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聪阁
,
潘清林
,
何运斌
,
刘晓艳
,
李文斌
,
梁文杰
,
周迎春
,
李运春
材料导报
Al-Cu-Mg系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耐热性能,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材料.微量Ag、Li的添加及复合添加能够改善Al-Cu-Mg系合金的性能,而析出相对合金的性能起决定作用.介绍了微量Ag、Li的添加及复合添加对Al-Cu-Mg合金析出相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不同析出相的结构特征、形成条件以及析出序列,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Al-Cu-Mg合金
,
微量Ag
,
微量Li
,
析出相
路聪阁
,
潘清林
,
何运斌
,
李文斌
,
梁文杰
,
李运春
,
周迎春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8.04.002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研究微量Ag对Al 5 3Cu 0 8Mg 0 3Mn 0 15Zr合金薄板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微量Ag后,提高合金的时效硬化能力,缩短峰时效时间.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和高温耐热性能得到提高,合金力学性能提高的原因在于析出一种更细小弥散的片状Ω相.未添加Ag的合金析出强化相为θ′相和少量S′相;添加Ag后,主要强化相为Ω相和少量θ′相.经固溶时效处理后,两种合金均发生完全再结晶.
关键词:
Al-Cu-Mg-Mn-Zr合金
,
微量Ag
,
力学性能
,
显微组织
,
耐热性能
路聪阁
,
刘圣迁
电镀与涂饰
通过镀金层的表面形貌观察和成分测定,分析了陶瓷封装外壳镀金层在350℃空气气氛下高温试验2h后变色的原因.研究了分别以Ni镀层、Ni-Co合金和Ni/Ni-Co复合镀层作底层时陶瓷封装外壳的抗高温变色能力.结果表明,陶瓷封装外壳变色是由底层镍扩散到镀金层表面形成氧化镍所致.以Ni-Co合金和Ni/Ni-Co复合镀层作底层可有效阻止镍的扩散,从而提高陶瓷封装外壳的抗高温变色能力.
关键词:
陶瓷封装
,
变色
,
高温
,
金层
,
镍钴合金
刘晓艳
,
潘清林
,
路聪阁
,
李文斌
,
张心明
,
尹志民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9.03.006
采用热模拟试验对一种含银Al-Cu-Mg耐热铝合金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合金在热压缩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分别为340~500℃,0.001~10s-1的条件下的流变应力行为和变形组织.结果表明: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该合金热压缩变形的流变应力行为可用双曲正弦形式的本构方程来描述,也可用Zener-Hollomon参数来描述,其变形激活能为196.27kJ/mol.在较低的变形温度或较高的应变速率下,合金组织中主要存在沿垂直于压缩方向拉长了的晶粒.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或应变速率的降低,拉长的晶粒发生粗化,并且合金中出现了再结晶晶粒,说明合金中的主要软化机制逐步由动态回复转变为动态再结晶.该合金较适宜的热轧温度为380~460℃,应变速率为0.1~10s-1.
关键词:
耐热铝合金
,
含银Al-Cu-Mg合金
,
流变应力
,
变形组织
李运春
,
潘清林
,
梁文杰
,
何运斌
,
周迎春
,
路聪阁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7.06.001
研究了一种含Sc的Al-Cu-Li-Zr合金在不同时效状态下的晶间腐蚀和剥落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不同时效温度下峰时效态合金的晶间腐蚀和剥落腐蚀倾向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160℃下时效,合金的晶间腐蚀和剥落腐蚀倾向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含Sc的Al-Cu-Li-Zr合金在EXCO溶液中进行的极化曲线测试结果也表现出相同的腐蚀趋势.微观组织观察分析表明,T1(Al2CuLi)相和无沉淀析出带(PFZ)是引起合金腐蚀敏感性增加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含Sc的铝锂合金
,
时效
,
晶间腐蚀
,
剥落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