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高钢级耐酸性X70MS钢螺旋埋弧焊管的生产工艺及组织性能

毕宗岳 , 黄晓辉 , 牛辉 , 张锦刚 , 赵红波 , 刘海璋 , 张万鹏 , 牛爱军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低碳、低锰、微合金化设计和洁净化冶炼等工艺生产出了高钢级耐酸性X70MS钢热轧板,通过优化焊接工艺参数,采用耐酸性焊接材料,控制焊接热输入,控制钢管成型残余应力等措施,开发出了高钢级耐酸性X70MS钢螺旋埋弧焊管,并对其力学性能、HIC性能以及SSCC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耐酸管母材的屈服强度为515~525 MPa,抗拉强度为615~620MPa,焊缝抗拉强度为655~685 MPa,母材和焊缝的硬度均小于250 HV10,0℃下母材的冲击功大于296 J,焊缝冲击功大于120 J;该耐酸管具有良好的耐HIC性能和耐SSCC性能,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达到和远高于API SPEC 5L(44版)标准要求.

关键词: X70MS钢 , 埋弧焊管 , 氢致开裂(HIC) , 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SCC)

黄铜矿精矿中等嗜热微生物浸出过程及其优化

王军 , 李旖旎 , 庄田 , 赵红波 , 朱珊 , 覃文庆 , 邱冠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3种中等嗜热微生物:喜温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caldus,A.c)、嗜铁钩端螺旋菌(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L.f)、嗜热氧化硫化杆菌(Sulfobacillus thermosulfidooxidans,S.t)对黄铜矿精矿进行浸出。探讨浸出过程中的微生物生长优化及搅拌反应器浸出条件优化。微生物最佳生长条件如下:生长温度为45℃、初始pH为1.5。驯化过的浸矿细菌的生长及浸出率明显高于未驯化的,驯化后浸出率在矿浆浓度为50 g/L时达到最大,为94.00%;当矿浆浓度达到100 g/L时,铜的浸出率稳定在80%左右。搅拌反应器的最优化浸出条件如下:搅拌速度350 r/min,充气强度500 mL/min。在此条件下,对黄铜矿精矿进行浸出,浸出时间为30d时,最终铜离子浓度为17.36 g/L,铜的浸出率为85.60%。

关键词: 黄铜矿 , 中等嗜热菌 , 生物浸出

油酸钠作用下金红石的浮选行为及作用机理

王军 , 程宏伟 , 赵红波 , 覃文庆 , 邱冠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通过纯矿物试验,研究金红石在油酸钠为捕收剂体系中的浮选行为.当油酸钠用量为20 mg/L、pH值为6~8时,金红石浮选回收率均在80%以上;当pH =7.5时,金红石浮选回收率最高,为85.27%.Zeta电位及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油酸钠在金红石表面主要发生了化学吸附,同时也可能存在物理吸附.根据油酸钠溶液化学计算,当pH值为6~8时,油酸钠溶液的优势组分为C17H33COO-和(C17H33COO)22-;而金红石表面Ti4+的羟基化合物主要以[Ti(OH)2]2+和[Ti(OH)3]+形式存在.结合金红石在油酸钠捕收剂体系中的浮选行为,油酸钠在金红石表面的相互作用原理是,金红石表面解离的Ti4+在水溶液中形成羟基化合物[Ti(OH)2]2+和[Ti(OH)3]+络合在金红石表面成为浮选的活性质点,再与C17H33COO-和(C17 H33COO)22-作用形成Ti(C17H33COO)4,从而使金红石疏水上浮;油酸(C17H33COOH(aq))分子和离子-分子缔合物(C17H33COOH·C17H33COO-)的物理吸附也可能存在.

关键词: 金红石 , 油酸钠 , 溶液化学 , 浮选

三烷基混合叔胺-正辛醇-磺化煤油萃取菜籽粕酸脱毒液中的植酸

康宏宽 , 周小华 , 赵红波 , 李晓辉 , 冯涛 , 周兴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00007

用三烷基混合叔胺(N235)-正辛醇-磺化煤油从菜籽粕酸脱毒废液中萃取植酸,研究了水相pH值、植酸浓度、N235浓度对植酸分配比的影响. 确定萃取植酸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3.0、N235的浓度0.17 mol/L、正辛醇浓度0.48 mol/L、相比R为5:1、萃取时间5 min,对0.02 mol/L标准植酸溶液的萃取率为95.2%. 以0.25 mol/L NaOH溶液为反萃取剂,在相比5:2下反萃取5 min,三级反萃取总收率达到82.6%. 实验证明加入正辛醇可提高N235萃取植酸的分配比,可能与正辛醇和N235形成"分子簇"结构产生协同萃取有关.

关键词: 植酸 , 萃取 , N235 , 菜籽粕 , 正辛醇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