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聚乙烯醇纤维-Fe(Ⅲ)配位反应动力学

陈培根 , 吴之传 , 汪学骞 , 陶庭先 , 张宇东 , 王二兰 , 辛后群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03.016

以聚乙烯醇纤维(PVA)为配体原料,与FeCl3在溶液中进行反应,制备了PVA-Fe(Ⅲ)配合物,研究了PVA与溶液中Fe(Ⅲ)配位反应的动力学行为,为纤维与金属离子配位反应建立了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该反应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60 ℃,反应时间2 h,Fe(Ⅲ)初始浓度c=0.08 mol/L,体系pH=2.0.PVA与Fe(Ⅲ)结合表现出单分子层吸附的特征,属化学结合;PVA配合Fe(Ⅲ)的量与溶液中Fe(Ⅲ)浓度之间符合Langmuir方程,饱和配合量为171.8 mg/g干纤维.由反应时间与溶液剩余浓度的关系,用初始浓度法求出该反应为一级反应;在不同温度下,以聚乙烯醇纤维与初始浓度为0.080 29 mol/L的Fe(Ⅲ)溶液进行反应,测定了各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由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根据Arrhenius方程,得出该反应的活化能Ea为144.98 kJ/mol,速率常数为lg k=-Ea/2.303RT+20.48.

关键词: 聚乙烯醇纤维 , Fe(Ⅲ) , 反应动力学 , 活化能 , 速率常数

纳米铜/改性聚丙烯腈复合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辛后群 , 陶庭先 , 王二兰 , 张宇东 , 陈培根

功能材料

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Cu(Ⅱ)溶液反应,以甲醛为还原剂,硝酸银为活性剂,在30℃水浴中反应60min,制备出纳米铜/改性聚丙烯腈复合纤维.通过XRD、AFM、SEM等分析手段对其表征,结果表明:单质铜颗粒键合于纤维表面,铜颗粒呈球形,且沿表面链状排列,其粒径大小在100nm以内.

关键词: 纳米铜复合纤维 , 制备 , 表征

纳米铜/聚丙烯腈纤维抗菌性能、力学性能研究

陶庭先 , 辛后群 , 张宇东 , 陈培根 , 王二兰 , 吴之传

功能材料

通过对纳米铜/聚丙烯腈纤维进行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铜/聚丙烯腈纤维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链球菌等微生物有明显的抗菌效果,抗菌15h,抗菌率均达90%以上;纳米铜/聚丙烯腈纤维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率高于非纳米铜/聚丙烯腈纤维对其的抗菌效率.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纳米铜/聚丙烯腈纤维的断裂强力、初始模量、应力均优越于非纳米级铜/聚丙烯腈纤维.

关键词: 纳米铜 , 聚丙烯腈纤维 , 抗菌性能 , 力学性能

聚丙烯腈纤维化学镀铅工艺条件的选择

辛后群 , 陶庭先 , 王二兰 , 张宇东 , 陈培根 , 王娟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6.03.019

为了探求以聚丙烯腈纤维为基体化学镀铅最佳工艺条件.以醋酸铅为主盐,三氯化钛为还原剂,EDTA和柠檬酸三钠为络合剂,通过化学镀的方法将金属铅镀覆于纤维表面.结果表明:镀液主要成分的浓度以及施镀的温度、镀液的pH值、施镀时间对金属铅镀覆于纤维表面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得出结论:醋酸铅、三氯化钛、EDTA、柠檬酸三钠的浓度范围分别为10.0~16.0g/L、20.0~30.0ml/L、50.0~70.0g/L、100.0~140.0g/L时,pH值为9.0~10.0,温度60℃水浴,施镀时间90min,聚丙烯腈纤维表面镀铅效果最好.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 化学镀铅 , 工艺条件 , 化学镀镀液

纳米铜/聚醋酸乙烯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张宇东 , 许茂东 , 邱万军 , 辛后群 , 吴之传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6.02.012

以聚醋酸乙烯酯(PVAc)为配体,与CuCl2在乙醇溶液中进行反应,生成PVAc-Cu(Ⅱ)配合物.合成反应在室温下进行,反应时间以2 h为宜;用电导率法得出PVAc-Cu(Ⅱ)配合物中金属离子与PVAc链节单元[CH2CH(OCOC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以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在回流条件下对新合成的PVAc-Cu(Ⅱ)配合物进行还原,制得纳米铜/聚醋酸乙烯酯复合材料.IR分析表明:PVAc-Cu(Ⅱ)配合物中PVAc链节中的CH3COO-中的羰基氧提供孤对电子与金属离子Cu(Ⅱ)形成配位键.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纳米铜/聚醋酸乙烯酯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铜粒子的粒径在12.5~37.5 nm范围.

关键词: 聚醋酸乙烯酯 , 配合物 , 纳米铜 , 复合材料 , 表征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