微乳液聚合法 , 凹凸棒粘土 , 表面改性 , 微结构 , 粘弹性

一种新型自复叠制冷循环特性研究

王林 , 谈莹莹 , 梁坤峰 , 崔晓龙

工程热物理学报

提出一种新型自复叠制冷循环,通过设置喷射器,利用高压高沸点液态制冷剂引射低压低沸点气态制冷剂,充分回收高沸点组分的节流损失,提高压缩机吸气口处低沸点组分的吸气压力并获取更低制冷温度。建立了组成系统部件热力学数学模型,分析了冷凝温度、混合工质配比和压缩比等参数对传统自复叠制冷循环和新型自复叠制冷循环的工作特性影响。研究表明,新型自复叠制冷循环制冷效率与传统自复叠制冷循环相当,但前者所获得制冷温度比后者所获得制冷温度可降低约10~20℃

关键词: 喷射器 , 压缩比 , 制冷温度 , 性能系数

混合工质充注量/配比对自复叠制冷循环特性影响

王林 , 崔晓龙 , 谈莹莹 , 汪庆军

工程热物理学报

混合工质充注量、混合工质配比以及外界环境温度是自复叠制冷循环工作特性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提出新的定密度法研究变工况下自复叠制冷循环的工作特性.建立了组成系统部件热力学数学模型,分析了混合工质充注量、混合工质配比以及外界环境温度等参数对自行复叠制冷循环的工作特性影响,并得出有指导意义结论.

关键词: 制冷 , 混合工质 , 制冷系数 , 定密度法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